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2019-09-10薛远俭

教师教育论坛(高教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辩论赛整本书名著

一、激发阅读兴趣

(一)运用影视手段,增强学生阅读兴趣

目前,大量文学作品相继被拍摄成影视作品播出,极大拓展了学生学习经典的方式。在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综合使用下,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以多元化的教学工具提高学生阅读经典的积极性,从而逐步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借助影视作品开展阅读教学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便于理解的情境,从而使其更加直观和形象地理解和感知文学作品的内容。但需要注意的是,影视作品的时间相对较长,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安排与课堂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实现影视作品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制定个性化作业,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

列夫·托尔斯泰认为,成功的教育不是强制安排,而是赋予学生自由,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实现教育目标。对学习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根本源泉。游戏之所以会吸引学生,兴趣是关键。因此,整本书阅读教学必须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发挥其功能作用,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在整体教学安排中,教师要避免固化和僵化,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作业,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 组织活动,促进学生阅读交流

教师可以模仿“百家讲坛”或辩论赛等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比较正式的阅读心得交流活动。在活动开展前,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的阅读内容,要求学生在假期选择自己喜欢的整本书去深入阅读,从中产生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认知,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心得体会,实现知识的共享并提高认知水平;然后由各个小组推选代表参加班级活动,由代表进行总结和论述。辩论赛的形式需要教师选定辩论的主题,然后将全班分成正方和反方两个小组,按照辩论赛的赛制与安排由学生积极发言,从而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文学素养。

二、授之以渔

(一)读

科学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同时也能够极大提升其学习效率。阅读教学的过程可以简单理解为感知—理解—应用,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由于经典名著的篇幅往往较长,对学生而言阅读经典名著往往就是一项较大的工程。此外,经典名著往往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而这些时代背景又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远,这些因素自然导致学生阅读时经典名著比较吃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其制订科学的计划,综合运用速读、略读与精读等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完成阅读任务。

(二)写

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 在整本书阅读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圈点文字、摘抄名句、写读后感等方式明确重点并提高对整本书的理解水平。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写对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若能科学运用以上方法,可以显著提升学生课外整本书阅读的效率。

叶圣陶说:“仅仅依赖一本语文教科书,是无法实现文学素养的培养目标的。因此,在必要的语文教科书之外,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其他的学习和阅读途径,尽可能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整本书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和准确地把握文学作品的真正价值,从而奠定其良好的文学基础。”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教師想要推广整本书阅读比较困难。现在的高中生整本书阅读功利性特别强,语文教师对整本书阅读的重视以及指导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导向。学生只有真正投入阅读中,才能汲取营养,提高语文素养。

(薛远俭,南京师范大学灌云附属中学,江苏 连云港 222200)

(责任编辑:彭 慧)

猜你喜欢

辩论赛整本书名著
《论语》整本书阅读
enriches my experience 辩论赛丰富人生阅历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国外名刊名著
记一次精彩的辩论赛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别开生面的辩论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