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认知角度论太极拳的内涵与外延

2019-09-10张斌南宋绍鹏付文斌

体育风尚 2019年4期
关键词:习练阴阳太极

张斌南 宋绍鹏 付文斌

摘要:本文概述了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通过对太极拳的内涵进行分析,引出太极拳的外延,分别从太极拳的思想理念、习练法则和时代价值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引导人们深入正确认识太极拳,促进该项目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太极拳;内涵与外延

一、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說法不一,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明朝时期张三丰创拳说和清朝陈王廷创拳说。相关史料记载,张三丰开创了武当派,创立了内家拳,而太极拳处于内家拳首位,其本人被尊称为祖师。《太极拳使用法》中记载,张三丰通过观察一蛇一鹊一鹰的斗争事件,悟出了太极以柔克刚的道理,借助太极阴阳变化的原理初创太极拳。陈王廷创拳说认为,通过唐豪等学者对太极拳的考证和《太极拳研究》的论述,得知明末清初时期,出生于河南陈家沟的陈王廷创立了太极拳,之后世代相传,延续至今。当然,关于太极拳的起源还有其他说法。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太极拳由陈王廷创立,它的传习开始出现在陈氏家族中,演变出陈氏、杨氏、吴氏太极拳等派别。不管哪个流派,都遵循身法中正、胸含背拔、气沉丹田、“三合三应”等基本要求。太极拳以古代导引术、吐纳术、阴阳学说、经络学说、黄帝内经等为其思想基础。在演变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儒释道传统文化精髓,特别是结合中国道教传统文化思想,拥有坚实的文化底蕴。同时,它隶属于武术范畴,极具哲学思想。

太极拳发展到今天,成为体育界不可少健身项目。竞技体育范畴下的太极拳推手运动竞赛在各地区开展的如火如荼,武界人士精神抖擞,观赏者激情澎湃。太极拳以大众化普及,竞技性推广的模式发展着,使其在短短几年走向国际舞台,据目前发展形势来看,它将步入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

二、太极拳的内涵

太极拳源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古国中国,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身心灵有机结合的养生运动,对提高人的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适合任何年龄、性别、体型的人练习,所以具有普世性价值。太极拳以规定架式招式为基本动作,附以练气、练意为其精髓,以修身养性为主要目标,从整体上促进身、心、意全面发展。其文化底蕴深厚,中国传统哲学色彩浓厚,伦理道德思想深远。

三、太极拳的外延

(一)太极拳的思想理念

太极拳的核心思想在于它的阴阳变化性,主要体现在动静阴阳平衡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它强调静中的动态平衡性和动中的静态稳定性,以及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性,这正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所以,在太极文化理念下,人的心性、气质、面貌、修养等特质,正是在平衡的包容性中培养出来。太极拳的精髓在于练习过程中的“内外三合”理念;立足全局,从整体观出发,遵循人体自然生长机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认识太极拳的拳理是学好它的前提和保障。

(二)太极拳的习练法则

对于太极拳的习练法则,有研究者提出:“学理不学力、练本不练标、练身不练技”。“学理不学力”中,“理”即道理、原理,就是教会人们懂得太极阴阳二元之间的转换,即阴极生阳,阳极生阴;虚极则实,实极则虚;刚中有柔,柔中带刚;刚柔相济,虚实相应,真亦假,假亦真,乃阴阳平衡之道。在太极拳的习练过程中,身心意三者高度集中而达到彻底连接,精与神相应,身与心相随,以意引气,以气生力,意动气动形随,牵一发而动全身,内外相应,表里如一;做到遵循自然之道,不攀比,顺其自然。“力”即气力,以气生力,将拥有比生理本能大得多的灵性之力,而非蛮力、疆力或笨力。“练本不练标”中,“本”一指肾中元气,乃先天之本,人得元气,离开母体。肾气足,养五脏,人精力充沛,身心协调。所以,元气盛衰决定人体生、长、壮、衰、死全过程。二指在太极拳练习的过程中,身体松静,气沉丹田,上面动作灵活自如,而下面根基稳固。“标”指表面功,习练局限于身体局部,未能从全局出发达到身心意整体性提高。“练身不练技”中,“身”指生理、心理和社会三层面的整体功力;“技”指身体层面上单个招式的机理。

(三)太极拳的时代价值

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太极拳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这与它符合身心兼修、形态与机能相统一的特性紧密相关。太极拳属于全民健身活动主要内容之一,一方面使其在传承中得以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以唤起爱国激情而产生民族认同感,调动全民参与。同时,太极拳终身性、生活化、普适性等自身特性,赢得广大群众欢迎。在健康中国梦理念下,太极拳作为人类追求健康幸福生活的主要载体,以其核心服务价值凝聚全民健身力量,是缓解当前亚健康社会状态的绝佳选择。这也正是它的时代价值。

四、结论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身心灵有机结合的养生运动,随着人类生产方式的演变成为一项强身健体、修身养性、防病延寿的体育项目。在当前社会更是一种广泛流行而时尚的健身运动。太极拳的习练需要身心意的完全投入,核心思想在于它的阴阳变化性,主要体现在动静阴阳平衡的辩证统一关系中,认识太极拳的拳理是学好它的前提和保障。太极拳的时代价值主要在于,借助全民健身的整合力和凝聚力,有利于更好的服务人类社会,切实的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促进健康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高国忠.太极拳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N].光明日报,2015-02-15 (07).

[2]本社编.太极拳全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3]高国忠,杜胜.天人合一与自然化取向[J].少林与太极,2003 (6).

猜你喜欢

习练阴阳太极
阴阳合同(双语加油站)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内家拳道法平衡推演太极拳习练模式
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习练健身气功的一点体会
练太极100%安全吗?
太极马扎(三)
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