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思考

2019-09-10赵凯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52期
关键词:小升初学业教师应

赵凯

在一个学生的学业道路上,由小学升入初中可以说是第一次大的跨越,学生对于这次跨越充满着喜悦与期待。他们对新的知识与新的環境是那样热切地渴求,但随之而来的是不少在小学阶段成绩优秀的学生升人初中后却一直表现平平,甚至学业一落千丈。语文学习方面尤其如此,那么,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好衔接阶段的教学呢?我认为以下做法值得强调。不妥之处,请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一、中小学语文教师应练好“内功”,同时加强交流与合作

(1)钻研相关的理论专著。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可以提高实践活动所走的弯路。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必要知识储备。小升初的学生年龄在十二、三岁左右,正从童年期往青少年期转弯,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自我表现欲增强,但自控能力很差,稍遇挫折,又容易灰心泄气,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掌握这一心理特点,并及时采取措施,对做好衔接教学很有意义。

(2)深入学习新课标,熟悉各学段的教材。新课程标准是教师实施语文教学宏观上的规范和指导。吃透其中的精神对我们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十分重要。熟悉各学段的教材对做好衔接教学的作用更为直接。

(3)中小学语文教师定期进行教学研讨、交流。在这一点上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介入,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搭建互动、合作的平台。

总之,中小学语文教师自我充电,交流合作是做好衔接工作的根本保证。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与中学语文教学接轨

(1)加强语文学习习惯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正是形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毕业班教师尤其要重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一旦这些习惯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升入初中后的语文学习就十分轻松主动了。不仅如此,这些习惯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业乃至终身学习都大有裨益。与养成良好习惯同等重要的是自学能力的发展。小学六年级学生不但有很强的独立求知的愿望,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在这时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也是适时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一点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目标,课外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书报,并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未知的兴趣,当自主学习已成为一种乐趣的时候,初中语文的学习也不再是难事了。

(2)培养学生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能力。“学语文”是为了“用语文”。这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也有助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对于小升初的学生适应初中语文学习很有意义。比如,通过讲故事或演讲比赛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练习写建议书或倡议书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解决生活中现实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总之,一切知识的最终归宿都是在实际中运用,及早的在小学高年级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对于学生在学业道路上顺利前进是非常必要。

三、中学语文教师有意识地处理好“过渡期”的语文教学,以巩固基础知识和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为重要任务

(1)对小学阶段的学习目标进行梳理。处理这一点应区别对待,对于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的同学,结合平时的教学提出要求即可。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应适时对差缺部分提出要求并帮助其按计划补习到位。要达成初中阶段的学习目标,小学阶段的基本功必须扎实、牢靠,初中教师对此应足够重视,及早采取措施,否则学生容易产生力不从心直至自暴自弃的倾向。

(2)以激发兴趣,强化动机为手段,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动力。小学教师常常利用语文教材生动、形象的特点,或者有意识创设趣味情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教师可继续采取这些方法,但应更多地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品质上下功夫,最终对语文学习由“有趣”到“情趣”直至发展到“志趣”。如果说兴趣是语文学习的外在吸引力,那么动机就是学习语文的内在驱动力。对于初入中学的学生来说,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学习目标的教育,把自己现实的目标,同祖国建设和崇高的社会理想联系起来,逐步形成远景学习动机,同时告诉学生语文学科是基础的工具学科,从而产生学好语文的强大动力。

四、中小学教师应引导小升初学生积极准备,迎接挑战,早日适应初中语文课程

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要注意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求学生在过渡前期要加倍努力,一方面扎实练好基本功,另一方面主动扩充知识,增加阅读量,为升入初中做好充分准备;在过渡后期要信心百倍,排除畏难情绪,相信自己的能力与实力,即使由于老师或环境的变化偶有不适,但只要保持良好学习习惯不变,既定的学习目标不变,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把语文这门功课学好。

猜你喜欢

小升初学业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基于访谈探讨天津取消小升初择校考试制度的合理性与否
“小升初”,不头疼
西安小升初考試場面壯觀 場內場外都是“拼”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