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闫文盛《主观书Ⅰ》研讨会上的致辞

2019-09-10张守耀

都市 2019年9期
关键词:文学院老朋友文学创作

2019年6月28日下午,由山西文学院、太原文学院、北岳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散文的新可能:闫文盛和他的《主观书》研讨会”在太原召开。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庆国、《散文》执行主编张森等特邀专家、嘉宾与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記、主席杜学文,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罗向东,太原文学院院长张守耀,北岳文艺出版社副社长贾晋仁,以及省内作家、诗人、批评家及媒体界朋友共50余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会议由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山西文学院院长张卫平主持。

本次研讨会,以闫文盛最新出版的散文集《主观书Ⅰ:我一无所是》切入,兼顾闫文盛历经七年、在《主观书》写作方面的探索与开拓。与会专家以闫文盛从事《主观书》创作的动机、作家的文学抱负、《我一无所是》业已彰显的文本价值及今后创作的可能性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发言。

作为会议的主办方之一,本刊特选发部分会议致辞、专家论述及发言文字,以飨读者。

尊敬的邱华栋书记、杜学文书记、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作为主办方之一,我今天非常高兴来参加闫文盛的研讨会。闫文盛跟我也是老朋友了,早在2004年,我还在晋源区工作的时候,当时的年轻记者、作家闫文盛就曾经采访过我,那也是我第一次以专访的形式出现在省级报纸上,非常荣幸。他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他在《山西青年报》做文化记者和编辑工作。后来,在2008年公考的时候,他考进了我们太原文学院工作,当时太原文学院还叫城市文学社。当时与闫文盛一起考进来的,还有手指、孙频、高璟,到目前他们也都已经是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家或者编辑。

从2008年10月到2014年7月,闫文盛在我们太原文学院工作了六年,起初做《都市》杂志的编辑,后来负责刊物的整体管理工作,做过一段时间刊物的执行主编。我是前年调到太原文学院工作的,闫文盛当时已经是山西文学院的专业作家,可见他的进步之快。

说实话,我们接触得并不多,但是我之所以说我们是老朋友,有两个原因。第一,我们早年在工作上有一定来往;第二,我非常欣赏他的文学才华。就在上周,他给我送来他的这本散文《主观书Ⅰ:我一无所是》,送到我办公室的时候,我们俩对作家的生活和创作还进行了一定的交流。他给我留下的印象,首先是优秀的作家,“言为心声”,他的《主观书》写作体现出他对于自己从事文学创作足够的自信和自知。他在这本著作中所写下的,既是他作为一个作家对这个世界的基本敏感和基本态度,也是他把文学当成一桩事业后所形成的一个文学的基本形态。

除了文学之外,我们也进一步有其他方面的交流,我还能够感觉到他对于大千世界的好奇之心。这可能跟我们平常对他的理解有些不同。我觉得仅仅把闫文盛定位于一个单纯的作家并不准确,他在文学创作之外,还有一个非常职业化的记者和编辑身份。他从事媒体采访、从事文学编辑、从事刊物管理的职业生涯,我认为应当是造就他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关键原因。他不是孤立的、封闭的人。《主观书》这本书表面看起来只是在书写他的内心世界,但实际上我感觉他还是与我们息息相通的,他是把这本书作为一个媒介,作为一个中介,来记载我们整整一代人的心声。当然,谈论闫文盛的职业生涯和他的文学创作的关系,各位领导和在座的各位老师更具有发言权。在这里,我也就不再多说了。

总之,今天,我既代表太原文学院,也谨以一个老朋友的身份祝贺闫文盛《主观书》研讨会的胜利召开。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也祝在座的各位身体健康、家庭和睦、事业有成!谢谢!

2019年6月28日

猜你喜欢

文学院老朋友文学创作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education
师范院校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与实践评估
风去哪儿了
“距离”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
论老舍文学创作中民族意识的多重性表现
再见了,老朋友
中国人民都有哪些“老朋友”
月经带来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