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9-10武玥

教师教育论坛(高教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口语表达能力数学教学小学生

摘 要:数学是一门具有严谨性、逻辑性和科学性特点的学科。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具体来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学生说话的兴趣、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教给学生说话的方法和原则、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等策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995(2019)06-0054-03

小学生的数学口语表达能力不强,表现为大部分小学生能很容易地书写出一道数学题的解题过程,但是在用口语进行表达时,却经常词不达意,表述断断续续,难以表达清楚。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采取措施,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提高学生说话的兴趣

(一)有效利用课前导入

课堂导入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端,是课堂教学的基础。[1]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课前导入,能够快速且有效地让学生融入课堂。课前导入的资源可以是图片、动画、实物和问题情境等,但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或者是学生熟悉的事物,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和说话兴趣。如学习三角形面积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计算自己红领巾的面积,进而探究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因为红领巾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所以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更有话说,更加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出现对立性矛盾时学生出现疑惑、紧张和不适的状态。[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冲突就是指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够解决现实问题而出现的疑惑、紧张和不适的认知状态。如果教师采取策略让学生自己引发认知冲突,学生就会更愿意学习,更愿意开口表达。如,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时,教师可出示一组图片——一个平行四边形花坛和一个长方形花坛,让学生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有学生会提出问题:比一比哪个花坛的面积更大。虽然学生已经学过如何求长方形的面积,但是没有学过如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时学生就会产生疑惑,引发自己的认知冲突。进而,学生愿意主动学习和探索,解决自己的问题。在这种认知状态下,无论是个人独自探索,还是小组合作交流和讨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也更愿意分享自己或小组的探索成果。

(三)多运用鼓励性评价用语

教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能增强学生表达的动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回应学生要多用鼓励性评价用语,少用批评性评价用语。如,“你的回答真准确!”“你的思路真清晰!”“不要急,我知道你是可以说出你的想法的!”即使学生回答错误,教师也不要批评学生,而应分析学生答案中值得肯定的部分并加以表扬,同时指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引导学生进行改正。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上即使说错了也不会受到惩罚和批评,这样学生会更愿意把自己所想表达出来。

二、提供学生说话的机会

(一)有效利用提问

第一,教师应多反问。反问是指教师不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将学生的问题加以转化,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这是教师应对学生提问的一种处理方式。[3]在教学中,教师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后,不要急于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而要把问题重新抛给学生,多反问“为什么”,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让学生锻炼口语表达能力。[4]如学习梯形面积时,大部分学生都能想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是运用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将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但是很少有学生想到通过割补将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时教师可以反问:“只有这一种方法吗?”学生会因此产生疑问,进行思考,进而会有学生想出:“只用一个梯形可不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教师再反问:“难道不可以吗?”此时,教师可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和环境,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教师应多追问。追问就是在学生回答教师预设问题之后,教师有目的、有方向地再次提问。[5]在追问的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能得到训练。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小组交流讨论后,可以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圆的面积=πr2。当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要追问学生为什么要这样计算?是怎么得出计算公式的?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深入思考,追根溯源。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将头脑中的内部语言转化为表达出来的外部语言。

(二)放手让学生说

第一,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分析题意。数学课堂上经常会有做练习题的环节,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分工明确,教师读题,学生解题,最后核对答案,整个练习过程中学生没有开口说话的机会,因此,很多学生会解题,但却说不清自己是怎么解决问题的。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把读题和分析题意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寻找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把信息和问题列举出来。学生读题可进一步感知数学语言的严谨性。学生分析题意不仅要找出题目中的重要之处,也要说出重点在这里的原因,这样就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口语表达更简洁、更有逻辑。

第二,教师可让学生做课堂小结。每节课结束之时,教师都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做课堂小结来巩固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为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将课堂总结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只需要在学生总结完毕之后查缺补漏就可以了。通过总结,学生加深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理解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数学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给学生说话方法和原则

(一)结合具体学习内容说

第一,学习数与代数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说计算步骤和过程。小学阶段,计算题学习的内容包括一位数与两位数的运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运算、两位数与三位数的运算,学生学习重点是掌握每一步计算的意义,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计算,以及这一步计算的结果是什么。如计算45×112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表述具体计算的过程,学生会说:“第一步用個位上的5和112相乘,表示5个112是多少,得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第二步用十位上的4和112相乘,表示40个112是多少,得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学生能通过口语表达计算过程表明已基本掌握了计算的方法。

第二,学习图形与几何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说操作过程。小学阶段,几何学习涉及多个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以及一些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在学习圆锥的体积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联想圆锥和圆柱的相似之处,再让学生自主猜测是否可以利用圆柱的体积来推算圆锥的体积。然后学生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通常情况下学生会往圆锥里倒水或者沙子,再把圆锥里的水或者沙子倒入圆柱里,反复几次,就会有所发现。而当学生用口语表达这一过程时,可能就是“把圆锥里的水倒进圆柱,倒了三次圆柱填满,此时发现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的口语表达过于简单且不严谨。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把自己操作的全过程详细地、有条理地表达出来,说清楚自己是怎么一步一步操作的以及在操作过程中自己有什么疑问和思考。这样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与表达的流畅性都能得到提升。

第三,学习统计与概率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说思维过程。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统计与概率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学生要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会看各种统计图和统计表,能理解平均数。但这部分内容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学生要有清楚的思维以及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清晰地表达相关问题。因此,在学习统计与概率时,教师要有目的地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经常运用复述策略

复述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复述能力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6]但是复述并不是让学生机械地重复教师的话,而是让学生边重复边在脑中思考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教师是将哪些方面作为突破口进行描述的,在描述的时候教师有没有进行一些加工,是怎么加工的,等等。因此,复述是锻炼学生说话水平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如果学生经常复述教师的语言,久而久之便会不由自主地加以运用,等到熟练运用后,再结合自身的特点,将其加以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能逐步提升。[7]

(三)遵循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的,学生掌握知识一般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在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直观手段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条件。[8]言语直观是直观性原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将学生难以理解的应用题加以描述,转化成学生便于接受和能够理解的口语,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点,对数学题目的理解更加深刻。学生借鉴教师的这个方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语言把自己的理解直观地描述出来,可以使思维变得具有条理性。遵循直观性原则,学生能够做到有话可说,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头脑里已有的知识和自己的思维过程。

(武玥,华中师范大学附属郑州高新区万科城小学,郑州 450001)

参考文献:

[1] 陈玖玲.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1.

[2] 赵绪昌.认知冲突的教学意义及其实践策略[J].课程教学研究,2014(10):57-61.

[3] 陈娟.数学教学中教师“反问”的技巧[J].教学与管理,2008(23):45-47.

[4] 刘继新.以生为本,建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10.

[5] 李步良.小学数学课堂追问的价值厘析及实施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6):52-55.

[6] 李文淑.如何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J].学周刊,2012(29):189.

[7] 吕芹浒.重视复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108.

[8] 張涛.运用直观性原则 优化课堂教学[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10):15-23.

(责任编辑:夏豪杰)

猜你喜欢

口语表达能力数学教学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分析
大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高职新生英语口语策略教学探索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