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血病患儿植入静脉输液港并发症的护理

2019-09-10黄静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白血病患儿并发症

黄静

[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植入静脉输液港并发症的护理。方法阐述10例白血病化疗的患儿植入静脉输液港后出现切口皮肤愈合障碍、港座周围皮肤受损/感染、导管堵塞、药液外渗、导管移位及港座翻转的护理。结果10例白血病患儿顺利完成化疗。结论通过对各种并发症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严格遵循输液港使用操作规程,能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化疗顺利完成。

关键词白血病;患儿;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5-104-02

目前多种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是治疗小儿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出现减少了因反复静脉穿刺对血管的刺激,减轻患儿注射时的疼痛和穿刺难度,避免高浓度、强刺激性的化疗药物对局部组织的损伤。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是一种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后把导管送入上腔静脉中下段,导管的另一端和无损伤针穿刺输液港注射座相连,埋在胸壁皮下组织并缝合固定,可以完全植入皮下并可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输液港为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患者建立了一条长期、可靠、安全的静脉通路[1]。我科于2015年1月-2019年1月为10例白血病患儿植入静脉输液港,对出现的并发症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让患儿顺利完成化疗。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取我科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白血病化疗患儿10例,其中7例为男性,3例为女性,平均年龄11~36(2±3.5)月,原发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8例,嗜血细胞综合征2例,所有患儿均予以化疗治疗。

输液港型号及植入部位所有患儿均使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4Fr单腔三向瓣膜式导管的静脉输液港,植入部位:右侧的颈内静脉;由介入室医师在手术室按外科手术要求行全麻植入。

静脉输液港使用及维护信息登记表的设计与应用参考文献[2]根据输液港使用情况设计并制作维护信息登记表,内容包括患儿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输液港型号、植入时间、使用时间、更换无损伤针及敷料时间、脉冲式冲封管情况、输液港座周围皮肤情况。

2结果

置管效果10例白血病化疗的患儿总疗程62次,置管期间出现切口皮肤愈合障碍、港座周围皮肤受损/感染、导管堵塞、药液外渗、导管移位及港座翻转共计19例次,发生率为30.6%。

静脉输液港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表2)。

3护理

3.1切口皮肤愈合障碍的护理本组患儿切口皮肤愈合

障碍2例,主要表现为切口愈合过程中结痂处不适感,患儿不自主用手抓挠,导致切口结痂处及周围皮肤愈合时间延长。针对此类患儿我们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每日给予切口处皮肤消毒并更换无菌敷料。与患儿家属做好沟通工作,让其督促年长的患儿勿用手抓挠;年龄较小的患儿可戴手套。经过指导处理后,未愈合切口均在1周内顺利愈合,未出现长期不愈合或者并发感染。

3.2港座周围皮肤受损/感染本组患儿港座周围皮肤受损及感染7例次,2例次患儿出现无损伤针穿刺部位皮肤红、肿、压痛及脓性分泌物,5例患儿仅出现红、肿及压痛。出现皮肤受损及感染的患儿年龄都较小,体重较轻,置管处皮肤薄弱且血运较差,多次在同一部位穿刺无损伤针引起港座周围皮肤的损伤难以愈合;其次由于输液港座位置表浅,患儿哭闹躁动可致置管侧肢体活动过大,磨损表皮组织。出现港座周围皮肤受损或感染,应立即暂停输液港的使用,拔出无损伤针挤出脓液,同时应用抗生素治疗,直至感染治愈后方可继续使用。为避免反复在同一区域使用无损伤针所致的皮肤受损及感染,每次穿刺前,我们以输液港座穿刺隔为中心平移皮肤0.5-1cm设置为无损伤针进针的穿刺点,有效避免了反复穿刺所致的皮肤损伤。

导管堵塞判断导管是否堵塞,液体经中心静脉导管的重力滴速一般应达80gtt/min以上,若液体滴速明显减慢或不滴、推注有阻力或抽不出回血,可判断为导管堵塞(经

X线证实导管断裂或破裂者除外)〔3〕。本组患儿出现7例次导管堵塞,主要表现为推注有阻力、回抽无回血、输注药液速度明显减慢。究其原因主要为患儿长时间侧卧导致导管扭曲、打折;因便秘用力排便致腹腔压力升高,血液回流至输液港内造成堵管;输注血制品后引发堵管。上述堵管经使用5000u/ml的尿激酶0.5ml注入输液港内保留

30min以上再回抽出溶液后用生理盐水20ml反复多次冲洗管道,直至血栓完全溶解。儿童置管的管径通常较小,因此在使用过程尽量避免输注成分血。

药液外渗本组患儿中出现药液外渗1例,表现为回抽回血良好,长时间输液后出现港座周围肿胀,拔出无损伤针后针眼处有渗液。究其原因为反复在同一位置穿刺,使穿刺隔硅胶出现薄弱;穿刺孔变大,因而造成穿刺针与穿刺隔之间出现细小缝隙,长时间输液后渗漏于皮下组织。因此对需较頻繁穿刺的患儿,每次穿刺时应尽量避开上次穿刺点,并适当延长无损伤针留置的时间,以利于穿刺隔硅胶材质自动愈合。

导管移位及港座翻转本组患儿出现导管移位1例,置管后港座翻转1例,临床表现为生理盐水冲管无法推注。分析原因为2例患儿均年龄较小,平时动作幅度较大,导致港座植入后滑动翻转,港座与导管之间的连接部分分离。

经X光片确定后,经外科手术将港座翻转导管重新连接后,方可继续使用。

4小结

通过对白血病患儿植入静脉输液港并发症的分析,我们发现并发症的预防比处理更为重要,因此,做好输液港置管前、置管中和置管后的相关评估及护理,严格遵循操作规程,能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化疗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李曼,盛一平,谢伟群等.静脉输液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研究[J].浙江医学,2016,38,(11):896-897.

[2]赵静,董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使用维护观察表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1):3928-3929.

[3]汪洋,武佩佩.肿瘤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堵塞的研究现状[J].护士进修杂志,2017,2,32(3):229-232.

猜你喜欢

白血病患儿并发症
小儿肺炎护理4重点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小儿惊厥不要慌,记住这些护理知识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阅读理解Ⅰ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