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

2019-09-10刘国生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术后并发症治疗方法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之间行甲状腺切除术的63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患者,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等指标,记录两组疼痛评分,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数据之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数据之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疗效明确,术后可充分引流,术中出血量较少,可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缓解疼痛情况,提升其术后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该术式。

【关键词】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5-064-02

甲状腺疾病是基层医院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常发于中青年女性群体,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传统开放性手术会在颈部留下明显瘢痕,美容效果相对较差,很难满足现代人的要求。随着近年来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关器械的完善与发展,当前该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体现为微创、患者痛苦小、恢复快、美观度高等优点[1],基于上述优点,目前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次研究主要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获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在就治疗方法与疗效进行如下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63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患者,均为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之间行甲状腺切除术,纳入标准[2]:甲状腺结节直径为6cm或6cm以上;甲状腺功能亢进,肿大不超过II度;肿瘤界限清晰,具有一定活动度;患者与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甲状腺术后复发者;疑诊甲状腺癌者;既往右颈部手术或放疗史者。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2例,其中对照组有男性2例,女性29例,其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66岁,平均年龄为(44.25±3.56)岁,术前超声检查肿瘤直径在0.8~4.5cm之间,平均为(2.54±1.32)cm;观察组有男性3例,女性29例,其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65岁,平均年龄为(44.32±3.48)岁,术前超声检查肿瘤直径在0.9~4.6cm之间,平均为(2.61±1.28)c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与肿瘤直径等基本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给予气管插管并全身麻醉后,于患者胸骨上凹上方2cm为止做长约5cm弧形横切口,充分暴露患侧甲状腺,切除患侧甲状腺后缝合创面,并于窗口放置1条引流管。观察组患者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取患者仰卧位,给予气管插管并全身麻醉后,经患者胸乳晕采用三孔法入路,三孔中一孔在两乳头之间的乳沟处,切口长度约为10mm,另两孔在乳晕上缘,切口约为5mm。用注射器抽取肾上腺素1mg,注入LNS配置的液体500mL中,注射至穿刺孔皮下穿刺隧道,使其隆起制造出操作空间。从中间切口中置入墙镜,将二氧化碳气体注入切口,维持压力在6~8mmHg之间,分别在左右孔置入操作钳、超声刀,其中超声刀至颈阔肌深面后,将颈白线及甲状腺被膜切开,充分暴露出甲状腺,依次将下极、侧面切开,用超声刀凝固甲状腺下动脉、静脉,分别向后、向上、向内牵引架转变,将部分甲状腺切除,上述步骤均完成后,从中间切口位置去除切除组织,冲洗术野后缝合切口,在侧孔处置入引流管负压引流。

1.3观察指标[3]

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如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等,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oring,VAS)评价患者疼痛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均统一录入excel2010表格,建立数据库后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过程中各项临床指标如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x±s)描述,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百分数描述,P<0.05为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等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组间数据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从表2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式临床上用于治疗甲状腺疾病比较安全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切口微小,位置隐蔽,不仅可以达到较高疗效,同时还能兼顾美观效果,可充分满足患者对微创、美容等方面需要[4]。由于甲状腺有丰富的血管,解剖结构精细、复杂,建立手术空间是手术的难点,建立手术空间时一定要确保在正确平面上实行操作,切除甲状腺腺体时应严格控制出血,避免损伤临近器官,并掌握好手术适应证[5]。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不固定,随着临床经验积累与器械更新,其适应证范围也会越来越大[6-8]。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腔镜下手术切口较小,选取隐蔽处入路,尽可能的缩小手术瘢痕,美容效果较好,大多数中青年女性患者均可接受,传统开放性手术切口较大,会损伤患者颈部皮肤神经,术后还可能面临很多不适情况,术中止血效果不佳[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与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相比,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不易引发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目前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需较长的治疗路径,在较大肿块治疗上存在困难,同时手术时间较长,需要的治疗费用也比较高等[10],相信随着技术发展与器械的更新,不久这些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总之,采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良性肿瘤进行治疗,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与引流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建议在临床上积极使用该术式。

参考文献:

[1]徐麟,石鑫,李盖天,陈鹏,李洪涛,刘宏斌.经腋乳入路机器人与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近期疗效的对比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9,24(04):249-252+257.

[2]江树嵩,魏文波,廖康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优劣差异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0):70-71.

[3]谢俊,施晓丽.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联合养阴益肾法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09):951-954.

[4]张凯,陈然,罗智辉.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胸骨上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比较[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9,17(01):14-16.

[5]欧阳德亮.小切口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6):43+45.

[6]吕一骏,陈高翔,陈娅娅,张海.经口腔前庭入路单切口腔镜甲状腺切除术13例疗效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8,30(05):669-670.

[7]黎东伟,李君久,杨文,张慧嫦,莫大超,孙达,苏远红.全被膜剥离法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8,18(04):316-318.

[8]湯帆,曹传培,孙胜,葛碧丝.全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患者术中切口长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06):844-845.

[9]张霞.纽曼系统护理干预在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03):452-454.

[10]乐飞,游小龙,陈雯,程红.小切口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18,33(02):227-229.

作者简介:刘国生(1962.9-)男,汉族,湖南衡阳人,

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普外临床。

作者简介:刘国生(1962.9-)男,汉族,湖南衡阳人,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普外临床。

猜你喜欢

术后并发症治疗方法临床疗效
青光眼滤过手术常见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探讨
心理咨询方法的国内适用性问题发现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