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职学生法治教育研究

2019-09-10汪玉珍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法治教育新媒体高职

汪玉珍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的发展,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即新媒体时代。高职法治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提升学生法治意识,提高学生法治素养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可借助互联网的各种手段,科学有效地对学生实施法治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法治意识的增强,提升其法治素养,最重要的是还能够加强他们对于法治的敬畏和知识的理解,规范其日常行为。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法治教育

一、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职院校

无线网络覆盖建设

随着当前以4G、5G为代表的网络技术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尤其是4G通信技术在高职院校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师生们使用手机终端的上网体验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4G网络存在着覆盖不全、信号不稳定,而5G网络收费又较高等局限性。因此要想更好地满足师生们在校园内实现移动办公学习的需求,必须加强高职院校无线网络覆盖建设力度。无线网络本身具备显著的灵活性、低成本以及易安装等特点,因此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室、图书馆、大礼堂、宿舍、办公室等学校各个区域内的使用需求,对于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法治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需要争取所在地区政府部门更多资金的扶持,选择具有资质的网络建设商,加快校园无线网络的建设进程,为提升法治教育工作效率,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法治理念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搭建高職学生法治教育的新媒体平台

(一)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运用

教师们可以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直接发布与教学相关的信息。微博、微信这些新媒体平台本身具备传播范围广、操作简便以及运行速度快等特征,很容易被高职学生所接受与喜爱。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文字、图片或者是视频等形式,定期为学生们推动法治新闻、与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的新法律法规、新政策,转载知名法学专家的法治评论,引导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借助新颖高效的新媒体传播形式来促进学生法治思维以及法律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为学生们定制法治教育内容

比如说教师可以用“以案说法”作为宣讲主题,将当前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如“校园贷”“电信诈骗”等案件为学生们进行宣讲,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与探究上述案件的形式、特征以及所涉及到的法律风险。设置微博或微信每日法治话题,定期组织学生们开展诸如合同法、劳动法以及婚姻法等热点话题的讨论活动。

(三)打造第二课堂

教师还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来对现有的课堂教学进行延伸与发展,为学生们打造第二课堂。传统的法治教育模式存在着课时较短、课程内容较少等缺陷,学生很难掌握系统的法律知识。因此教师就可以将系统化的法治教学内容制作成精品课程,上传至微信群、百度云等平台,让学生在课后时间下载观看。同时还可以将与法治教育相关的内容、案例等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在新媒体平台中进行探究,最终实现课堂与新媒体平台的良性互动,以期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新媒体平台与学生互动

高职思政教育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加强对最新法治动态的掌握,同时还需要具备熟练的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例如可以开通个人微博,借助微话题的形式开展读书专题,组织学生们对法律相关的书籍展开阅读;定期录制“微视频”,为学生们解读当前社会上所发生的热点法律话题,同时还可以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就是收集与反馈学生们对课堂教学的意见。高职思政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知法、守法与用法,同时还需要对校园内存在的法律隐患问题,例如“校园暴力”“校园借贷”等做到及时的掌控与解决,正确地引导学生,将这些校园犯罪现象遏制在摇篮里。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环境下的高职学生法治教育对于高职学生法治意识的建立与加强,行为的规范以及能力的提升,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当代高职教师一定要积极研究法治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理念和方法,从而在不断调整中增强自身教育的有效性,最终将他们培养成具备优质法洽意识和法治素养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法治教育新媒体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浅谈《行政强制法》视野下的党校法治教育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