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019-09-10刘天才

南北桥 2019年20期
关键词:创新研究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刘天才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进步;与此同时我国社会进入结构转型期,这对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观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新时代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运用大数据技术、新媒体技术,使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满时代活力,从而更好的开展工作。本文从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现的问题着手,研究了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大数据技术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0.002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针对受教育者自身的思想实际情况,选择设计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地将正确积极地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信息输送给受教育者”[1]。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丰富性,教育对象思想实际及精神世界发展的多样性,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广泛的、多方面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一定要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在校学生。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突出的时代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与时俱进,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不断增强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使在校生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正确的价值观念、优秀的思想品德。

(一)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学校抓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要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教材为核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同时开展多种形式辅助教学模式,尤其是借助新媒体技术扩展思政教学第二课堂,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立体思政教学模式。

(二)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行动

在新时代环境下,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引导高校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充分运用多种传媒方式和各种宣传阵地,特别是注重加强互联网和社交平台、应用软件等新媒体运用,不断深化形势政策教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全会精神贯彻好,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奋斗的口号主动落实到个人行动中。

(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

“高校是传承、创造和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传统文化的重要领地,承担着建设文化强国的光荣使命,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2]。大学教育是一个将文化意识、人才培养与文化自信高度融合的全过程,通过用文化理念的有效整合,反映时代要求的大学文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学校体系,把学校建设成为一个精神文明示范区和辐射源。

二、大数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技术的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思维方法,但是由于新网络技术的普及,高校的思政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

(一)大数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大数据提供了更加详细的分析素材。新媒体技术时代,大数据提供了可供分享的大量视频、图像、文字信息。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研究领域逐渐采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海量数据信息更能全面反映更广泛学生群体的思想和行为特征。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直观地、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使得整个教育过程更加生动活泼,效果更加明显。

2.大数据更新了传统思政教育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受教育者的个体教育诉求逐渐被关注和呼应。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也使得高校个性化教育模式成为现实,通过对数量庞大的学生群体采集的数据信息,也可以具体反映每个单体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这为对高校学生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能。

(二)大数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大数据产业方兴未艾,助推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1.教育者工作理念的改变。大数据时代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转变工作理念,一方面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开拓新的教育领域和空间,另一方面改变原有居高临下的工作心态,在虚拟社区当中以平等的身份、真诚的工作作风进入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

2.新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育者掌握相应的理工科知识背景,以应对处理数据信息的技术,同时需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能力,已达到更好完成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来说培养这种复合型技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程较慢。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高校要始终坚持党管教育的方针,大数据时代,这一方针的落实愈加显得重要。巩固高校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加强网络媒体建设,一方面高校需要转变工作理念,一方面需要加强工作体制的创新。

(一)工作理念的创新

1.掌握技术前沿,获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大数据时代,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成为社会意识形态争夺的主战场,只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掌握真正的技术,才能把握胜利的主导权。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及,高校要培养一支了解新媒体技术的人才队伍,才能始终紧随新媒技术的升级换代,并最终获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的主导权。

2.拓寬网络阵地,高校要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越来越多的影响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高校应顺势而为,牢牢把握网络空间的舆论阵地,切实拓宽宣传空间,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力度。同时,面对风起云涌般的思想潮流,高校更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动引导在校学生自觉认识世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不断提升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更新沟通方式,高校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掌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权需要与高校学生保持思想共鸣。首先,需要创造崭新的对话模式。目前高校在校生受网络时代影响较深,思想意识、行为习惯、语言风格、生活兴趣多元化明显,教育工作者要实时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作风,真正走入高校青年当中去,身临其境开展思政工作。其次,运用新的视角开展工作。大数据时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获得信息的渠道是一致的,教育者要摒弃居高临下的心态,以更加平等的视角来审视同学生关系。

(二)工作体制的创新

1.高校重视大数据核心作用。高校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核心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力,保障本校思政工作顺利开展。首先,坚持党委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做好“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工作,同时针对目前高校学生特点,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

2.高校教师引领使用大数据技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更好开展思政课教学。新媒体的广泛传播、新技术的广泛采用开辟了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的新天地,同时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传播的良好途径。高校教师要善于使用并积极引导高校学生正确对待新技术、新理念,进而使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上升到理性认同,进一步转化为实践中的立场与行为。

3.高校辅导员要发挥大数据平台主战场作用。高校辅导员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论述,同时还要把青年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应用到工作当中去,在实践中弘扬和培育正确的价值观。

辅导员要善于利用大数据平台作为自身工作领域的延伸,通过研究大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和搜索,掌握学生的生活行为和思想状况,从而进一步更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青年学生思想的不确定性较强,对于外部事物充满幻想,在一些涉及价值观问题上存在取舍不定的犹豫等现象,辅导员要及时发现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形成正确的干预,使高校青年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以便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2019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计划,课题编号2019-ZDJH-390)】

参考文献

[1]罗大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8期.

[2]靳诺.牢牢把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N].中国教育报,2015年2月3日.

猜你喜欢

创新研究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