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栓弹力图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9-10李凤娟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妊娠效果

李凤娟

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小症时,血栓弹力图的使用效果。方法挑选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诊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小症病人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有15例,观察组有15例。观察组病人使用一般凝血功能检查和血栓弹力图联合分析病人的凝血功能,而对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并按照病人的凝血功能挑选正确的分娩方式。对比两组病人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术后出血状况、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等。结果两组病人在分娩前凝血酶时间、活动度、凝血酶原时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远远超过对照组,剖宫产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的产后大出血出现率、产后24小时出血量、术中出血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的角、R值、K值、凝血综合指数(CI值)等血栓弹力图检测内容都远远超过剖宫产病人,差异拥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人,使用血栓弹力图能够较好的分析其凝血功能,并科学的挑选分娩方式,从而降低病人的剖宫产率,能够在临床使用中大量推广。

关键词:妊娠;血小板减少症;血栓弹力图;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5-057-02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在临床上非常常见,能够由产科并发症、内科和各种生理因素引起,病情严重的病人还会出现产后大出血、新生儿颅内出血、胎死宫内等。所以,正确的监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妇体内凝血功能,对于预防孕妇并发症的出现以及胎儿的安全非常关键。血栓弹力图(TEG)是一种可以动态测量机体纤溶和凝血过程的设备,其能够利用多个数据综合性的展现出从凝血启动到血块形成、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形成直至溶解的多种数据[1]。它相对于原有的凝血功能实验可以更加准确、精准的展现出机体凝血功能情况,目前已经在血栓性疾病的病情监测、实验室诊断中得到了大量的使用。本文利用分析在治疗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小症时,血栓弹力图的使用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挑选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诊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小症病人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有15例,观察组有15例。其中对照组中的孕妇年龄最小为21岁,最大为37岁;而观察组中最小的孕妇为22岁,最大为37岁。所有病人排除合并恶性肿瘤、精神异常、造血系统疾病、重度感染及临床资料缺失者,并且所有病人对于试验内容知情并同意,自愿参加本次试验。并且该次试验通过了医院的伦理委员会根据伦理学审查标准审查通过。

1.2血栓弹力图检测

获取实验对象空腹肘静脉血1.8ml放置在含有够枸橼酸钠抗凝管内,在采血后两小时中通过专业工作者展开TEG测定,蝴蝶最大振幅(MA值)、角、凝血时间(K值)、反应时间(R值)等重要的信息,并算出凝血综合指数(CI值)。

1.3常规凝血功能和PLT检测

获取实验对象空腹肘静脉血1.8ml放置在含有够枸橼酸钠抗凝管内,使用全自动血凝分析设备检测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等水平。使用EDTA-K2抗凝血2至4ml,通过全自动血液分析设备获得实验对象的PLT数据[2]。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7.0软件处理本次实验的相关信息,其中计数资料利用x表示,时间比较通过t检验,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如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常规凝血功能与肝功能凝血功能对比

通过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在ALT、AST、PT、APTT、TT上的对比,观察组的值分别为47.0±9.4、47.3±9.8、11.4±3.1、35.9±9.9、16.1±4.5,而对照组的值分别为:45.3±8.9、46.9±9.8、9.8±2.4、33.4±9.6、17.5±6.3。所有值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病人TEG检查情况对比

观察组15例病人通过纠正血小板等有效的处理,术前都通过TEG检测展开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分析,检查可知,K值0.9至5.5min,平均为(2.42±0.18)min;CI为-8.3至5.6,平均为(2.95±0.47)、角为40.6°至78.7°,平均为(69.80±18.15);R值在1.3至13.7之间,平均为(5.95±1.21)min,K值0.9至5.5min,平均为(2.42±0.18)min。结果显示,其中有10例孕妇顺利分娩,13例孕妇凝血功能正常,只有1例孕妇由于术前色素较低,并且出血量大,第二产程较长,所以转为剖腹产。

2.3观察组病人两组分娩方式在实验检测中的对比

按照两种分娩方式,把观察组病人划分为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两组,其中前者有6例,后者有9例,在HCT、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水平上,阴道分娩组相比于剖宫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I值、值、R值、K值等TEG的检测指标上,阴道分娩组远远超过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阴道分娩孕妇的凝血功能远远超过剖宫产孕妇,详见表2。

2.4两组孕妇术后出血情况、分娩方式的对比

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为60.0%(9例)远远超过对照组20.0%(3例),而剖宫产率40.0%(26例)却远远低于对照组80.0%(12例),差异拥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孕妇在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产后24小时出血量、术中出血量等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原有的凝血功能检测中,APTT对内源性凝血系统内的凝血因子水平予以了反应,但如果只通过凝血4项检测结果来分析PAT病人的凝血功能就较为片面。而TEG能够当作检测PAT病人凝血功能的關键指标。大部分研究者表示,除非有产科指征,在密切观察下的PAT病人最好是通过阴道进行分娩[3]。

在本次实验中,观察组阴道分娩率远远超过对照组,剖宫产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且阴道分娩的角、R值、K值、凝血综合指数(CI值)等血栓弹力图检测内容都远远超过剖宫产病人,差异拥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人,使用血栓弹力图能够较好的分析其凝血功能,从而降低病人的剖宫产率,能够在临床使用中大量推广。

参考文献

[1]章莉,俞菁,侯雅萍,etal.用血栓弹力图监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妇凝血功能[J].临床检验杂志,2013,31(7):487-489.

[2]宋鸿碧,雷后康.血栓弹力图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2):83-86.

[3]张爱民,张桂芬.血栓弹力图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应用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12):70-72.

猜你喜欢

血栓弹力图妊娠效果
灵动耳环
常州地区血栓弹力图alpha角值参考范围的确立
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栓弹力图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监测中的临床意义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营养健康指导
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其分娩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血栓弹力图仪血小板检测对比研究
β3整合素在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