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来为废弃的茶园负责?

2019-09-10曾勋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问政乡镇政府绿茶

曾勋

前不久记者到川东某贫困村采访,早有耳闻此地盛产绿茶,经盘山公路一进村,山腰大片的茶园便映入眼帘。但走近一看发现有点不对劲儿,茶园里面杂草丛生,显然是长时间疏于管理。

原来,两年前,该村大力引进扶贫农牧产业,采取“公司承包+农户管护”的模式,提高村民的收入。然而,两年过去了,茶园几近荒废。问及原因,乡镇领导脸有惭色,说是承包人资金出现了问题。至于后期规划的“观茶路自驾游”的旅游项目,更是遥遥无期。

在另外某村,近400亩茶园被荒废了整整4年。当初,乡镇政府鼓励在外务工的翟女士返乡创业。正当翟女士把茶园打造好之后,当地政府突然发文要打造“黄茶园区”, 把翟女士承包经营的近400畝茶园的绿茶挖了,之后就再无下文,她四处投诉无门,得到的回复是“上届领导的事情”“黄茶苗紧缺”。

幸运的是,翟女士的问题引起了问政节目的关注,通过问政,相关领导承认是各级干部包括他本人不够重视老百姓的事情,“作风不严不实,有很大的问题。”最后在翟女士的茶园里补种上了黄茶苗。

茶叶管理、加工成本高,市场竞争无序,这些显而易见的风险,规划之初为何没有考虑?承包方的资质又是否经过了严格的审核?一句“资金不足”,当初投入几十上百万的项目就打了水漂;一句“上届领导的事情”就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资金层层下拨,有的地方对主管部门和实施部门的责任分工却不明确,导致出现了有的地方穿着“皮鞋”走“泥路”,甚至为了政绩一时心血来潮签立各种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项目。最终,后续投入不足,疏于监督管理,项目水土不服、半途而废。

真扶贫,扶真贫,要尊重自然和市场规律,更要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E:\2019年\16期\Image\2018廉-0211112_1_1.psd>

猜你喜欢

问政乡镇政府绿茶
The Price of Beauty
问政“小事”解决民生难题
“媒体问政”如何走得长远
乡镇政府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红樱绿茶两相欢
丹江口 《百姓问政》聚焦履职尽责
养血清脂试试龙眼绿茶
岂止“问干部”,更是“问民意”
忆江南·绿茶
乡镇政府绩效改进的障碍性因素与对策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