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之所向,读之所向

2019-09-10李芳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审美感情阅读

李芳

【摘要】  阅读,让学生心净而澄明,让学生情真而意切,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修养。良好的语文阅读作品中,蕴含着动人心弦的情感,传递美,熏陶学生美好的心灵,而如何让学生发掘阅读中的思想情感呢?需要让学生带着情感去阅读,在情感的指引下,有目的地去阅读、去感受、去领悟、去挖掘阅读中的美好的情感,从而获得情感的富足,修养性情,成为一个具有美好情感与心灵的人。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阅读 审美 感情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095-01

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中逐渐摈弃了以升学为中心的教学,转而实施情感教学,教学生做好学生的同时,也教学生做好人,教师不仅以自身良好的情感影响学生,同时也以阅读的情感对学生美好情感進行熏陶。阅读中的思想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所在,其良好的思想情感能够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精神陶冶作用,培养学生审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性。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为阅读而阅读,认为把课后问题解答了就是会阅读了,实际上学生并没有深切领悟文章的精髓,感悟不够深。让学生深切领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带着感情去阅读,是新时代下高中阅读改革的方向。

一、情由景生,有感情地阅读需要借助景象

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情感,需要借助一定的景象,加强情感感染的效果,让学生从场景中感受文中的思想情感的生命灵性所在,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顺着作者的情思去阅读文章,去赏析文章,达到一种理性阅读的境界。

比如《孔雀东南飞》这篇古文阅读,虽然学生通过朗读、翻译,对课文表达的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真挚的爱情以及其奋力对抗封建思想感情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仅仅只是停留在一般层次上,且比较片面,当问及学生关于两个主角的个性特征时,学生仍只从对封建思想抗争进行解答。而实际上刘兰芝代表着古代一位辛勤、贤惠、孝顺的女子形象,而焦仲卿也一位孝顺、有责任感的人,文章也在颂扬这两个人物。于是在教学中,我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刘兰芝日常辛勤织布以及厨房劳作的场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刘兰芝这位古代女性的勤劳与质朴的形象,同时对比突出焦仲卿母亲的蛮横与专断,场景中人物鲜活,并配有背景音乐,渗透着作品的思想感情。学生在观看之后,再朗读课文,一开始就进入了文章的世界中,在字里行间感受这位古代女性鲜明的个性特征。因而学生对于结尾也表现出强烈的愤慨,以此喟叹这两个人物的悲剧。让景触学生的情,从而让学生基于阅读的情感基调去赏析文章,让学生深入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如能够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其渗透到课堂中,增强情景氛围,可以增强对学生情感熏陶的效果,让学生情由景生进行阅读。

二、情由思启,有感情地阅读需要有效设问

阅读时需要稍微带一下学生,指引学生思考的方向,让学生带着有关思想感情的问题去阅读文章,从而在阅读中充分提炼相关的信息,以更深一层次发掘文章承载的良好情思,提升审美鉴赏力。

比如《荷塘月色》这篇散文阅读,其写月色,也写荷塘景色,学生很容易想到该散文的思想感情内容之一就是对景色的赞美,实际上,这篇散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文中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求得片刻宁静的淡淡的喜悦。对于这一点上,学生不容易理解,也难以领悟。可以将相关的思路、方法设计在问题中,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时就设计以下几个问题,用来启发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理解:文章开篇即写“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联系作者创作的背景,文中其实有着作者“淡淡的忧愁”,文中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呢?在作者眼中荷塘美景仅仅是现实中的荷塘的美景吗?还有别的含义吗?在问题中,学生就可以猜想到文章不是一般性的写景抒情文章,其包括了作者对景的赞美之情,对背景局势的忧愁之情,对自由的向往之情等复杂的思想感情体系,当学生带着问题去深挖文中内容时,便可以受到启发从而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深层理解文章的意义。情由思启,有效的设置疑问可以启发学生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思考,带领学生进入丰富的文章情感世界中。

三、情由辩悟,有感情地朗读需要强烈对比

辩证思维是学生高级心智的体现,体现学生明晰的眼光与哲思。阅读篇章中的人物性情,表达的思想感情,若在一定条件下与其他的人物性情,思想感情做对比,则会越发突出原文章的思想情感特征,使之更加具有美好情感的摄魄力,催动学生情感感知行动力,从而让学生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氓》这篇古诗经阅读,其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表达了文中女子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在阅读中带领学生回顾《孔雀东南飞》这篇相类似的古代婚恋的悲剧。这两篇课文中,都体现了女性所处的弱势的地位,且两位女性都毅然做出了抗争,在让学生对比分析中,让学生感悟文中悲情色彩的同时,思一思现如今社会的自由平等,女性在社会的地位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需要常怀感恩生活。在对比中,让学生进一步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并带着情感色彩去阅读文章,加深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结束语

情之所向,读之所向,本文探讨了在高中语文阅读中,以景、以思、以辩加深学生对阅读中思想情感的感悟,并旨在让学生带着相应的情感基调去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审美的同时,丰富学生的哲思。

[ 参  考  文  献 ]

[1]刘家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教学分析[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1):80-80.

[2]晋爱华.如何有效的提高高中语文的阅读能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2(8).

[3]孙艳.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7,(1):286-286.

[4]覃丽婷.新形式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文集2018.

猜你喜欢

审美感情阅读
最好的感情
感情工作
不分对错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