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2019-09-10滕仕彪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31期
关键词:排球笔者体育

滕仕彪

摘要: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身体成长的重要环节,所以在小学阶段,学校既要注重文化课的设计,又要注重体育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加强锻炼,强身健体,并且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毅力,从而实现素质教育下的教学目标,将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做出努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 有效课堂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设计出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掌握学习体育知识的规律,从而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和身体素质,以此实现体育教学的价值。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实现有效教学,必须认真观察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特征,为学生设计出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究体育知识,并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体会体育的乐趣,在不断地學习中提升自身的体育技能,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

一、游戏教学,培养兴趣

兴趣是第一任老师,所以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使学生对体育课程充满热情。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游戏比较感兴趣,乐于参与游戏,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将游戏为载体,渗透在体育课堂之中,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游戏,这样增强游戏的挑战性,使学生在游戏中既能得到训练,又能体会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加强理解

情境教学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常分为生活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等等,通过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能够轻松的学习课堂知识,跟随教师的思路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情境教学创设,将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导入,使学生理解教学知识点的同时,培养自身的体育能力,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排球时,由于学生平时很少接触这类球体,这时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中国女排参赛多届奥运会的视频,每次当中国女排站在领奖台上奏起国歌时,全国人民的欢呼和激动的场景让学生们的情感得到了共鸣。这时笔者开始为学生讲解有关排球的理论知识,并且示范做出了一些简单的动作,使学生对排球有个初步的认识,之后笔者提出问题,哪位学生可以告诉我排球这一项体育活动的起源地是哪里?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加强学生对排球的理解,最终循序渐进地将排球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喜欢上排球。

三、合作学习,渗透德育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课堂知识进行探讨,并让学生在小组中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方式。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为将来步入社会而奠定基础,并且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培养自身的责任感,使学生在小组中发挥各自的潜能,为小组争光,所以合作学习是提升学生德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体育教师高度重视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篮球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于是笔者将学生分成了若干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篮球进行了训练,首先两个人为一小组进行了传球训练,十分钟后练习颠球,训练学生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之后,笔者重新对学生进行了分组,五人为一组,2-3人胸前传接球,1-2人试图阻断,而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团队的力量,以及合作的重要性,从而让对方无机可乘,果断取胜。再如,在教学接力赛的过程中,笔者将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了接力比赛,在比赛前,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了讨论,对每位成员的跑步能力进行了分析,并且做好了方案,将跑的最快的一名学生安排在最后一棒,而第二和第三棒安排的是小组中奔跑速度为第二和第三的成员,而第一棒安排的也是小组中跑步成绩比较不错的成员,每位学生在交接时也做好了准备,都会随下一棒并排跑出一段距离,这样在缓冲中来提高速度。经过这样的比赛,小组成员之间做好了合理的搭配,并做到默契传棒的效果,不但完成了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让学生体会到团队之间协作的重要性,同时为小组争光而感到倍感荣幸,并提升了学生的德育水平。

四、开展活动,注重实践

在学习完体育知识之后,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领会体育的魅力,并且主动参与进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锻炼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对体育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体育素养,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了长跑、短跑以及接力赛之后,笔者带领学生参加了学校举办的运动会,并鼓励学生报了擅长的项目。让学生了解长跑、短跑以及接力赛的比赛规则,当枪响之后,每位学生将平时训练的技能充分的展现出来,在参赛的过程中,树立竞争的精神,并体验平时体育课程中无法提供的氛围和激情。有的同学在最后还体验了颁奖时的欣喜,为班级争光而给予的荣誉。当然,除了学校组织的体育运动会之外,笔者还带领学生参加了区级的体育联赛运动会,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体育项目,如跳高、跳远、投铅球等等多种项目的规则以及得分制度,使学生将平时学到的技能加以实践,最终在实践中展现自我,学习运动会的精神,体会体育教学的意义。

总之,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时,教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探究体育知识,并通过不断地训练,提升自身的体育技能,最终实现素质教育下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既要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又要有健康的身体,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和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娜.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运动,2017(15).

[2]陈成玉,刘伟.浅谈小学体育有效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

猜你喜欢

排球笔者体育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们的“体育梦”
最复杂的迷宫
性能相差达32%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