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分析

2019-09-10张怡

高考·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就业分析

张怡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成都体育学院艺术类毕业生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就业情况跟踪调查以及影响就业因素的分析,提出提升就业率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分析

艺术类考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形势严峻,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近700万人,创历史新高。艺术类毕业生有着鲜明的特点和独树一帜的思想行为,在就业中受学校、单位、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1、成都体育学院艺术系毕业生基本情况

1.1毕业生人数分布情况(2013-2016年)

2013年毕业生88人,2014年毕业生87人,2015年毕业生101人,2016年毕业生92人。

1.2毕业生生源分布情况

1.3专业对口率

2013届毕业生共88人,有36名同学从事和舞蹈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专业对口率为41%。

2014届毕业生共86人,有35名同学从事和舞蹈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专业对口率为40.7%。

2015届毕业生共101人,有51名同学从事和舞蹈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专业对口率为50.5%。

2016届毕业生共92人,有68名同学从事和舞蹈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专业对口率为74%。

2、成都体育学院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以2016届毕业生为例

2.1就业去向

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有中小学、培训机构、剧团、航空公司、自主创业、检察院、交通建设集团、统计局、银行、考取研究生、文化馆、公司等。在培训机构中就业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50%,机关、事业单位就业人数较少。

2.2就业区域

毕业生就业省内的有48人、省外的有44人。

2.3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毕业生中继续从事舞蹈学专业的有6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4%。

2.4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

通过调查,毕业生对就业现状不满意占总人数的10.9%,一般满意占总人数的38%,比较满意占总人数的30.4%,非常满意占总人数的20.7%。

3、影响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3.1学校因素的影响

成都体育学院位于成都市,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学生在校期间在社会培训机构兼职的较多,毕业后继续任教的可能性较大。另外,学校在中小学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这也就给毕业生搭建了实践教学的平台,因此很多毕业生选择在中小学从事教师工作。

3.2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經济好坏不等,决定就业态度不同。另外家庭观念也有一定影响,有些觉得进入事业单位或者国企,收入稳定,鼓励毕业生准备公招考试。有些觉得在社会上多积攒点经验,在培训机构代课也可以,不督促毕业生立马就业。有些觉得应该要进一步深造,鼓励考研。

3.3个人因素的影响

艺术类毕业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在事业单位招考以及公务员招录考试中不占有优势,一般类型的公司工资待遇较低,和毕业生的心理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基层就业或者特岗教师一般都在县城工作,毕业生大多不会选择,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

4、相关对策建议

4.1多措并举抓质量,齐心协力谋就业

坚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并提出任课教师主动参与就业工作。依托就业品牌,实现招生规模和生源双突破。制定招生计划,调整专业招生规模,合理分配地区生源数量,优化招生专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基础课教育,加强素质教育,以适应工作单位的需求。注意知识的更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能,重点加强对于进行创造性活动有关的方法、能力、品格的教育。

4.2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

4.2.1利用新媒体,推进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收集和发布就业信息,建立班级-年级-系部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及时发布就业咨询。成立就业帮扶小组,负责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

4.2.2开拓市场,拓宽渠道

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开拓省外教育教学实习基地,组织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同时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收集就业信息,寻求就业机会。

4.2.3加大帮扶力度,促其顺利就业

对毕业生实行分类管理,建立档案、制定帮扶措施、实行定期报告制度和定向信息推送。发动学生党员和干部带头行动,深入推进互助就业模式,成立班级“一对一小组”等。

4.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构建学生-教师-就业指导中心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对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培养力度,积极宣传创业就业政策,给学生创业创建良好的机会。

4.4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

构建了学生基层就业教育引导长效机制,大力宣传西部计划、特岗教师、自主创业等基层项目计划及志愿服务新疆、西藏。

参考文献

[1]赵北平谢宝国,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J],2007.01:141-144,2007.

[2]涂晓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高教探索[J],2007.02:117-119,2007。

[3]冼稚,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分析,当代教育论坛[J],2005.19:48-49,2005.

[4]陈爽.当代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分析[J].青春岁月,2012(8).

猜你喜欢

就业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