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2019-09-10赵元勋郑燕青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诊断

赵元勋 郑燕青

摘要:目的了解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用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8例在本院作健康体检的正常者作对照组;另选取28例本院接诊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作研究组,两组调查者均在尿糖检测基础上辅以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各自检验后的数据值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研究组患者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分别为(2.56±0.24)mol/L、(25.72±3.43)mg/L;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分别为(1.16±0.17)mmol/L、(14.13±1.29)mg/L(P<0.05);(2)研究组患者单一指标检测与联合指标检测的准确率分别为71.42%、100%(P<0.05)。结论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可作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的主要指标,为临床医师进行疾病治疗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尿糖;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

【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5-187-02

糖尿病为属于临床备受关注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多伴有代谢功能紊乱与免疫力低下的情况,故而更易出现多种并发症[1]。肾损伤属于糖尿病病患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后患者呈现出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所致的肾小球硬化情况,随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会导致患者死亡。故而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关键因素。近两年因科学技术以及医疗水平的进步,糖尿病肾病的诊出率大大提高,但早期糖尿病肾病症状表现不显著,容易受到忽视,故而为诊断与治疗带来了难度。近两年,临床工作中发现将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进行联合检验用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判断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现将诊断过程的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并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中选取28例作对照组,其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59.3±0.8)岁;另从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本院接诊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中选取28例作研究组,其中男性14例、女性14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60.1±0.2)岁,均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中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病程2-18年,平均病程(10.3±0.5)年;排除伴有脑卒中、外伤、心肌梗塞与心力衰竭等病症者,有意识障碍、精神病史、无法进行有效沟通者,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均同意参与此次调查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调查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接受调查者均实施尿糖联合尿微量蛋白检查,其中尿糖值介于1.67-2.77mmol/L间视作阳性;尿微量白蛋白值超过20mg/L视作阳性,联合检验结果均为阳性,则判定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尿微量白蛋白:要求禁饮约8h,禁食,选择清洁容器,收集3ml空腹尿液作检测,4000r/min离心,离心5min,针对所获的上层尿液应用免疫比浊法给予测定。

尿糖:进行晨尿收集,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尿糖水平给予检测,具体流程按照相关说明完成。

1.3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调查者各自检验后的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值,以及研究组患者单一采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与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调查所统计的数据值由专门的医务人员进行记录,数据值经SPSS22.0统计学软件展开处理,计量资料采取(±S)表示,经t检验,P<0.05代表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调查者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值对比

根据下表1里所统计的数据可发现,研究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值以及尿糖值指标均高于健康体验者,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2研究组患者单一指标检测与联合指标检测准确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单一采用尿微量白蛋白指标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71.42%(20/28),而采用尿微量白蛋白与尿糖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100%(28/28),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x2=9.33,P<0.05)。

3讨论

糖尿病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彼此作用所致的全身性代谢疾病,因胰岛素分泌完全或相对不足与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使得碳水化合物、水、蛋白质、脂肪、电解质等营养代谢紊乱[3]。临床以长时间持续性高血糖为典型标志,久病会致多系统、多脏器损伤,严重时还会诱发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使病患昏迷或死亡[4]。该病的发病群体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但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结构的多样化以及各方面压力的增加。发病率逐日升高,为人类健康与正常生活带来极大危害,可能会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造成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因此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尤为关注[5]。糖尿病肾病属糖尿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比例最大,约为36.39%。现今糖尿病肾病并没有明确的能够彻底治愈的方法,不过却可给予针对性的防控或治疗,这也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也就需要对糖尿病肾损伤的发生和进展情况展开全面监测。

糖尿病病患机体长时间处在高血糖状态,对糖化血红蛋白生长趋势进行了助长,还使氧合血红蛋白生长受到抑制。外加血糖升高使得血液粘稠度增加,促微血管灌注变少,让肾血管收缩加剧,肾血管阻力急速升高,使肾小球微血管出现病变和肾小球硬化,发生肾损伤。

而白蛋白属于一种在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蛋白质,可经氨基酸分解供给生命体吸收。而白蛋白在人体的作用即进行组织液和血液胶体渗透压的维持,同时正常生理活动里白蛋白一般不会伴随尿液而排至体外。故而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指标检测能够把人体肾脏有无发生异常的白蛋白渗漏情况给予较准确的反映,以明确白蛋白有无经渗漏来损伤肾功能。但在本文里的研究组患者单一采用尿微量白蛋白指标检测后发现阳性检出率偏低,仅有71.42%,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受到多因素影响(如尿液收集后未能及时送检,患者未遵医嘱禁食禁饮,等),故而为了使诊断结果更加准确,就需要对其它与糖尿病肾病相关的指标实施联合检测。

而尿糖分子的结构非常小,正常情况下尿糖分子的结构较稳定,不会为机体尿糖吸收能力造成明显不利影响,但在人体肾功能发生损伤后无法从原尿内吸收到更多糖分,以致于大量糖分经尿液排至体外。故而本文中的两组调查者分别采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后,研究组患者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分别为(2.56±0.24)mol/L、(25.72±3.43)mg/L,且阳性检出率为100%;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分别为(1.16±0.17)mmol/L、(14.13±1.29)mg/L,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该结果也充分说明,对糖尿病肾损伤病患可通过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的方式展开准确诊断,所需成本费用更低,操作检测简单方便,不会为患者带来痛苦,可为医师进行疾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及时进行治疗方法的调整,在基层医院也可开展实施,应用前景可观。

参考文献

[1]吴晓丽.尿常规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评估[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0):52-54.

[2]《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2004:26-27.

[3]徐楚燕,潘旭东,田峰.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1):40-41.

[4]欧阳建华,肖琴,谢丽.尿糖、尿微量清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3):143-145.

[5]顾宪敏.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应用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的效果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8):17-18.

猜你喜欢

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诊断
尿糖阳性就是糖尿病吗?
尿糖与血糖也会不统一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高血压前期人群早期肾功能的影响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注射用复合辅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窒息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数字“尿糖计”上市
糖友检测尿糖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