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品德教育,完善数学教学

2019-09-10潘世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品德教学资源

潘世文

【摘要】  教育工作包含知识传授和品德培养两个方面,并且两方面的教育应当融合同步,才能让学生的知识素养和道德品质获得同步提升。对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融入品德教育,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充实,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融入品德教育以完善教学展开了论述,提出了几点认识和见解。

【关键词】  品德教育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018-01

一、应用生成性情境,培养学生正确道德认知

对学生开展的品德教育和品德指导,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挖掘生成性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建立对事物的积极看法,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行为。记得在一次数学教学中,一名日常生活中不擅言谈并且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在课堂中举手回答问题,班级中有部分学生因质疑,亦或是不信任,对这名学生起身回答的问题的行为哄笑、嘲笑。而当这名学生回答问题之后,问题确实也不够准确,但其思路确实也有可取之处。我请这名学生坐下后,就学生的回答给出了中肯的评价,鼓励这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随即并对刚才哄笑的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首先,我告知学生:无论是其他同学问题回答正确与否,能举手起身回答问题就是一种勇气的体现,并且起身回答问题也是一种积极思考的结果,这种行为本身就应当是同学们学习的楷模,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典范。随后,我进一步引导,在学习中,同学们从老师的教学中学习是一种常规学习方式,从其他同学处学习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一些同学给出的解题思路可能是更符合同学们认知规律的,更有助于同学们思维启发的思路。在课堂中认真聆听他人的阐述和解释,学习他人的思路,这既是自己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更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通过如上品德教育过程,我借生成性教学资源对学生开展的品德塑造工作,让不少学生肃清了对学习、对尊重的认识,学生在此过程中端正了学习态度,更学会了秉承尊重的原则对待他人。

二、挖掘教学内容,培养良性认知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开展的品德教育,可以融合教学内容开展,可以借学科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品德塑造工作,才能促进学生良性认知和积极道德品质的同步发展。对此,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挖掘教学资源对学生开展品德教育工作,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知识素养同步发展。例如,在《分数的意义》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借分数的提出:几个人在分同一个苹果、分一个圆时,发现通过传统的分解方式已经无法准确表示了。于是,人们提出了分数的概念:将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但它们都表示这样的 一份,可以称为“ 几分之一 ”。在这一教学概念的引入中,我引入了一些小朋友和同伴、同学之间共享一个苹果或饼干的情境,借情境构建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分享的快乐,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学会分享,才能感知分享的快乐。再比如,在《小数乘法》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我在习题训练环节,则是通过如下教学情境的引入渗透品德教育: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鼓励节约用水,采取按月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水费。12吨以内的每吨2.5元,超过12吨的部分,每吨3.8元。小可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7吨,应缴水费多少元?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中,不少学生将会产生疑惑:为什么在计算水费时需要分段计算水费?为什么用水量多了,水的价格变高了?借此机会,我引导学生:这种收费方式是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因为,在当前我国可饮用的地下水并不多,并且许多地区,如甘肃等省份经常会出现缺水的情况。通过如上教学情境,将品德教育资源和教学内容融合,帮助学生在此过程中建立良性认知,在潜移默化间提升了对学生的品德培养效果。

三、借用数学教学资源,陶冶学生情操

艺术资源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数学教学同样也能通过给学生提供美的元素的方式帮助学生感知,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用教学资源,挖掘数学中美的元素,对学生开展品德教育,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美好品德。例如,在《图形的运动》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图形的运动所给人带来的一些美的体验。借助生活中一些旋转的现象,如风车、电扇、摩天轮、钟表、齿轮、摩天轮等生活化的情境和应用,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生活化的现象,让学生认识感知旋转的定义,更帮助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旋转的定义,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美,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观念的同时,有效建立对数学的审美素养。借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的一些圖案图形的设计,都是基于数学规律和数学图形的变换而来的,请同学们在课后学习中通过应用平移和旋转等方式设计一些美观的图案和图标,看谁设计地更美观。在如上教学资源的应用和教学实践活动的引入中,教师借旋转等活动帮助学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更帮助学生建立了对图形美、图案美的认识,让数学中的美的元素起到辅助学生感知生活美、体验数学美的功效。

总结

品德教育始终是教育工作中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开展的品德教育,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进行精心设计,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建构积极认知和积极情感,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应用生成性教学资源、挖掘教学内容和借用课内数学教学资源等方式对学生的品德施加影响,让学生在认知、情感和道德情操等方面均有所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沈娟娟.寓德于教 教书育人——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道德教育[J].教书育人,2018(35):78.

[2]袁增美,徐超.试析小学数学课程中道德教育资源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119.

[3]武婷,郭艳春.浅谈小学数学课程中道德教育资源的渗透[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6):123-124.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品德教学资源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好学者贤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目标刍议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