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材的文体特点和教学策略

2019-09-10金晓菁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31期
关键词:变色龙文体文本

金晓菁

一.文体意识

我们常说因材施教,只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而我这里的“材”指的是不同体裁的课文。因为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潜在的教学价值,准确辨识其文体类别,依循文体特征教学,解决文本教学中的“目标偏移与内容模糊”问题。

二.文体特点

我们将小学教材中的文本按照文体重新分类,实现从单篇教学到类篇教学的跨越。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文体划分为两个类别:一是文学类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一类是实用作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以及各种应用文。这是一个“举三反一”的学习过程,不经历“三”的积淀,就难以获得“一”的提升;也唯有掌握了这个“一”,学生才能将获得的阅读方法与能力,迁移到同类文体作品的阅读中,实现“举一反三”。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七个单元的25篇课文重组为五个文体阅读单元。

(1)记叙文单元:《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钱学森》《詹天佑》;

(2)说明文单元:《麋鹿》《大自然的文字》《学与问》《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3)小说单元:《船长》《爱之链》《牛郎织女》;

(4)散文单元:《姥姥的剪纸》《安塞腰鼓》《青海高原一株柳》《草原》《鞋匠的儿子》;

(5)报告文学单元:《最后的姿势》《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

这一册中还有一首现代诗、两首古诗、一篇书信及一个剧本,可以前置或后移,与其他同类文体集中组成现代诗单元、古诗单元、书信单元及戏剧单元。

三.教学策略

文体分类教学,锻炼的是学生根据不同文体的阅读能力。根据每一类文体的特征,我们集中研究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文体的基本特征,以区分文体之间的界限,提高文体的辨识力;二是文体的教学价值,以把握该类文体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研制,提高文体的教学解读能力;三是文体的设计要领,即从文体阅读的思维方式入手,设计适合学生的阶梯式读写活动,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四是设计课例,选取有代表性的文本,研制出可操作、可迁移的教学活动设计,为教学提供可借鉴的设计范例;五是实录评析,选择典范的名师教学实录,并加以深入的剖析点评,揭开该类文体的教学规律和有效路径,给一线教师以直观的课堂摹本。

(一)阅读本位的教学范式

阅读本位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基本范式。其意义在于,实现了从科举语文教育的重写,回归到了传统语文教育的“重读”,核心是培养阅读能力,并通过阅读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以此提升人的整体素养,形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阅读的着眼点在于语言形式。语言文字的教科书应该偏重于读,关注的不仅仅是所写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所用的语言形式,如文章的结构,字词的形式。语言形式的三个层面,一是关于词儿词的意义,情味以及词性实在语境中的具体用法,二是关于句子的各种样式以及句子的组合方式,三是关于表现方法的异同。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表现方法,以及用什么文体,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的详细还是简略等。写作应当从阅读起步。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人是最富有模仿能力的动物。”写作教学从阅读起步,从读学写,实在是一条简单而有效的教学途径,

1.借用句式。课文《鹬蚌相争》中隐藏着各种各样的语言表达形式,尤其是具有张力的句子。“今天不……明天不……你就会……”,鹬蚌说话时都用了这样的句子,这个句子具有“威胁、胁迫”的语言意图,于是你威胁我,我也威胁你,两败俱伤,让第三者捡了便宜。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看到思想内容,又让学生看到语言表达形式,从读学写有了具体样式。

2.化用”句式“。《猴子种果树》为例,课文写了三个内容相似的段落,每个段落都隐藏着相同的结构:鸟儿怎么劝;猴子怎么想、怎么做。教学中,组织学生”听故事之结构,讲故事用结构,最后编故事化结构”,激励学生借用故事的结构,创编一个富有寓意的结尾。

3.“角色”表达。怎样才能让孩子对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技巧有所体悟,那就是让学生转化角色,借用课文的内容进行表达。《珍珠鸟》教学中,让学生扮演文中的小鸟,站在小鸟的角度,从“鸟”看“人”。在趣味盎然的角色转化中,学生体会到了通过地点与距离的变化,更体会到一连串动词的细腻传神。

(二)写作本位的教学范式

指向写作的文本解读,着力于研究语言形式,在字句选择,段落结构,篇章构思以及拟题技巧,表达方式,修辞技巧等方面透析文本写作计划。管建刚老师对《变色龙》一文的教学解读可见一斑,他将教学点指向六个方向,一关于题目。写什么题目就叫什么,两种情况允许写新鲜物,写大人物,《变色龙》属于前者,《海伦凯勒》属后者。二关于外形。“头-嘴-眼-身躯-背部-腹部-四肢--尾巴”,从上写到下;写外形要有顺序。三,关于过渡。从“外形”到“捕食”,用“变色龙如此迟钝,如何捕捉食物呢?”过渡。从“捕食””到“变色”用文句“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过渡。过渡巧妙自然。四关于特写,变色龙捕捉食物只要25分之一秒。此特写读完约18秒,是捕捉时间的450倍。重要之处,文字要放慢,放慢10倍,100倍,200倍。

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同一副水墨山水,留下很多空白,让你想象品味文中的這些留白,比如《唯一的听众》中一文揭示真相之后会发生什么呢,课文用一个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我们可想象这些问题:我心里会有这样的感慨,会想些什么,以后的每天早晨我还会拉琴吗?我会跟老人说穿这个秘密吗?老人会跟我说出事实的真相吗?然后让学生进行即兴写作。

猜你喜欢

变色龙文体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神奇变色龙
另类文体巧谋篇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变色龙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
变色龙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