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探究

2019-09-10胡张庆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课程思政时代

胡张庆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和数字化的不断完善和更新,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不断的变化。本文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结合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覆盖面广,跨度大,学时长等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西方思想的碰撞最为广泛,也最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肩负着思政教育的重任,教师应不断增强课程思政意识,丰富英语课堂的课程思政内容,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资源,探究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新思路。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移动互联网+时代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 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应”。当前全国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思政工作,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得各类信息的途径不断增多。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就非常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蒙蔽,这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作为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师,更要重视课程思政教学,努力发掘探索新时代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塑造学生健康积极乐观的人格,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发展,彰显了党中央对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也预示着今后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发展的基本趋向。如何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大使命。而如今互联网迅速发展,教育模式时刻受着信息技术的影响。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全新的教学模式将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新时代的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高专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渐增强,但由于高职高专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他们追求独立、自由、平等,但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如何引导和教育学生成长成才,让教育教学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给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行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二、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理论依据

无论是英语课程,还是思政课程都是社会文化。这是一个有关解读人类思维功能与文化、历史和教育背景之间的关系的理论。思政教学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高职高专学生接受思政教育和各课程的思政教育,可以全方位的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更好的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而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更应该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中外思想文化剧烈碰撞的大学英语课堂上,尽可能的去挖掘思政元素,形成新时代下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三、新时代下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探究

教师、教材和教法是推进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三大要素,它们互为补充又相互依赖。而教师在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推进课程思政,不断提升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每个环节,实现思政教育与英语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融合。而在这三个要素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增强高职高专英语教师的思政意识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一)改革的首要任务

教育主体的主观认识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具有指导性和调节性的作用。理念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所以要想提升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师的思政能力,首先要增强他们的思政意识,通过不断的学习让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教育使命,有意识的在课堂结合自己所教授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不是简单的崇洋媚外,在中西方文化剧烈碰撞的大学英语课堂上,坚定政治立场,自觉抵制西方敌对思潮和不良文化。绝不妄自菲薄,而要自强不息。

(二)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师的思政能力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途径

首先,高职高专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是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先决条件。其次,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按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让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既体现专业性,又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性。再次,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更应加强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通过集体备课等手段积极探究和挖掘英语课程的思政元素,并不断对授课方式和手段进行创新,与时俱进。在教授英语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从而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共同进步,相互促进,最终形成协同效应。

(三)探索新形势下“互联网+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

移动互联网+时代打破了原有课程的时空局限,汇聚了大量优质的师资和课程,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方式,弥合了地区教育水平差异带来的鸿沟。而网络大数据统计,可以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网信息技术和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利用各种学习平台或者建立公众号,定期向学生推送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在这个自媒体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作为大学英语教师,一方面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语言技能,另一方面更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这对学生未来的能够脚踏实地的工作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最后,作为高职高专的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努力挖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相关内容,不断丰富和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并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和手段。不断在自己的英语课堂上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为祖国建设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评论员.沿用好方法 改进老方法 探索新方法—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N].人民日报 2016-12-11

[2]刘晓阳 .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8

[3]乔晶.高校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J]新西部,2018

[4]沈壮海,史君 推送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J] 国家教育政治学院学报,2017

[5]安秀梅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网课程思政时代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e时代
e时代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