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2019-09-10毛永江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52期
关键词:分工班委机构

毛永江

初中时期,每个班级都设有班委会,但这些班委会的人员在选定之后,往往在中途不会更改,这种做法不利于班级全体人员共同参与本班级事务的管理,也无法使每个学生的自管能力得到锻炼,所以结合初中阶段的学生特点,本文提出以下几个具体的规划内容。

一、教师在管理机制中的作用

班级成立自主管理机制后,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但这并不代表教师的管理职能在班级中消失了,相反,由于不再需要对班级每件事情事无巨细做到面面俱到,教师反而有了更大的空间去把握全班学生整体的学习与生活状态,对各管理小组所反映的情况及时给予分析和解答,做好学生自管的“领头人”。

二、关于提升学生自管能力的具体策略

(1)学生应着力于提升自身素质。一个班级的事务说多不多,但说少也不少,尤其是对于没有管理经验的初中学生来说,在初次进行管理时,遇到问题,更显棘手。所以要管理好班级,学生必须先掌握足够多的相关知识,才能在真正进行管理时有备无患。教师首先应组织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及公民道德规范教育等,使学生明确自己基本的义务与权利,而后,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中学生守则》等和中學生切实相关的规约,让学生在管理中能有据可循、有理可依。

(2)学生自管机构的组建。学生自管机构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班委”,自管机构相对“班委”来说分工更为合理,个人职责也更明确。这是因为学生自管机构在成立之前,教师通过调查问卷和其他调查方式了解清楚了该学生的大致性格特点和能力分布状况,而后教师再根据自己对于学生的长期观察,对班上每一位学生都进行一个大致的能力定位,挑选出几个最优秀的学生,将他们分别确定为自管机构的负责人,每位负责人负责一个小组,自由挑选组员,这样一个系统的自管机构就在班级内部建立了。

(3)自管小组的正确运行模式。首先教师要对自管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使自管小组充分熟悉班级事务,然后再按照之前所做的能力测评对每一位成员进行职能分工。在做职能分工时,要尽量细化每一项任务,使每个人的管理内容更为明确、具体。这个分工可以由小组长自己按照对组员的了解度进行,也可以参照原有的“班委”模式,还可以去询问教师的意见,争取使分工做到较之以往更为科学、合理。

总之,初中学生自管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正确的道路,同时这也需要班级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才能将监督机制完善,共同构成完善的班级自管机构。

猜你喜欢

分工班委机构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例谈如何选拔与培养新生班委
小蜜蜂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述评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