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的“小学生”学什么?

2019-09-10懿碹

奇妙博物馆 2019年3期
关键词:时期计算能力识字

懿碹

亲爱的小读者,新学期又到了!

今天的你快快乐乐地上学,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老师们给你讲授各种精彩的知识……你或许会好奇,千百年前的孩子们是怎样上学的?他们又會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呢?下面,我将带你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看看那时的“小学生”究竟学些什么吧!

“老祖宗也上“幼儿园”和“小学”

中国是个教育发达的国家,早在先秦时期,我国的教育事业就取得了很多成就,此后的历代政府都对教育非常重视。

在秦汉时期,一般小朋友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要去蒙馆接受蒙学教育了。蒙馆有点儿像今天的幼儿园和小学,里面的老师不仅要教小朋友各种各样的知识,还要培养小朋友的良好生活习惯。只有接受过蒙学教育,小朋友们才能接受更高等级的教育。

在一本东汉时期的图书《四民月令》中就记载了当时洛阳地区乡村教育的情形——你知道吗,当时的小朋友们上学,也会有寒暑假期呢!

作为那时的“小学生”,都需要学习什么课程呢?根据史书的记载,汉代的“小学生”主要学的是“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六甲”是关于时间的知识,“五方”是关于空间的知识,像什么历法、地理之类的学问,都算“六甲五方”中的内容。“书计”指的是读书写字和计算,这是学校的“主科”。除了认字、写字,学生们还要诵读《孝经》《论语》等经典作品。

汉代的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识字和计算能力。如果穿越到汉代,你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吗?

识字可是基本功

想学好知识,识字很重要。只有多多识字,学生才能很快进入学习经典的阶段。

据《汉书》记载,当时的学生们要学习《仓颉》《博学》等十种基础识字用教材,一共四十五篇文章。

在这么多识字读物中,最有名的要数《急就篇》了。因为这本书的开篇两个字是“急就”所以就取了这么个奇怪的名字。相传,这是西汉元帝时期的黄门令(古代官职名)史游专门为小朋友们编写的。《急就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识字与常识课本,里面涉及姓氏、组织、饮食、器物、动物、职务、百官知识、典章制度等很多内容,用不同的字组成三言、四言或七言(三个字、四个字或者七个字)的韵文,两句一韵,比如“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你试着读一下,是不是很顺口?

从汉代到唐代,《急就篇》一直都是社会流传的主要识字教材。唐代以后,《急就篇》才被其他识字教材所取代,例如我们今天所熟识的《百家姓》《千字文》等等。

识字是每一个人日后深入学习的一项基本功,千万马虎不得!据说大名鼎鼎的西楚霸王项羽小时候就不愿意好好学习识字,认为认识字只是为了记住别人的姓名而已,没有太大的用处,因此他没有真正进入“小学”的学习阶段,后来学兵法也不肯好好学。这也许是导致他最后失败的一个原因吧!

计算能力也很重要

对汉代的小朋友们来说,不但要识字,培养计算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当时的儿童教育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所以汉代很多人都精通算学。比如著名的大学者郑玄,他是儒学大师,却也精通《九章算术》。

还有一位名人——汉武帝时期著名的理财大臣桑弘羊,他本是洛阳商人的儿子,小小年纪就精通心算,所以13岁就做官了,是不是很厉害?高超的计算能力让他很早就崭露头角,后来他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在今天出土的很多汉代文物中,识字教材和算学教材往往是一起出土的,这也说明了当时算学的重要性。其中发现的《九九术》,就是乘法口诀,还被列入了“术算类”的范畴。

告诉你个小秘密,你上学时一定背诵过乘法口诀,其实两千年前的小朋友们也背过差不多的内容,而且在当时的社会非常普及呢!

多才多艺的“神童”们

由于秦汉时期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人们普遍重视读书、重视学习,再加上社会风气崇尚奋发有为的“少年精神”,所以就产生了许多历史留名的“神童”。

当时有很多小朋友,小小年纪就知识渊博,令人惊叹。

比如东汉时期的大孝子黄香,他9岁时就懂得操劳家事,孝顺长辈,名声都传扬到京城了。他学习勤奋刻苦,小小年纪就精通很多儒家经典,才华横溢,被当时的人称颂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后来他受到皇帝的赏识和信任,担任要职,受到世人的景仰。

还有东汉末年的何晏,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人称为“神童”。七八岁时,曹操问他兵法上的问题,他居然可以对答如流,为曹操解疑答惑。三国时期魏国的钟会,他在少年时就精通儒家经典,知识水平甚至超过了很多成年的儒生。

在当时,不仅男孩子出色,也出了不少小才女呢!比如西汉的班婕妤(yú)、卓文君,东汉的班昭、蔡文姬。蔡文姬是东汉大学者蔡邕(yōng)的女儿,她10岁时就在音乐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父亲弹断了哪根琴弦,现出了惊人的天赋——父亲弹断了哪根琴弦,她居然可以根据琴音判断出来。12岁时,她在书法上已经获得父亲的真传,精通楷书和草书,字体飘逸传神。14岁时,她已经成为远近知名的“神”童”诗书礼乐无不精通。后来,她还创作出了《胡笳十八拍》她还创作出了《胡笳十八拍》这首流芳千古的名曲。她学识渊博,记忆力惊人。晚年时,她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居然默写出了四百多篇年轻时读过的父亲藏书中的文章,成为珍贵的文献资料。

现在你知道秦汉时期的小朋友们是怎样,上学的了吗?他们跟你一样读书识字,掌握各科知识,还有不少人从小就取得了不凡的成就,所以,你也要努力加油,抓住机会好好学习哟!

其实提升记忆力很简单,平时利用零散的时间,多背诵一些经典文章,说不定哪天就能发挥大作用呢!

猜你喜欢

时期计算能力识字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