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

2019-09-10石丽兰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合理运用初中历史教学

石丽兰

【摘要】  史料是研究或学习历史的重要依据,它能帮助人们在岁月长河中寻找人类历史的痕迹。若说历史研究离不开史料,那么学习历史更是如此。史料教学法是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教学方式,它不仅可以让学生近距离的感触历史,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此为背景,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及其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史料教学法运用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史料教学法 合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099-01

在新时代我国义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肩负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重任的历史学科得到重视,学生对获得历史知识的渴望不断增强。作为教育主导者的历史教师不得不跟上时代步伐,及时更新教学方式,以适应和满足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需求。显然,填塞式、照搬照抄等传统教学方法,不符合初中学生感官性较强的阶段特征,甚至还会打击初中学生对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因此,认识史料教学法的重要性,以及对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尤为重要。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法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想象力

初中历史脉络清晰、深入浅出地勾画出了历史发展的轨迹,对于学生而言难度不大,从课标要求上看,大部分知识点只要求学生知道、了解。因此,在实际历史教学与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很容易陷入照书讲、照书背的“误区”里,难以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总体要求,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想象力更是致命一击。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是,史料教学法可以通过文字史料、口述史料等形式展开教学,学生通过对丰富多彩的史料进行分析与描述,除了可以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外,还可以增强历史学习的想象力,同时拉近了历史的距离感。比如在讲授初中历史虎门销烟一节时,可以通过展示清朝时期人们吸食鸦片,及其造成严重危害的相关史料记载,让学生从绘声绘色的文字描述中,想象出鸦片之害的残酷场景,加强对历史知识的印象与了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培养学生独特的历史人文情怀

历史教育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课改要求下,我们需要转变传统唯分数的应试教育方法,采用以学生为导向,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式。在史料教学法中,要做到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特的历史人文情怀。例如,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相关史料的解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等。

(三)提高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作为一种无形的动力,可以使人对喜爱的事物心驰神往,积极探索。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学习质量与效果,对于文字叙述性较强的历史学科而言,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就会对历史学科产生枯燥乏味的印象。从当前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每周课时较少,为了拿高分,部分教师只能重结果、轻过程、走捷径,考前印发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仅提高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使其产生排斥心理。使用史料教学法能够将历史知识通过活灵活现的方式进行展现,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地、主动地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索。正如巴丽梅老师所说的,初中历史教师在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时,可以通过史料教学法,让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达到培養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史料教学法的方法

(一)运用鲜活史料进行教学

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初中历史教学中需要从汗牛充栋的史料里,选择恰当、鲜活的史料记载开展教学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特的历史情怀,还可以增强历史情景感,符合初中学生感官性特征较为明显的需要。例如,初中历史教师在讲解我国农耕文化发展历程时,可以按照先后顺序,搜集各式各样的农耕工具图片,通过具体工具的介绍带领学生一起构想当时的农耕情景,体会传统农耕文明的发达程度。在介绍虎门销烟内容时,可以通过相关图片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当时虎门销烟的场景,提高对历史的认同。

(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进行全面学习

历史的学习不能局限于某一个面,而需要从立体的角度理顺历史发展的脉络,因此对学生发散性思维以及全面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还需要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进行联系、分析、概括、归纳、总结,发散历史思维,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对史料的运用需有所侧重

文字类史料,主要利用文字来对历史进行记录,画面感不强,需要学生自己理解与想象;图片以及影像类史料,视觉、听觉冲击强烈,有利于学生历史情景的创设。在具体教学中以上两种史料的作用各有千秋,图片以及影像类史料有利于点燃学生学习欲望,文字类史料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扩展学生想象力。从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情况来看,要想教学取得应有的效果,我们在采用史料教学法时,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史料。比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于七年级和八年级阶段的学生,可以侧重使用图片和影像类史料进行教学,而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则需要侧重于使用文字类史料进行教学。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史料教学法对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能够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处的阶段,利用最为合适的史料,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特的历史人文情怀;选择鲜活多彩的史料,发散学生的历史思维,从而启到教学互长的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巴丽梅.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J].才智,2017(02):87.

[2]程俊平.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研究[J].学周刊:中旬,2016(9):47-48.

[3]聂延虎.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研究[J].学周刊,2019,385(01):62-63.

猜你喜欢

合理运用初中历史教学
多媒体在小学教学中之我见
浅析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游戏的合理应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应用漫谈
涉众型寻滋案中视听资料的运用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策略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科学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激励机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