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朝乐队”用什么乐器

2019-09-10钦若

奇妙博物馆 2019年3期
关键词:竹管箜篌弹奏

钦若

我们都知道,乐队就是演奏音乐的队伍。那么你注意过乐队的乐器吗?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乐队来自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演奏者是几个憨态可掬的小人儿,他们演奏的都是那个时代很常见的乐器。

这是一组陈列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物,叫作唐代伎(jì)乐俑(yŏng)这些俑席地而坐,各自弹奏,神态栩栩如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乐器吧!

现代乐队分好多种,有管弦乐队、摇滚乐队等等,但是乐器我就不太懂了。

我知道,我知道!管弦乐队里的小提琴的声音听起来婉转悠扬,长号的声音听起来圆润洪亮,摇滚乐队里的架子鼓的声音听起来动感十足,电吉他的声音听起来高亢奔放……

坐在中间的乐伎抱着的是一面琵琶。这种横抱的曲项琵琶一般用专门的拨子弹奏。这样的演奏形象在唐代的陶俑和画卷中很常见,在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里,你就可以看到这样的乐师形象,而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将琵琶举过头顶在背后弹奏的样子,更是飘逸自如、惊艳绝伦。

如果你喜欢音乐,看到这种横抱琵琶演奏的样子一定会感到奇怪,因为今天的人们弹琵琶都是竖抱的。

和今天不同,唐代流行面板更宽更圆、琴颈也更短的曲项琵琶。这种曲项琵琶起源于古代的伊朗,是中原乐器与少数民族乐器结合的产物,不过元代之后就很少出现了。到了明清时期,琵琶的样子更像是秦汉时期流行的直项琵琶,整体瘦长,主要靠手而不是靠拨子弹奏,这种琵琶一直沿用至今。如今,只有我国陕北地区和日本还流行曲项琵琶。

在这组伎乐俑中,右边第一个乐伎的乐器叫竖箜篌(kōnghóu),它与琵琶同属于弦乐器。从外形上看,竖箜篌像是一张缺了弦的弓,不过在这弓形的架子,上还整齐分布着二十根左右的弦。竖箜篌的弦数并不固定,有十多根弦的,也有二十多根弦的,而弓形的架子则是它的共鸣箱。

竖箜篌是我国古老的乐器之一,到今天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有趣的是,这种竖箜篌也是起源于古代伊朗的,不过在数百年前就已经失传。如今我们只能在画卷中看到古代箜篌的样子,存下来的古箜篌实物也只有日本奈良正仓院保存的两件唐代箜篌残件。

我们现在虽然看不到古代的箜篌,却能欣赏到古人写下的有关箜篌的文字。唐代大诗人李贺有一句“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生动描写出弹奏箜篌时发出的时而清脆时而舒缓的优美乐音。

仔细观察,在这几位乐伎里,有一个人拿着笙,一个人拿着横笛,一个人拿着排箫。告诉你,这三种都是用竹子制成的管乐器。笛、笙、箫在唐朝的乐队中一般用于伴奏。

中国人习惯用“丝竹”代指音乐,这里的“丝”和“竹”分别指的就是弦乐器和管乐器。

在这三种管乐器中,你最先认出了哪一种呢?是不是横笛?横笛是中国非常古老并且具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之一,不仅简单易学,而且广为流传,在数千年的传承中没有太多变化,今天你也能见到它的身影。

再说说笙和排箫,它们恐怕就让人既熟悉又陌生啦!熟悉是因为它们存在于众多诗词中,像白居易的“江女笙箫夜始吹”,李煜的“笙箫吹断云水开”,以及现代诗人徐志摩的“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是不是让你有一种清风明月、轻歌曼舞的感觉?说到陌生,那肯定是因为提起笙和排箫,很多人其实是想不起它们的具体形状的。

笙和排箫都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合而成的。不同的是,排箫由十多根竹管一字排开,再捆绑固定;笙则是由长短不同的竹管合围而成,插在一个用木头或铜做的带有吹孔的笙斗上。

不仅如此,笙是世界上最早的簧管乐器,乐器里有薄薄的簧片,依靠气流振动簧片来发出声响,而排箫没有簧片,它是单纯依靠吹入的气流在竹管内振动来发出声响的。

说到现在,你一定会发现,还有一个乐伎我们没有介绍。仔细看看他手里的乐器,那是……木板?哈哈,没错,他拿的就是一沓木板,这沓木板的名字叫鼓板。鼓板在乐队里的作用很大,它发出的声音可以作为合奏中的节拍提示,所以鼓板的演奏者也就相当于乐队的指”挥啦,人们把他叫作“乐正”。

鼓板由硬木制成,五片一串。演奏时,演奏者右手拿着上面两块板,左手拿着下面三块板,相互撞擊,发出清脆短促的声音。

看过这组神奇的乐队,你应该已经知道唐朝人喜欢什么样的乐器了吧!想知道他们爱听什么样的音乐吗?赶快去找一找由这些乐器演奏的曲子吧!

猜你喜欢

竹管箜篌弹奏
箜篌城
果园管理一诀窍:小小竹管治根病全
以管窥天
野蔷薇倚着桥栏开了
动人心弦
找寻失落的箜篌之音
浅谈如何具有歌唱性弹奏钢琴
为了一个学生 学校新开了一个专业
小星星
浅井变深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