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高中语文教学的三种“衔接”

2019-09-10伦惠欢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课内衔接课外

伦惠欢

【摘要】  有效的语文教学在于有效的阅读指引和写作指导。读写训练从来都是讲究衔接的,只有科学而细致的衔接,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  衔接 课内 课外 阅读 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087-01

活处处皆语文。如今的语文考试处处与社会的发展相关,与生活实际相关,也与自然、人文及历史相关。在这个大语文时代,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更体现在多方面教学内容的衔接上。

首先,要注重初中与高中的有机衔接。

从课程标准来看,初中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语文实践能力。高中语文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这是学生从感性发展到理性的认知能力发展的过程。

在阅读教学上,高中语文在初中所要求的理清文本思路、理解文本主要内容、理解重要词句的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还要求多角度分析形象并探究文本的主旨,对相关内容做出包括阐述、评价和质疑等分析判断。这是一个质的飞跃过程。这就要求学生进入高中后,由熟练运用“略读、浏览”,过渡到能根据不同的文本,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法”;由“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过渡到“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质疑”。例如学习老舍的《我的母亲》,就可联系初中课文胡适的《我的母亲》和朱自清的《背影》及相关赞颂父母亲的歌曲和诗歌,从描写、抒情等角度进行品读和研究。学习杜牧的《阿房宫赋》和贾谊《过秦论》,可以联系初中背诵过的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再指导学生阅读苏洵的《六国论》,了解借古讽今的笔法特点。高中语文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只有把初中高中两个学段的经典课文衔接起来,才更利于学生拓展能力。

作文教学一向以阅读教学为依据。初中作文引导学生发现自我、感受生活的美。高中作文则要求学生展现自我、丰富自我、走出自我。两者的教学衔接可以在多层面的“对话”中进行:一是与自我对话,展示自我;二是与自然对话,丰富自我;三是与社会对话,走出自我,也就是走出顾影自怜、多愁善感、孤芳自赏的“小我”,通过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来培养浩然正气、大义凛然的“大我”。这些“对话”不但能引导学生倾听自己的声音,还能强化他们的社会意识,学会尊重自然、关注他人、反思自我。

读和写相辅相成。名著阅读纳入中考必考范围,到高中就不应断层,在每次考试中也设置名著阅读的相关题目,以引起的足够重视。教师平时指导学生阅读系列性的名著,不但要求归纳每一章节的内容,概述每一个人物的事迹和个性,还要指引学生与人物对话、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以走进名著、走近作者。

其次,要注重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

课文既是文体阅读和写作教学的例子,也是专题内容的阐发点,为思考问题提供指引方向和辐射范围。这就需要从课本内走向课本外,并实现有效的衔接。

第一,要着眼于学习内容上的整体性。所谓的整体性,就是从多篇作品出发,立足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着眼于文本,探讨作品的主题,并联系现代社会作进一步的外延。例如,在学习鲁迅的《祝福》、《阿Q正传》之前,就要联系《故乡》、《孔乙己》,分析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特征、下层农民与下层知识分子的处境和思想特征。课外还要阅读鲁迅的《风波》、《药》、《出关》,进一步分析下层百姓、革命者、地主、官僚的形象特征及社会根源。同时要引导学生从这些人物来反观现代社会和自身。

第二,要眼于作品写作手法的相似点。高中学生要写出既有自己的理解又有一定层次的文章,就必须要阅读大量的同类作品,通过寻找异同点来进行赏析和探究。例如莫泊桑的《项链》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小说结尾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教师可以把美国阿罗瑟作品《夜半来客》作为课外延伸阅读,借助分析作品情节上的相互呼应和烘托映衬艺术手法,理解作品在情节设置上多处扣人心弦的意外和悬念。然后指导学生运用这种手法创作,并在互相交流中进一步学习。

从“课内到课外”是不同学段的课文之间的联系和比较,也可以是课本内的文章到一部作品的延伸。有效的“延伸”不仅仅是内容上的触及,更是个性化的解读甚至二度创作。

最后,要注重閱读与写作的衔接。

阅读可以熏陶一个人的情操,陶冶一个人的性情,丰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对于一个高中学生来说,这些影响就体现在他的写作能力上。

第一,以课文教材为阐发点,辐射社会现实。课文是写作的后花园,除了续写,还可以“反弹琵琶”,改变作品主角配角的个性,结合当今时代气息进行故事新编,或就文本的其中某个内容联系如今的社会现实进行分析论证,或结合多元化的社会热点多角度地反驳文本的观点等等。

再有,建立范文与习作的衔接。课文都是具有示范价值的名家作品。除了学习课文的某一手法、某种写作方式作文外,教师还要指引学生学习课外范文,和学生一起摹写,组织互相点评,要求修改完善。模仿名家片段可以分为抒写情怀、情景创设、细节描写、思辨论理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并落实创作交流中的学习过程。

最后,注意“热”信息与“冷”思考的衔接。教师要利用层出不穷的社会热点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近段时间热议的“共享单车”使用和保管问题、315前马云誓师打假以及人工智能的兴起等等,还有近年来热播的电视剧如《欢乐颂》、《都挺好》和电影《摔跤吧,爸爸》、《战狼2》等,教师都可以就其中的现象,引导学生去反思和观照,并写出相应的文章。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如今的语文学习、语文考试早已挣脱课本的枷锁,紧密地注视着现实的社会生活。要实现语高中文的有效教学,就要在初中与高中衔接的基础上,把所学的课文与经典作品与现实社会的主流步调有效地衔接起来,引导学生在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中得到身心的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19年1-6期)(语文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课内衔接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
内“学”外“用”,演绎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精彩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语文课内外阅读链接教学方法研究
小学低段自主识字的思考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