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六种环境

2019-09-10董劲草

杭州 2019年6期
关键词:营造杭州人才

董劲草

当前,为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积极采取措施,为民企解难纾困。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推出一批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减税措施,这些减税政策预计每年可再为小微企业减负约2000亿元。

除了这些阶段性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立足长远、放眼全球,形成法治化规范化的营商环境。杭州,作为浙江省乃至全国领跑的民营经济强市,在改革开放40年间不断奋力前行,如今,为了能让民营经济在发展的道路上跑得更快、干得更好、变得更强,各区各部门紧踩油门、频频出招,在六个方面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移动办事”

营造透明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淘宝店主”是杭州庞大互联网电商大军中不能忽视的群体,可在家就能开网店的便利,却导致淘宝店主在申请营业执照的时候没有实体地址,为此,很多店主不得不“买地址”,不仅花费不小,相关优惠政策也享受不了。如何为这些群体开设申办营业执照的绿色通道,成了杭州要思考的问题。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自己的想法:“之前,企业经营需要实际地址。但考虑到淘宝店的经营流程全在网上,确实可以用网络地址代替实际地址,让淘宝店家不再花冤枉钱。”同时,市场监管局也将进一步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推动企业商事登记事项“一网通辦”,助力移动办事之城的打造。

“快速通道”

营造开放便利的投资贸易环境

伴随国际物流发展和阿里在海外上市,淘宝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熟知,海量的商品选择、便捷的筛选功能和相对完善的售后服务让老外越来越信任和看好中国企业产品,这也让很多企业想把自己的产品送出国门。但企业和淘宝小店的生产、营销模式又不同,很多企业不敢轻易转型,怎么办?对此,余杭区提出,要主动对接阿里eWTP战略,助力民营企业依托网上“一带一路”建设,帮助企业把商品带出国门,开拓海外新兴市场。

此外,余杭区还着力通过开展深化专利、版权、商标、商业秘密“四位一体”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服务试点工作,保护企业创新成果及合法权益;推进区行政服务中心与4个分中心“无差别全科受理”全覆盖,实施标准地承诺制、模拟审批等创新举措,全力实现一般企业审批时间“最多100天”。

“新旧动能转换”

营造成本适宜的产业发展环境

2018年7月小米上市,意外带火了一家叫“铜师傅”的杭州文创企业,一家原本做卫浴的企业,怎么和小米搭上了边?原来,小米上市时雷军赠送给港交所主席的“纯铜骑牛米兔”,以及2万套“纯铜点赞米兔”纪念品均出自铜师傅之手。这家从传统行业改造升级的企业,不仅成功加入小米生态圈,还和国博、美院达成合作,开启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类似的企业,在杭州已不鲜见。在2018年11月召开的“全市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暨争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动员大会”上,杭州提出要通过3到5年的努力,力争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平台建设等五个方面领先示范,争创全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次月,紧跟着印发了《杭州市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实施方案(2017-2020年)》,着力推进传统制造业的全面改造提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已然成为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

“人才蓄水”

营造充满活力的创业创新环境

波汉,一个来自伊朗的留学生。2018年11月,他带着开发高纯度甜叶菊的项目参加了杭州首届“启迪杯”国际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采访中他表示,比起其他地方,未来他更想留在滨江创业。

人才纷至沓来的好生态,离不开高新区(滨江)率先推出的海外引才计划,经过“5050计划”和“人才新政30条”的不断深耕,这座科技新城形成了一个“蓄水池”,全球各地的人才因子向此处汇聚。截至目前,高新区(滨江)已累计引进27个国际人才创业创新项目落地。

近年来,杭州也相继出台“人才新政27条”“人才若干意见22条”,特别是率先聚焦“国际人才引育留用机制”,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杭州人才国际化的实施意见》,围绕外国人才引进和本土人才国际化培养,创新提出“全球聚才10条”“开放育才6条”等政策,在海内外人才中引起了较大反响。这也使得杭州自2017年以来,人才净流入率持续保持全国首位,连续8年入选“外籍人士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

“增设护栏”

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廖某所在的一家杭州教育科技公司,开发了一款针对中学生的网络产品。这款“法宝”凝聚了公司的心血,也涉及相当多的商业秘密。然而,心思活跃的廖某嗅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与人合伙在长沙设立了一家类似的公司,并担任监事。

经查,该公司名称所指向的业务范围和登记机关所载明的公司经营范围,均无法排除其存在与廖某工作的杭州公司生产或经营同类或者类似产品、业务的可能,显然,廖某违反了入职时与公司签订的竞业禁止协议。于是,公司一纸诉状,将廖某起诉到法院,最终判决廖某承担60万元的竞业禁止违约金。

信息资源、商业秘密是企业生存的根基之一,这一点在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给杭州民营经济发展增设护栏,2018年12月,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提升司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15条举措,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其中主要包括:以审理民间借贷、金融借款等案件为契机,引导和规范各类金融行为;充分发挥执行联动和威慑机制作用,加大执行力度,规范执行行为,保障胜诉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重点打击影响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强揽工程、强买强卖、敲诈企业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扫除黑恶势力的“关系网”“保护伞”等。

“打好环保攻坚战”

营造舒适宜居的生态人文环境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宜居中国发展指数报告(2017-2018)》中,杭州位列“城市宜居形象传播影响力榜单”首位,风光旖旎的西湖山水、斑马线旁的车让人、各类国际赛事成功申办都印证着这座城市的魅力。但城市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天空没有以前蓝了,地铁里的人越来越多了,回归舒适生活也成了市民迫切的需求。

不久前,杭州市环保局制定的《杭州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明确指出,杭州将于2019年7月1日起实施机动车第六阶段排放标准,同时继续引导老旧机动车淘汰,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在治理“扬尘灰气”方面,除了继续深化施工场地扬尘管理、提高装配式建筑比例等举措,也对道路扬尘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到2020年,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提高到62%以上。到2025年,实现全市主次干道100%机械化清扫。到2035年,全市公路(含高速公路)实现保洁提标。

猜你喜欢

营造杭州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杭州龙井茶园
美丽可持续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杭州旧影
洗水soft fabric
毛遂自荐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