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师制在初级中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王智慧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导师制

王智慧

关键词:导师制;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业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09-0037-02

秦皇岛市海港区外语实验学校位于秦皇岛市主城区中心,因受限于生源问题,学校教育成绩不突出,教学成效不明显。学校招收学生的基础较差,据秦皇岛市海港区2013年初中入学学历水平测试结果显示,海港区外语实验学校的离均差率为-8%(离均差率=(学校总平均分-区平均分)/区平均分*100%)。学校较差的生源,导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并普遍缺乏担当意识。同时,任课教师的主要精力花费在维持课堂纪律方面而无心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们工作的幸福指数极低。

从2013年开始,秦皇岛市海港区外语实验学校锐意改革,实施了导师制教育教学管理策略,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效明显改善,学校的社会知名度迅速提升,一跃成为本区域内令人瞩目的新生力量。

一、导师制的内涵

《教育大词典》将导师制定义为:“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发展性教育理论指出:学校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乐园。基于以上理论,学校的导师制按对象划分具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教师层面,学校为青年教师分配一至两名导师,导师不仅需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如学科教学、班级管理,还要帮助青年教师制定职业规划;二是学生层面,由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导师负责指导三至五名学生,指导内容广泛,包括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心理压力、生活琐事等,力争使每个学生获得全面健康发展。

二、导师制教育教学的实施

(一)更新教师的思想观念,提升导师素质

教师的思想转变是实施导师制的前提条件,学校需引导教师特别是科任教师树立“全员育人”和“以生为本”的理念,提升教师的责任意识。学校积极推行导师制,力图让教师人人做学生的成长导师,让学生人人受到应有的关爱。具体而言,学校利用每周四下午的例会课和“教师讲坛”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全员育人”和“以生为本”理念的培训,更新教师观念。同时,学校还邀请海港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心理教师到校开展讲座,分享他们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经验,以帮助教师清晰掌握中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二)对学生的指导机制

经过探索实践与总结经验,学校归纳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机制,并将其提升为规章制度,从制度层面规范教学行为。落实到实践层面上,学校规定学生可根据自身意愿选择导师,为保证个性化教育及其成效,每名导师指导三至五名学生,指导周期为一个学期,学期结束后学生重新选择导师或者进行个别调整。

导师的工作机制采取一对多指导和一对一指导相结合、线上指导与线下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一对多指导是指每个导师针对自己指导的所有学生,每周要开展一次集体总结會,对被指导学生的课上表现、作业情况、测验情况、参加集体活动情况、心理波动情况等进行点评,并提出改正意见或及时表扬,会议结束后,导师需将《导师指导情况登记表》递交教务处存档,并将其作为教师考评绩效工资的重要指标。一对一指导是导师针对自己所指导的学生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因材施教、因生施策,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问题。线上指导与线下指导相结合,是导师通过微信与被指导学生家长进行联系,沟通学生的日常表现,实现家校合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学校每学期初在指导教师与学生明确后,会及时召开导师家长见面会,通过家长与导师建立的微信群,导师将学生的共性问题告知家长,个性问题特别是存有不良表现的学生,导师需单独与家长进行沟通。而在学期中,导师也会定期召开与家长的见面会,将学生一个阶段内的在校表现反馈给学生家长,以达成下一阶段的工作共识。

(三)对教师的指导机制

对教师的指导机制相较于对学生的指导机制更具长期性和目标性。学校从青年教师成长规律出发,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周期设立为两年,力争使青年教师半年达到教学入门,一年达到合格标准,次年教学业务能力有所提升,三年内达到优秀标准。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必须是校级以上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被指导教师是近三年参加工作的新入职教师,一名青年教师配备两名导师,一名导师负责教学指导,一名负责其班主任指导工作。

导师要帮助青年教师制定长期职业规划和短期职业目标。根据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基础,指导教师重点在青年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学生、作业批改、班级管理等方面给予帮助,以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常规工作。除日常教学业务指导外,导师还需帮助青年教师上好公开课,向青年教师推荐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指导青年教师每学期完成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写作,以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

三、实施导师制的成效和作用

对学生而言,实施导师制能够真正地实现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例如学校一名学生在歌唱方面较有天赋,他选择了音乐教师作为自己的导师。在学习辅导方面,音乐教师为他制定了学习目标,并利用业余时间为他辅导乐理知识,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考进了重点高中的特长班。

对教师而言,导师制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导师制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使他们迅速成长为学校的学科教学、班级管理、教研业务骨干,同时导师们在教育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的示范带头作用,有助于学校培养一支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

对学校而言,学校的教学成效能取得质的飞跃。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秦皇岛市海港区外语实验学校2016年的中学毕业离均差率为-3%,并且2016年学校中考总平均分在全区排名上升四个位次,2017年、2018年中考又各上升一个位次。近三年,学校教师获得国家级奖励一项,省级奖励五项,市级奖励二十五项,省级规划课题一项。学校2017年获得全国足球示范学校,一跃成为海港区教育改革的排头兵。导师制教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

猜你喜欢

导师制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导师制国内研究综述
高职生导师制内涵研究①
基于IPA分析法的民办高职院校导师制研究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然取向
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构想
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困境及其解决策略
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学生成长导师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