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地方高校与社区实践教育共生网络体的构建

2019-09-10李志强原珂

阅江学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共生社区教育

李志强 原珂

摘要:社区是教育共同体的特征空间,为教育开放场域的建构提供了基础。高校应致力于从社区汲取资源和能量,以“共生”的价值诉求嵌入社区,这是高等教育与社区开展可持续合作的根本立足点。在地方高校实践教育中,应当以共同体思维为指引,培育共生网络,打破高校与社区的合作壁垒,解决高等教育与产业实践脱离的困境,建构共生型的“高校-社区”教育发展网络,从而提升高校实践教育质量,促进社区开放教育共同体的发展。地方高校与社区实践教育共生网络体可分为分利共存、融合共利和同存共生三种模式。培育地方高校与社区实践教育共生网络体,可以从培育良序机制与共生结构,重塑多元主体与合作新格局,营造合作文化氛围以及建构共生系统新机制等四个维度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校实践教育;社区嵌入;共生网络体;联盟协同;体系融合;地方高校;产学研用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19)05-0077-09

基金项目:全球挑战研究基金项目“The GCRE Centre for Sustainable, Healthy, and Learning Cities and Neighbourhoods (SHLC)”(ES/P011020/1);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学习型城市视域下北京社区教育资源统筹管理研究”(17GLC07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等教育教改课题“从‘课堂案例’到‘社区项目’:现代治理能力培育视域下公管类大学生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究”(2017JY013)

作者简介:李志强,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原珂,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讲师,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社会政治科学院博士后。

一、引 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以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为基本标志的现代社区教育逐步取代了工业社会时代的制度性的社区教育。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奥森提出,学校不应是游离于社区的文化孤岛。学校应主动与社区合作,架设各种桥梁,致力于解决社区的问题。在《21世纪教育》中, 21世纪国际教育研讨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方面将是社会更多地参与学校和学校更多地参与社会。为加强对社区教育的指导,深化社区教育实践,我国在2016年就颁布了有关社区教育的专门意见,即《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明确要求“统筹发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从能力方面对社区教育资源的统筹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2019年2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的基本理念,进一步为地方社区与教育资源的整合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教育共同体性质的特征空间,社区是教育开放场域的建构基础,高校教育应致力于从社区汲取资源和能量,以“共生”的价值诉求嵌入社区,这是社区型高等院校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同时,社区也应积极推动公共教育资源与高校深入融合,为地方高校要素合理有序嵌入社区提供机制化保障、拓展性资源和社会化服务。为了更好地阐释高校和社区的关系内涵及互嵌机制,构建产学研用多维度联动反馈体系,推进教育空间共建共享共同体的深度融合,鼓励高等教育资源反哺社区,提高社区融入高校场域的适应能力,本文将在共生思维的指引下,以地方高校和社区实践教育的互构关系为研究对象,依据区域性开放教育空间发展的根本逻辑,探索共生网络视角下高校实践教育新型发展路径的现实可能性,为 “高校-社区”互嵌式教育新思维提供理论依据。

二、地方高校实践教育嵌入社区理念的基本逻辑

高校实践教育是开放式、社会化的教育范式之一,它的发展需要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支持与配合。尽管目前我国高校实践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但是从现实的运行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整合不全、统筹不力、部门分割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了高校实践教育的健康发展。除了常态性的政策法规、体制机制、师生参与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原因,更关键的问题是实践教育体系的培育过程缺乏共同体思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探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联盟,实质上就是要求打破现实中高校与社区共同体的合作壁垒,解决高等教育与产业实践脱离的两难困境,运用共同体的思维和网络化的治理模式推进地方高校和社区产学研用机构的合作,重塑二者的关系。因此,在地方高校实践教育中,应当以共同体思维为指引,培育共生网络,借助网络平台和多种信息沟通渠道,建构共生型的“高校-社区”教育发展网络,从而提升高校实践教育质量,促进社区开放教育共同体的发展。这里的“共生指向”是将生物学共生论的一些理念和内涵引入社会哲学领域,是社会共生现象的一种。胡守钧:《社会共生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页。 德贝里把共生看作不同种属的主体在特定时期内以某种物质联系为纽带而生活在一起的状态。在某种特定的共生环境中,通过相应的共生模式,共生单元得以形成。具体而言,独立的组织因同类资源的共享或异类资源的互补形成共生体,共生体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黄小勇:《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界定与解构》,《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第1期,第153-159页。 高校实践教育的提质升级需要适应当今知识社会的需求,在这一前提下,相互合作为满足新需求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同时也在更新,社会需要更先进、更专业化的技术人才。基于这一前提,网络和合作是关键的,通过网络和合作可以促使學校与社区、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整个社会紧密相连,齐头并进。建立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加强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创新网络——走向学校管理和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3页。 与传统网络关注的结构模式不同,当前的网络强调社区观念,强调院校与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凸显目的性,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致力于持续不断的创新,建立网络体系型的环境。从已有研究来看,无论教育共同体理论和教育的社区参与式发展理论,仲红俐:《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探析》,《成人教育》,2018年第6期,第45-48页。孙平:《参与式发展:社区教育发展的新起点》,《高教探索》,2014年第3期,第149-153页。 还是教育资源共享理论,王竞、胡俊峰、郭艳:《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推进策略》,《中国成人教育》,2018年第7期,第141-144页。 都说明发展中的社区结构与教育场域的空间具有逻辑同构性。虽然学者强调社区与高校合作的现实可行性,以教育共同体功能互补、结构重塑为目的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建议,但是并没有过多关注合作机制的内在逻辑、基本动力和路径模式等问题。高校与社区合作的出发点在于运用共通式思维去发现合作的价值,由此才可能逐步构建成熟完善的合作体系与模式,这也是本研究的意图所在。

高校与社区发展共同体的互构离不开“嵌入性”的理论观照。“嵌入性”强调了两个相互关联的事物之间的本质性关系,无论“本体论嵌入观”还是“方法论嵌入观”,[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刚、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年,第15 页。[美]马克·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罗家德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年,第24页。都阐释了具有相似属性的两个事物相互关联的理论可能性和现实可行性。“高校-社区”互嵌式教育正是一种基于高校与社区的包容开放属性,以两大系统嵌入式互惠共生为特征导向的教育模式。相对于传统的高校实践教育,“高校-社区”互嵌式教育更加注重强化高校系统和社区系统的融合发展,提升培育双赢思维的公共责任,培养生存空间重塑能力,塑造教育共同体内部统一与包容的和谐文化氛围。作为一种拥有多重组织网络和多元价值目标的空间场域,高校与社区共融式的实践教育需要跨越理性主义的思维逻辑,摆脱利益博弈,在共生思维价值的主导下实现高校与社区整体平衡框架中的合作。从现实建构层面而言,以社区本体“内源性发展”为目标,社会教育的优化及完善主要源于社区教育自组织结构的充分发育,内外机制的促进及引导,要达到这两点,必须依托教育集体行动网络和共生体系的场域建构能力。这种新型合作框架实际上是社区教育主体实践教育合作共生思维的一种尝试。对于地方高校与社区的实践教育合作而言,只有秉持共生的新理念,站在社区乃至区域共同利益的立场上,共同承担高等教育的风险、责任和社会成本,在提供教育公共产品及服务资源中摒弃“搭便车”行为,强调社区共同发展,建立激励机制,才可能顺利达成集体理性,培育和谐互利的合作环境。共生思维蕴含着社会公正的价值,教育公正思维和社区矫正意识能够促成教育行动主体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开展包容性合作。

以社区创客教育与高校创业教育的互嵌机制为例。社区创客教育要求树立开放、创新与合作的理念,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这些方面与高校实践教育培养创新创业新型人才的初衷是基本一致的。如果社区与高校能够基于理念落地的目的搭建合作平台,构建创客空间,开放创客课程,打造多元师资队伍,重构一种具有创客教育理念的高校创新实践教学范式,将更有利于社区创客教育与高校创新实践教育的融合发展。曾兰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社区创客教育的融合发展》,《中国成人教育》,2018年第14期,第72-74页。换言之,高等教育要嵌入地方社区并形成合作的新理念,必须承认社区教育参与主体的独立性和自主价值,以互利共赢的聚合性共生体为发展方向,如此才能真正在社区教育治理的合作趋势、发展质量和未来图景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三、地方高校与社区实践教育共生网络体的构建

要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高等教育能力的现代化。要衡量高等教育产学研用机制的完善成熟程度,最基本的标准是地方高校和社区研学机构的互构能力与合作效果。正如上文所述,共生网络化思维和嵌入模式很可能是较为有效的解决路径。在公共事务治理(包括教育治理)中,网络化治理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思维范式和现实模式。网络化治理是一种新的治理范式和运作系统,在网络化治理的模式下,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利益组织及公民个人等各种公共事务参与主体以协调和信任机制为维系纽带,相互依赖,持续互动,在共同协定的制度框架内,通过自我管理和共同行动来达成公共价值之目标。李志强:《网络化治理:意涵、回应性与公共价值建构》,《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第70-77页。 网络化治理实质上是一种多元行动者的互动系统,更加重视协调与合作机制,强调竞争与顾客导向的市场模式。从概念形态或路径建构的层面而言,高校与社区互嵌式的实践教育本质上是一个区域式全覆盖的治理问题,牵涉多元利益和多重主体,是一个受政府引导、全社会共同面对的公共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的纵深发展需要推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机构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在推动高校为区域创新作贡献的同时,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格局。换言之,高校实践教育需要创设一种以共同责任为纽带的联合体,各组织协同共生,达成建设教育社区的合作共识,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构建良性环境,实现全社区的互利共生。构建这种网络化新型高教实践的教育治理新格局正是打造高校与社区共生体的基本思路。

要形成高校与地方社区机构的良性合作秩序,首先要合理界定有区别的权责框架,在权责框架内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善服务的制度路径,建构全面协同的网络治理新模式。从深层意义上来说,网络化治理不仅为社区与高校教育开展技术合作提供了可能,也有助于合作模式的升级和话语范式的革新。网络的主体通常是背景不同、权力异质的混合行为体,他们用一种独立于制度管辖边界的方式来界定和提供区域内的各类服务和产品。换言之,共同体视域下的治理不是“聚焦于制度性结构和地方自治体的行为,而是聚焦于为了区域治理目的而在不同公共机构和私人主体之间建立联系”。张紧根:《试论新区域主义视野下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351-357页。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社区教育管理是整体性、系统化的运作机制,系统构件与要素合理组合之后形成了有效运转的范式。在社区与高校互嵌场域的结构机制中,通常包含教育行政部门的设计和引导,社会各界力量的主动参与,社区教育组织的专业性引导以及学校教育系统的重点支持。高校实践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不仅要搭建紧密合作的組织框架,还需要理念融合、技术推进和制度保障。理念、技术和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高校与社区实践教育主体相互融合的能力与效果。美国学者亨瑞·埃茨科威兹曾经提出高校、企业和政府融合发展的三重螺旋理论,阐释了知识经济时代社区创新创业教育场域主要行动主体的共融关系,搭建了主体内核和外场空间相结合,强调“打破平衡趋向”和“交互界面控制”的自循环逻辑的网络形态。类似的,在共生网络的创新模式中,内部结构和外在功能均存在差异的各功能单元通过互补与合作维持竞合关系的动态平衡,达到互利互惠的生存状态。高校与社区作为两个独立的主体,具有各自的行动模式和发展机制。高校的教育治理逻辑和社区的社会发展逻辑都是在特殊空间建构评价检测体系的结构化场域,双方的互嵌共生实质上打破了各自原有空间的建构逻辑,形成了新的行动思维,共同推进新的发展模式,通过教育均衡、社会发展和市场调节三重逻辑的整合,实现了内外要素再平衡与机制再建构的动态发展。对于社区教育共生系统来说,各参与主体的主质参量、同质度(或亲近度),各合作主体(主质参量)占有对方的信息量(信息丰度),合作所能产生的共赢效益(共生能量)是系统生成的关键,也是高校与社区融合生成的新系统质量的评价依据。所以,共生网络治理是新型高校社区共生体新理念和新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

以地方高校教育实践基地和社区创新型企业为例进行研究,大学高教园区孵化基地与社区更多地形成了融合发展的模式。一方面,高校集聚创新科技、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与社区合力打造社区高校创新创业型教育实践基地。另一方面,在科技创新和智力培育中走向成熟和完善的高教社区也会发挥反哺功能,助力孵化基地的发展。孵化基地的绩效主要取决于高校与社区双向参与要素的质量、发展诉求的趋同性、对彼此的认知水平和熟悉程度、合作效果的满意度等。首先,要提升实践教育创新创业的成效,就要最大程度地整合吸纳优质要素。高校创业优惠政策、科技资源投入、社区对孵化基地的环境支撑、企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等是高教系统和社区系统形成共生界面的基本要素,这些优质要素在后续的发展中将成为共生单元的主体架构。其次,高校实践基地的创业类型和行业选择需要与社区的发展特征保持较高的契合度,或者说,社区在接纳创新要素方面应表现出较强的亲和力。例如,科技创新型企业较多的社区可能有更强烈的意愿投资高教园区的孵化项目。这样不仅可以为创业要素的进入提供便利,同时,也有助于整合实践创业系统共生结构要素,提升介质质量。比如,可依托“互联网+教育”的高校社区合作新模式,共建信息平台,形成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培养链“三链融合”的高校实践教育创新孵化体系。最后,合作的前提是建立在客观认知基础上的信任。对于高校和社区来说,只有树立共容思维,摆脱狭隘的本位主义思想,才能克服信息不对称和负外部性而导致的利益博弈困境。

四、地方高校与社区实践教育共生网络体的基本模式

从发展的眼光看,地方高校创业实践社区系统内的主体单元能够通过互相联系、结网共生促进互相尊重和互相学习,提升共生度和关联度,进一步整合高校与社区互嵌式实践教育开放网络的资源,推动双方主动参与社区教育资源建设,整合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社区等各方主体的教育资源。在这一过程中,高校与社区双方的资源建设决策能力日益增加,资源整体规划的科学性不断提高,优质教育资源逐步积累,从而推动了开放式的“大学-社区”网络共同体建设,完善了联盟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朱冠华:《资源依赖视阈下开放大学与社区教育中心资源联盟建设研究——以无锡市为例》,《成人教育》,2018年第8期,第33-38页。 共生理论提出,“根据共生单元的组织程度和行为方式,以共生度和关联度两种维度,实现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提升”。张小峰、孙启贵:《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机制与合作创新模式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第5期,第172-177页。 在螺旋模式中,注重确定实践教育创新合作主体的边界,区分各自的运行模式,共生网络模式则更加强调合作主体界面的交互性和能量关联的紧密度,注重内部循环能力,促进“共生单元-共生结构-共生网络”的阶段性提升发展。依据现实的合作程度和阶段特征,高校社区互嵌式创业实践系统共生体可以分为分利共存、融合共利和同存共生三种模式。

第一,分利共存模式。分利共存模式是建立在“差異性偏利”合作理念上的一种初级共生模式,主要特点是合作的共生界面已经初步成型,为双方的合作行为搭建起基本的活动平台。由于共生界面尚不成熟,合作系统内部要素的联系不紧密,在多种介质的共同影响下呈现出较强的随机性,界面结构框架也稍显松散。因此,共生界面的合作呈现断续、间歇的特征。高校与社区的最初合作往往是试探性的,通常在既有的制度性框架内进行,例如地方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的创业项目基金分配政策、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培育政策等,都是借助互助互利型契约确定双方的权责关系。合作方式主要是双方共同举办项目交流会、项目推介会等,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如高校与社区共建创业孵化基地项目,院系与社区共建实践基地等。高校与社区通过设施共建、成本共担、资源共享可以实现各自的利益诉求。由于这种模式存在共生界面多介质的影响,合作双方的利益波动较为明显,合作不连续,具有间歇性。

第二,融合共利模式。融合共利模式是基于“非对称互利”共生合作理念而建构起来的中级共生模式。在分利共存模式中,共生界面的框架已经初步搭建起来了;在融合共利模式中,共生界面进一步提升了共生单元与共生环境的融合度,建构起更加稳定的共生结构,为促成长期稳定的合作提供了更加成熟的平台。高校与社区、科研院所与企业等主体经过前期的接触洽谈达成了合作意向,在深度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合作体内部会加强组织协调和沟通,实现资源、技术及人员的协同,达成融资协议,定期举办各类合作论坛、经验技术交流洽谈会等。融合共利模式更加注重利益的互惠性,从最初的环节(拟定创业实践项目合作方案、策划活动)到中间的管理阶段(组织实施合作方案、分担成本),再到后续的收尾阶段(综合收益分配),高校与社区的合作都是以共赢为出发点而展开的。由于共生界面的功能分布具有不对称性,融合共利模式具有利益分配不均衡的缺陷,高校与社区在主体地位、隶属关系层级及区域影响力等方面的差异是导致这种缺陷的重要原因。如果上述偏离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双方的互动合作水平有可能提高,高校与社区将进入“对称互惠”的共生合作阶段。

第三,同存共生模式。在同存共生模式中,合作双方已经达到了最高程度的共进性。该模式的特点是对合作进行全过程管控,双方深度嵌入彼此的组织结构,以合作事务的流程性为关注重点,项目开展时要求全环节嵌入和全时段融入。在这个过程中,共生界面介质的交流更加稳定,趋于规律,互动机制出现某种程式化特征,共生单元与共生环境和谐共处。在同存共生模式中,高教实践创新的各类主体在强有力的引导和推动下可以把合作项目、资源和平台纳入一体化的制度框架之中,超越了空间的局限性。高校、企业和社区在完全信任的基础上深入沟通交流,频繁协商洽谈,在更多层面上互惠互利,展开全面、深入和持久的合作。可以说,同存共生模式应当成为高校与社区互嵌式合作的理想模式。

从比较理想的维度来看,地方高校与社区互嵌式创业实践系统共生体的三种模式可以基本覆盖当前国内高校与社区的各种合作形态,阐释合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内容框架、机制动力和路径特征。当然,对上述三种模式的概述和解读主要着眼于地方高校与社区双方的利益竞合,是对共生发展的阶段性、过程性描述。在现实中,地方高校与社区的合作态势并非绝对单向度的从低阶到高阶的发展过程,更多体现为混合、反复或螺旋式的变革和推进。对此,地方高校与社区的合作应当立足于当前发展阶段的实际状况,在共生思维指导下建构既符合地方实际情况又能够满足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诉求的特色合作模式,逐渐向同存共生模式这一理想阶段有序迈进。

五、地方高校与社区实践教育共生网络体的培育路径

共生网络治理是公共治理在价值层面和工具层面融合形成的新型合作治理架构,它把合作治理的意涵境界引向更深层次,延伸出一种“约定”的共识性框架,体现了集体主义的公共理性和公共价值。面对社区教育的多元主体,教育共同体在实践路径中需要建构一种价值层面互利尊重、和谐共生,工具层面合作协同、利益共赢的发展模式,指向一种扁平化、多元化的网络式的机制安排。网络中包含的多元参与主体以共同的价值维系在一起,开展集体行动,从而加固了相互依存的信任系统。应该说,这种合作网络集中展示了社会各行為主体在共有目标的指引下对合作共赢社会理念的追求。在社区与高校教育的合作中,必须秉持和谐共生的理念,才可能破除行动主体自利视野的局限性,走出公正观念缺失的困境,有效建构社区教育合作的行动框架。具体来说,社区教育合作共生网络治理框架理应以社区共同体的价值为根本,构建由制度结构、文化价值和权力利益等要素融合在一起的良善运转的结构,搭建共生网络治理模式的社区教育框架。此外,共生网络概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社区地域的限制,从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层次提高了区域教育合作功能。

第一,培育地方“高校-社区”互嵌式实践教育的良序机制与共生结构。共生理论认为,创新系统内的主体单元能够通过互相联系结网共生而相互学习,进而提高共生度和关联度。张小峰、孙启贵:《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机制与合作创新模式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第5期,第172-177页。地方高校与社区的合作共同体应在双方的合作制度框架中实现发展路径的转变,在协同模式的引导下,系统构建合作框架协定体系和利益沟通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制度体系、实践体系以及质量保障体系“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促进包容性发展;完善联盟协同机制,促进企业、中介和社会组织等第三方主体积极参与,在合作制度框架下,各参与主体能够达成共识。根据双方的合作程度,建构类别化的共生框架,这不啻为一种可行的思路。

第二,重塑地方“高校-社区”互嵌式实践教育的多元主体合作新格局。空间共生理论指出,共生空间单元的发展具有单元组织、互补联系、一体发展等特征。面对高校实践教育合作场域中的种种问题,如共生对象及系统内部的共生单元发展不均衡,主体差异化明显,资源分割化导致积聚效应和整合力度偏弱等,利益分配方案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阶段性的主体格局正在重新构建。因此,创业教育实践正面临着复杂的风险和巨大的压力。高校单一主体很难独立应对这种挑战,必须寻求某种形式的社区合作或参与机制,在此话语框架下,各行为体的活动自然具有了某种“禁制”的含义。[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1页。 在原有的单极利益转移压力面前,必须重构教育合作的权利格局,合作理念和合作模式需要创新思维。换言之,在教育活动中,高校与社区的关系不是主与次、中心和边缘、重点与均衡的关系,而是协同依存、交互反馈、共同推进的合作共生关系。 艾诗根:《走出轮回:共生环境下的师生关系》,《教育科学》,2017年第5期,第57-63页。当前,高等实践创业教育的压力迫使权利发生流转,利益进行重构,在这种格局下,多元主体参与合作获得了更大的空间和更高的平台,社区与高校合作网络联动机制逐渐成为现实。

第三,培育地方“高校-社区”互嵌式实践教育合作的文化氛围。社区与高校的共生网络文化是合作模式建构的重要维度。实践教育问题是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培育理念和模式选择受制于区域性文化理念。地方高校与社区之间拥有类似的地缘文化,历史发展轨迹相近,源于同一种区域文化,这是建构教育共生系统价值认知的基础。教育合作要实现利益共同体向命运共同体的转化,阐释教育生态共同体的生存伦理价值和发展主义哲学,宣扬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新理念。具体而言,建构社区教育合作文化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继续传承“求同存异”的发展模式,在整合同源文化要素的基础上发扬多元文化的创新活力,培育教育合作的“责任共担型”文化理念和发展模式。二是培育社区教育合作的共识文化,引导各参与主体强化对合作的价值认知和情感认同,重塑集体行动的利益逻辑,形成教育共建共享的合作伦理和价值框架。三是引导合作文化走向“深生态”命运共生体的行动逻辑,[美]马克苏拉克:《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友好社区》,付玉、王秋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4-25页。 以共生共存的本质思维建构教育合作的生态型网络框架。文化是价值的基础,培育共生文化有利于共生思维的深度转型和共生价值的愿景呈现,“建立一种长期、持续、开放、平等、包容的高等教育治理机制”。盛欣、姜江:《协同治理视域下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探究》,《当代教育论坛》,2018年第5期,第68-74页。 各个主体可以通过理性的交流与互动发挥各自的功能与作用,充分释放共生网络合作框架的精神引领能量和价值规范能量。

第四,建构地方“高校-社区”互嵌式实践教育的共生系统新机制。共生系统理论认为,共生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要提升共生参量的亲近度和关联度,关键在于提高共生质量,培育共生环境。组织互信不仅是高校与社区合作的首要前提,还能够提升共生参量(合作参与主体)的亲密度,培育并发展多方共赢共生的最佳学习环境。在最佳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直接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逐渐意识到学习的内隐理论,完善学习策略,并且可以掌控学习的状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创新网络——走向学校管理和教育管理的新模式》,第3页。 学校应当给合作团队创造条件,交流学习经验,反思问题并且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更好地了解所处的社区和社会环境。为达到这一目的,学校需要对课程、教学方法、学习规定、学习组织及教学实践等进行深入改革,实现以理论学习、项目操作和社区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培育,构建系统性的高校实践教育嵌入社区的共生机制。在凝聚共生参量的合力,提高各参与主体在共生空间中的亲密度,形成多方共赢共生的良序教育生态和合作秩序等方面,这种新型建构框架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六、结 语

教育共同体理论为高校与社区形成互相嵌入的属性提供了特定空间,为开放教育场域的建构奠定了基础。在教育开放场域注入“共生”价值,激活了高等院校与社区和谐共进的内源动力,推进了地方高校实践教育与社区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开放性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逻辑,通过阐释地方高校和社区的关系内涵及互嵌机制,共生网络视角下的高校社区实践教育共同体发展路径具有现实可能性。分利共存、融合共利和同存共生这三种“高校-社区”互嵌式教育实践共同体的培育模式是可行的,且具有渐进式发展逻辑。地方高校与社区实践教育共生网络体的培育路径包括培育良序机制与共生结构,重塑多元主体与合作新格局,营造合作文化氛围,完善共生系统新机制等。当然,目前的研讨仅处于理论预设阶段,实践层面的操作路径需要结合高校实践教育与社区融合性发展过程的具体阶段,有序、合理而规范地展开。如此,地方高校与社区实践教育共生网络体才能逐渐发展成为较成熟的理论范式和实践模式。

〔责任编辑:沈 丹〕

猜你喜欢

共生社区教育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