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卡贝拉在高中音乐素质教育的推广

2019-09-10陈美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校园文化

陈美霞

【摘要】  音乐课程是实现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陶冶学生的高尚艺术情操具有重要意义。阿卡贝拉的新颖、活力,高中学生非常喜欢,无乐器,美妙的人声,对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拓展艺术教学,丰富校园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阿卡贝拉 艺术特征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088-01

阿卡贝拉的意思是:无伴奏合唱。

起源于中世纪教会音乐,当时的教会音乐是人声清唱,并不运用乐器。各式各样的阿卡贝拉一直是西方中最重要的式。现代的阿卡贝拉也是清唱无伴奏。近现代,音乐的多元化发展,也给阿卡贝拉带来了很多新的人声元素,如:Beat-Box,还有人声模拟乐器,我们所听到的阿卡贝拉歌曲,也就有了更多的风格和变化.阿卡贝拉能演唱流行、爵士、摇滚,甚至hip-hop等比较现代的歌曲。

一、阿卡贝拉艺术特征

1.一种更具个性的合唱特性。阿卡贝拉人少,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包括主唱声部和伴唱声部,有男女高中低组成。每个阿卡贝拉作品的声部构成都不一样,根据作品而定,但一般会有基础的男高、男低、女高、女低,主唱可能是任意一个声部成员。阿卡贝拉绝对能带给你最纯粹的和谐之美,让你不得不承认人声是最能抓住你的耳朵,你的心的声音,最能回归本质,直击你心。

2.阿卡贝拉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领域,灵活多变。它从教堂合唱开始,不断吸收各种元素,黑人音乐,流行,甚至是人声打击,乐器模仿,因此,在听觉上,节奏是多样的,丰富多彩的,明快的旋律和鲜明的个性的节奏备受广大观众所喜爱,不断切合时代,跟上大家审美需要,给大家呈现另外的新鲜感。北京现代流行音乐学院尤静波的《合音演唱训练教程》更是系统的为我们介绍了各种音乐风格的特征和配套的阿卡贝拉练习曲。

3.人声伴奏,本能给观众一种很高能的感觉,突出的创造性。在阿卡贝拉里,伴奏声部会一些音节(如:啊、哈、呜、嗯、吧、啦等)为歌词,一起唱不同音高的音阶来组成旋律。人声的柔韧、灵活、多变,是别的乐器不能比的,它能有无限可能,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阿卡贝拉的表演特征

1.注重全新的编曲模式和现代流行、爵士和声的广泛运用。

2.非常依赖音响设备和调音技术,必须人手一支话筒,每支话筒一个单独的音效,一般有人声打击

3.注重现场舞台表演效果,灯光要求比较高

4.对音准的要求非常高,对和声的敏感,都是作品创作必须的

三、阿卡贝拉在高中的推广

1.阿卡贝拉自由、新颖、和声和爵士、甚至摇滚相结合的特点,非常契合零零后高中学生的内心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学生积极参与非常关键,是推动校园阿卡贝拉发展的关键。

音乐教学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才能体现以人为本,学生为主导的音乐教育,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现在网络非常发达,音乐资源非常丰富,学生获自己喜欢的音乐途径也更加快捷、丰富,如:网易云音乐,酷狗,中国音乐原创基地等等。

2.一些耳熟能详的阿卡贝拉作品:《我爱你中国》、《茉莉花》、《夜空中最亮的星》、《时间都去哪儿了》、《卷珠帘》、《青花瓷》、《小河淌水》等等,古曲《阳关三叠》牵手阿卡贝拉,古朴的旋律流淌时尚的气息。流行歌曲《开天辟地》经过改编后,有人声模仿的二胡、笛子、古筝、扬琴、中国大鼓等器乐声令人大开眼界。都是以人声为载体,很好的融合民歌,天然的协和。成为中国民歌“最佳代言”。

阿卡贝拉不依靠任何乐器的特点,成为校园文化特色新力军,发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声音,近年来,阿卡贝拉在校园的表演和传播氛围越来越浓厚,一个个阿卡贝拉乐队相继诞生,学生们敢于创新和尝试,踊跃组建自己的团队并不断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各个阿卡贝拉团体联络密切,活动丰富,互相学习并共享音乐资源。通过训练,各种演出、比赛。演出经验、编曲能力,以及声音、话筒的控制能力都的到了很好的锻炼,经过不断磨合,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艺术特色。

3.从喜欢到实践是有距离的,但音乐表演是人类的天性,我们可以先用一些简单的模仿和互动,让学生参与进来,比如带领学生打各种节奏,体验不同的速度,比如简单的二部和声演唱,让大家体验和谐音程的色彩和泛音的神奇,然后,把节奏和和声结合起来,配置人声打击,就可以创作出简单的阿卡贝拉音乐。个人认为,实践,最能体验音乐的快感,体验与他人的合作,最能激发初学者的兴趣。事实上,几个简单的音和节奏就可以组成多样的阿卡贝拉音乐。而阿卡贝拉不使用乐器的特点,大大减轻不会乐器学生的顾虑,愿意尝试,即使五音不全也没关系,可以做人声打击乐声部,这样,学生的参与性就高了。

另外,阿卡贝拉排练场地没有局限性,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表演也是,随处都是表演的场地,教室、操场、体育馆……

结语:高中学生,变声期已过,声音比较稳定,繁重的文化学习任务,特别需要一种能释放压力的、人人能参与的活动,阿卡贝拉的灵活性、大众性,无局限性,在高中推行,一定让美育,艺术素质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 参  考  文  献 ]

[1]姜梦瑶. 阿卡贝拉在高中歌唱模块中的教学实践[D]. 贵州师范大学, 2017.

[2]况峥峥. 阿卡贝拉在学生群体行音乐活动中的实践——以三年级为例[J]. 北方音乐, 2018, 38(8):209-209.

[3]佚名. 浅谈阿卡贝拉在高校中的发展[J]. 北方音乐, 2018, 38(15):139-139.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我区高校8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获国家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