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化发展策略

2019-09-10薛维学杜世碧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专业化发展策略

薛维学 杜世碧

摘   要: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掌舵者,其专业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无论是当下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的基本均衡,还是优质均衡,以及教育的现代化,都需要校长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当前,校长要努力实现办学思想独到化、教学业务权威化、管理行为专业化、校园文化特色化、待人处事温情化和解决问题智慧化等目标,方可尽早推动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并成功带动学校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校长;专业化;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09-0024-04

近年来,随着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的办学基本标准、政府推进工作和公众满意度等已经全部达标,实现了基本均衡,尤其在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已经谋划并启动了优质均衡创建,并大踏步地向教育现代化迈进。从实践来看,无论是基本均衡,还是优质均衡,亦或是教育现代化,都需要学校校长的专业化引领,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实现农村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办学思想的专业化

(一)办学思想独到化

“此思想而非彼思想”,这是对校长独到化办学思想的精准表达和要求。校长在学习成功经验、吸收他人智慧的同时,不仅要学会扬弃、批判和继承,而且要将此贯穿于学校管理实践中,并通过实践,找到办学思想的萌发点、落脚点、生长点和生存之地,还需通过反复多次的实践、修正和完善,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努力使自己的办学思路实现独到化。

(二)办学思想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校长都要从思想深处坚定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制度、夯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全面学习国史、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发展史,全面吸收国内外教育思想的精髓,深深烙上时代的鲜明印迹;流淌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鲜血液;时时体现政治气息、正气清风和教育大局观,努力让自己独到的办学思想助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助力实现教育现代化。

(三)自信地表达自己的办学思想

作为领导者,在发言时需表达清楚、准确,确信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听懂,都能理解教育的目标。校长有了独到的办学思想,要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言简意赅地向教职工进行表达、讲解、宣传自己的办学思想,努力让自己的办学思想得到广大教师的理解、接受、认同,并让自己的办学主张成为广大教职工的实践引领和行动自觉。

(四)将办学思想植根于管理全过程

校长有了独到的办学思想还不算成功,更为重要的是,校长应把办学思想根植于管理的全过程,贯穿于学校的全部工作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在组织、计划、指挥、协调、统筹、行动和考核等各项活动中,都要全面渗透,努力使已经形成的办学思想不断付诸于实践。

二、教学业务的权威化

(一)坚持到一线上课

校长一旦放弃课堂、离开教学,不仅自身教学能力实现权威化发展会失去生存的土壤和生长的空间,而且也会为统帅学校的教学工作增加困难。因此,校长必须要坚持深入一线,带头教课、上好课,主动承擔学校的主科教学,同时还要带头改革课堂教学,提升所教学科的综合素质测评成绩。

(二)坚持听评课

听评课是对校长工作的基本要求,坚持听评课本身就是校长提升教学发言权的重要途径,校长要把听评课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种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的自觉行为。校长可采取推门听课、预约听课、组织安排听课、教研听课等多种方式深入课堂。校长要通过听课,获得全校教师课堂教学现状的层次信息,并从中吸取教师的教学精华,为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掌握第一手资料。与此同时,校长还要善于评课,校长的评课要想高于一般水平的教师评课,不仅需要相关教学理论的支撑,在教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评课,而且需要彰显自身的教学魅力和专业化水平,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威信。

(三)参与、支持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从一定程度上讲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校长既要自觉参与教学研究,又要在人、财、物及其他资源方面给予学校教研和教育教学研究支持,做到既当管理者,又当研究人员,还要当指挥家。

毛泽东同志曾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校长只有坚守教学第一线,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支持学校教科研,用教学质量说话,才能树立起自己的教学权威,增强校长的教学领导力。同时,在班子会、行政会、教师例会等各种场合,均要敢于说专业的话、讲专业的事、亮专业的剑,敢于谈对业务的想法、做法等,努力让自己在教师心中植入“教学专家”的概念和认知。

三、管理行为的专业化

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它是人类各种组织活动中最普通和最重要的一种活动。管理学认为管理是要通过组织性手段,充分使用好各种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社会关系等资源中的各要素,使之发挥最大化的效益,从而促进内部完全达成目标。管理行为的专业化是校长必须具备的能力。

(一)突出教育性

学校的管理对象首先是学校和学校中的人,校长在开展管理活动时,必须体现学校和教师的特点,突出教育性,这是教育管理行为与厂矿、企业管理的本质区别。最重要的是,校长要在管理思想、措施手段和方式方法上贯穿教育性、体现育人性,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抓好常规管理

常规管理是管理活动的基石,就好比是高楼大厦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校长创新管理行为的前提是做好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要在行政、党务、教育教学、后勤、卫生、安全等各方面全面建章立制,制订适合校情的切实可行的具体常规措施,确保操作性;要严格常规措施在过程中的执行和落地,做到有规必依;要加强对常规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坚持以行政值周为主体,吸纳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参加的专门检查队伍,抓实监督检查工作,做到检查有记录;要做好检查结果的运用,坚持与教师的绩效考核紧密结合,确保管理常规落实、落细,使学校工作有规有矩。

(三)坚持以人为本

“治天下者,以人为本”。人是一切管理行为的对象。校长在管理过程中的一切手段和方式都应坚持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主要是指教师、学生和家长等。这就要求校长在采取何种管理行为时,均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张扬他人的个性、弘扬人性的本真,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架构起与师生、与家长、与社会相通的心理路程。

四、校园文化的特色化

(一)特色校园文化需要校长精心组织挖掘

各农村中小学校长要组织和动员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认真查阅本校的办学和发展历程,深挖学校的光辉历史;要精心分析当地的社情民意,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到学校弘扬的特质;要提炼学校通过一定周期可以实现的文化目标,形成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二)建设校园文化需要稳定教育质量

当前,一些校长受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片面理解核心素养教育,把主要精力和时间花在了搞各种活动上,认为要走出校园就是搞活动、搞“装饰”。殊不知只有集中力量和智慧,狠抓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升教育质量,才能保证本校的校园文化富于特色。

(三)建设校园文化应有相应的项目作支撑

校长在抓文化建设时,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农村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家长的所思所想所盼出发,着实培育实用的活动项目,包括运动、舞蹈、体操等,并制定训练规划、明确训练内容、落实师资和经费,力争使其成为学校的长期文化项目。同时,校长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时,不能只追求快节奏,而是要通过一定的周期开展校园文化实践,坚持把文化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分学期实践、分年度评估、分阶段校正。

五、待人处事的温情化

(一)关注自身的外形举止和气质修炼

心理学强调第一印象和先入效应,广大教职工对校长的第一印象首先是校长的整体气质,包括校长的衣着、发型和举止。但从目前来看,农村学校仍有一些校长不注重自我的外在形象,给人的第一印象不佳,不具备一个校长应该具备的精神风貌。

(二)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

校长要时时创造条件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以提升农村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各位教师的优势,为其提供成长的平台、施展的舞台、创造的高台,要让优者有优势、平者有生长、弱者有帮扶。

(三)关心教师的生活

目前,随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多数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校园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好转,可是依然有教师不愿到农村去任教,或者去了却留不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对他们缺乏生活上的关心。校长应及时关注教师的生活现状,关心教师的婚恋、住房、子女教育、老人赡养、日常生活等,做教师真正的贴心人。同时,还要综合运用待遇管理、情感管理、成长管理和层级管理、扁平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把校园建设成为一个温馨的大家庭,真正让教师体会到学校即家庭的温暖。

六、解决问题的智慧化

(一)学会“弹钢琴”

“弹钢琴”的过程是谋全局和某一区域协调统一的過程。 农村中小学校长在实践中学会“弹钢琴”,就是要将学校发展的全局与工作方法、工作艺术、工作手段相结合。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红线不去碰、底线不跨越的处事之风,同时还要灵活机智地化解学校的各种矛盾、巧妙真诚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从而建立起校园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分清轻重缓急

虽然学校的管理工作存在许多问题,但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既不能平均用力,也不能全面覆盖、一哄而上,而是要善于抓住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辨别事情的主次和轻重缓急,从而集中精力抓重点、抓中心,做到驾驭全局、有的放矢。比如在处理学校的各种问题时,校长应首先抓实抓紧学校的基本建设、教师职称评聘、教师评先选优等内部问题,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了解家长期待、关注和热议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将这些问题按照政策要求、时间要求进行排序,依次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三)学会“解剖麻雀”

校长要从众多的问题中,抓住那些虽小却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通过运用自己的智慧、资源和学校内部力量细致解剖,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向指向。比如,针对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创建问题,校长可以选取那些办学规模小却创得好、有质量的学校进行分析,从中找到解决学校均衡发展创建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进而破解本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猜你喜欢

专业化发展策略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基于学科教学能力提升项目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心得体会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