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嫩枝吐绿花飘香

2019-09-10曹津源

快乐作文(7.8年级) 2019年4期
关键词:辞格石磨必修课

曹津源

杜甫留给我们的名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以夸张的手法表现诗人对遣词用句苦心孤诣的孜孜追求。中考作文的语言运用也应力求做到“语惊阅者”,因为“内容(含选材立意)”“结构”和“语言”是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三个主要板块,如果“内容”“结构”都符合命题要求,但文章用语随意,平淡枯燥,手法单调,空洞无物,那得分肯定在三类卷以下。一类卷作者的用语,一定是字斟句酌,通顺流畅,讲究修辞,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有亮点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下面几种方法,让你的考场作文语言亮丽出彩。

1.综合运用辞格。

请欣赏中考满分作文中的佳句:

啊!我原以为一场“急风暴雨”即将来临,哪知代之而来的竟是润物无声的春雨!(昆明考生《老师的评语温暖了我》)

这句心理描写运用比喻、对比辞格,“急风暴雨”(喻指严厉的批评)与“润物无声的春雨”(喻指循循善诱的指导引领)构成对比,生动地强化了“我”的心灵感悟。

最关心头一亮时。我站起来,擦干了泪,擦亮了眼,擦去了心头的尘埃,擦出了通向成功的自信之路。(益阳考生《最美心头一亮时》)

作者由叙转议,运用反复、双关和拟物、拈连辞格(将“路”拟作可“擦”之物),生动含蓄,耐人寻味。

你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嫩绿的果实早早地高高挂在枝头,让人一见顿生爱慕之心;你匍匐在地,静若处子,默默地结出饱满的累累硕果。这些果实是那样得团结,恰似兄弟姐妹手拉手,心连心,紧紧地偎依在一起。(江西考生《向花生学习》)

作者将欣赏的目光投向花生,这段文字看似字字写物,实则句句写人,运用拟人、比喻、对偶、对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自己与花生的心灵共鸣,给人以智慧和美感。

比喻是使语言精彩的常用辞格,考生设喻时必须避免落入俗套,力求新颖独特。无锡市一位考生写的《学会感激是人生的必修课》,文中有一段设喻很有特色:

如果说生命是一张七彩的唱片,那么感激就是一首和谐的歌,它能使你的生命更加绚烂;如果说生命是一首和谐的歌,那么感激就是一个音符,它能使你的生命更加完美;如果说生命是一个音符,那么感激就是一架钢琴,它能使你的生命奏响凯歌。

作者连设三组顶针连环式比喻,环环相套,形象生动,突现感激的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使抒情弥漫诗意。

2.运用多觉语言。

威海市一位考生写《品它千遍也不厌倦》,文中这样描写家乡的茶林:

低头俯瞰,茶影摇曳,碧叶重叠,参参差差,绿玉一般。阵风吹来,茶林又如碧波荡漾的海浪。流翠欲滴的嫩叶与采荼女的欢声笑语,不断从她们手间一起飞向背篓。我知道,放一片嫩叶在嘴中,定能品出乳汁般的醇香,清泉般的甘甜,沁人心脾。

这段文字以视觉描绘为主,兼有听觉、味觉和嗅觉,使读者身临其境,如置身于茶林美景中一般。

3.趣引诗文添彩。

新疆一位考生写《一同成长》,记叙“我”在“她”(同桌“文艺女”)的影响下共同成长的故事,其中有一段很精彩:

那一次,她发现墙角砖缝里长着一株藿香——生气勃勃的野生藿香,她不仅拍了照片与我分享,还吟出一首《致藿香》:“挺起一箭绿,扎土细缝深。茎探两三尺,叶展七八层。远观颜明目,近玩香袭人。莫道寂无伴,来年闹墙根。”我说你这是借物抒情吧,多有情趣呀!你与我分享,我该有所回报哇。我仿佛沾了她的文艺灵气似的,端详着照片,联系当下教育,不知天高地厚地也写出四句“打油”:“落种已输起跑线,贫土背阳朔风侵。咬定墙根修正气,送香祛病亦才俊。”她看后一惊,调侃道:“好诗好诗!这下是你与我分享了,你就是后起之秀的‘才俊’,今后不要再叫我‘文艺女’了,因为你也是啊……”我们相视而笑。

作者将一吟一和之作引入文章,紧扣主题,诗化立意,明显超人一筹。

4.移用歌曲、影视或体育用语。

荆州市一位考生写《邻居》,引用了熟语“邻里好,赛金宝”,其中写到邻里“合作”与“团结”的重要时这样形容:

邻里间有了矛盾,不可“拳击”对方,要以“柔道”相处。旁人有“误判”,要学会善待;对不利于团结的话,要像扔铅球、甩链球那样果断地抛开;对邻里的困难,要像守门员一样接住,不管是“平接”还是“鱼跃”。总之,邻里之间“推人”“故意手球”“背后铲人”“抬脚过高”“红牌黄牌”要少些再少些。

文章连续移用十处体育竞技术语,新颖别致,寓邻里相处之理于生动形象的移用语句之中。

【佳作展示】

磨炼是人生的必修课

一考生

记忆中的石磨还静悄悄地裹着粗布麻衣稳扎马步站在院中。或许他人早已忽略了不起眼儿的你,但儿时夏天你与爷爷的联袂演出一直深深地印刻在我心中——磨炼是人生的必修课。

爷爷舀起一瓢浸好的金黄大豆注入石磨中心的圆孔,随手将倒空的瓢丢进木桶。他用枯枝般苍老的双手紧紧攥住石磨旁的木棒,耸起双肩,弓起背,腿部发力,脚掌钉在砖地上,双手奋力向前一推,石磨才借着外界给它的推力缓慢地扯着嗓子吱吱呀呀地挪动身子。豆子与石磨粗糙的表面摩擦的嘎啦声很快就消散了。但凡遇到石磨的豆子都乖乖地举起白旗。豆渣附着在石磨坑洼的沟里,细腻的白浆顺着石磨壁流入木桶。只消片刻便豆香盈溢小屋。我满足于这令人安心的香气与此刻的宁静,生怕呼吸会吹浅这饱满的豆香。

石磨有时也会与蚕豆狭路相逢。这时石磨转得更慢了。爷爷松开汗涔涔的木棒,石磨也趁着间隙调整状态,凝聚力量以备一举击溃敌人。爷爷活动活动筋骨后又往圆孔中注入豆子,一鼓作气,绷紧裸露在空气中的臂膀。石磨毫不畏惧那些个倔强的以坚硬的铠甲面对自己的蚕豆,用它粗粝的身子把蚕豆塑造成它们该成的样子。就在石磨碾平蚕豆的那一刻,我心中莫名地有了欢喜。蚕豆比黄豆大上几许,坚实如石磨也会感到力不从心,但石磨没有消极怠工而是以积极而强硬的姿态迎战继而凯旋。

石磨转着转不完的圈,磨着磨不完的豆,不知疲惫为何物。我凝望着它,它看似木讷笨拙但实则大智若愚。我在心里默问它也是在问我自己:“你累吗?”石磨似乎也在用咕隆声回答我:“累。我虽然怕那些蚕豆,但我有我的禀赋,我敢于超越心灵的绊马索。”我愕然,一种别样的感觉在我血液中蔓延开来,与心跳共同律动。凤凰涅槃,恐惧达到极点,温度早已超负荷,可是有什么好怕的呢?痛苦让自己承受,浓郁的豆浆让他人享受。我体味到了石磨的良苦用心。

石磨磨豆,正如人磨其心灵。苦难如豆,我们也要像石磨一样迎难而上,磨碎苦难让心灵变得醇香,为人生必修课交出优秀答卷。

晚风微漾,似乎还有留在石磨上的豆渣香萦绕在我身边。石磨已入眠,伴着村外野草的芳香,我枕着夜莺的吟唱也进入梦乡。

【点评】

本文借物明理,构思精妙,立意新颖,语言运用亮点多多。例如巧用比喻“苦难如豆”“我们像石磨”,亮出立意——“磨碎苦难让心灵变得醇香,为人生必修课交出优秀答卷”,拟人、呼告、拈连等辞格的运用也很出色;第二段综合运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手段描写磨豆过程,使人如临其境;结句“我枕著夜莺的吟唱也进入梦乡”弥散诗意,余韵袅袅。

猜你喜欢

辞格石磨必修课
石磨
石磨:乡愁的老唱片
Stabbing Pain with Words
二语教学中的辞格教学
窗外的世界
推磨
凉山羊
漫谈修辞研究的起源
试论对修辞主体建构夸张文本的心理分析
浙江省11所高中将试点必修课选课走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