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三化学教学中创新性教学方法应用的几点体会

2019-09-10付林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初三化学应用体会课堂教学

付林

【摘要】  初三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生初次学习化学知识的初始阶段,也是教师为学生奠定化学基础的关键阶段,需要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接触化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需要教师能够积极的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本文将详细阐述如何创新初三化学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为广大初中化学教师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  初三化学 课堂教学 创新性教学方法 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091-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而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对初三学生开展化学教学,就需要教师能够积极的创新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才可以保证对学生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使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化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一、为学生创新化学情境

由于初三学生是初次接触到化学知识,而化学知识相比其他学科的知识有着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并且,初三化学中的知识也十分的琐碎而复杂,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很大的难度,造成学生对化学有着极强的畏难心理,甚至会使学生丧失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只是通过单纯的讲课进行教学,必然难以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就需要教师能够积极的通过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引导,全身心的配合教师进行学习,在化学的海洋中自由的遨游。而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开展教学,是教师最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就要积极的对情境教学进行创新,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学有关“溶解”的知识时,就可以为学生创设请相关的情境开展教学。首先,教师在引导学生在初步了解有关“溶解”的知识后,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溶解现象?”通过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感,促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回答问题,使课堂营造出一种“热火朝天”的氛围。然后,教师还可以在情境教学中,融入实验教学法,提供学生有关的道具,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有关的“溶解”实验,使学生能够清晰的观察各种溶解的现象,加深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中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实验教学能够把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各种化学知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并且,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能够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由于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关的实验通常都属于验证性实验,只需要根据详细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的开展实验就可以完成,通过引导学生记忆实验的步骤,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熟练开展实验的能力。然而,这种实验却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长此以往还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实验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就要对实验内容进行有效的设计,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有关“盐溶液的导电性”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事先准备好各种实验材料(蒸馏水、烧杯、食盐晶体)。首先,教师需要通过讲课的方式,使学生可以对相关的知识有更加充分的认识。然后,在将各种实验材料直接提供给学生,鼓励学生通过各种实验材料开展实验,自由大胆的进行探索,从而有效的确定各种物质的导电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就会积极大胆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實验。比如,有的学生会将食盐直接倒入蒸馏水中,然后再进行检测;有的学生会将蒸馏水缓慢的倒入装有食盐的烧杯里,然后再进行检测;还有的学生则会将食盐缓慢的倒入装有蒸馏水的烧杯里,然后再进行检测。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的确定盐溶液的导电性。然后,教师就可以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发现溶液导电的原因,切实的掌握相关的知识。

三、对学生创新评价模式

对学生进行评价,也是现代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从,通过对学生进行游戏有效的评价,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不足,帮助学生完善自己。而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是根据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而学生的学习成绩只能够表明学生的应试能力,无法有效的体现学生的化学素养,还很容易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打击。所以,现代化学教师就要积极的创新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尤其是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更准确的评价。尤其是针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就更要对他们进行积极的鼓励,要及时的发现他们每一次进步,促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大的进步。比如,学生虽然考试成绩相比其他同学要低,但是与自己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促使其能够一直带有爆满的情绪进行学习。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化学教师十分有必要积极的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创新,使初三学生能够乐于学习化学,从而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化学基础。所以,教师就要全方位的进行创新,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准确的感知化学的规律,积极的在生活中探索各种化学的知识,并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有效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 参  考  文  献 ]

[1]徐珍.浅析初三化学教学中创新性教学方法的使用[J].考试周刊,2017(A0):160-160.

[2]马登林.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8):00039-00039.

[3]姜婷婷.关于初中化学教学创新的几点体会[J].人生十六七,2017(26):48-48.

猜你喜欢

初三化学应用体会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初三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关于初三化学合作学习策略的若干思考
多元智能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渗透应用体会
PBL教学法在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