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2019-09-10刘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1期
关键词:症候胰腺炎重症

刘阳

【摘要】目的:研究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临床疗效观察。方法:课题收集笔者医院2016年5月到2019年5月消化内科接收的7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客观分析对象,将70例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均分2组,对照组开展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课题反馈数据提示研究组异于对照组,差異显著(p<0.05)。结论: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利于促使中医症候转归,于短时间内改善炎性反应,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机体健康。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重症急性胰腺炎

[中图分类号]R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7-0091-02

重症急性胰腺炎为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极高的致死率。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病理特征,严重危害患者机体健康。随着我国居民水平不断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多元化发展,胰腺炎发病几率显著升高,受累患者广泛,成为危害人们机体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胰腺炎致病因素较多,临床认为主要与十二指肠反流、血液循环障碍、酒精中毒及高脂血症,临床症状无显著特异性,疾病早期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临床发现疾病时多为危重急性期,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是导致胰腺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急性胰腺炎多表现为多个或单个脏器脓肿、坏死及障碍,并发症较多,多伴随发生代谢功能障碍,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现代西医针对急性胰腺炎,尚无系统化治疗干预,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易导致炎性症状反复发展,发展成慢性疾病。随着我国传统医学于临床推广使用,中医疗法于急腹症症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借由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从根本上改善患者机体致病因素,提高药物治疗疗效。为了契合国家医改政策,推动我国传统医学与临床西医的有效结合,开展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比对研究,特于笔者医院开展平行比对,执行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课题收集笔者医院2016年5月到2019年5月消化内科接收的7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客观分析对象,将70例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均分2组,研究组35例,男女性别分布0.55:0.45,年龄在26岁到69岁之间,平均年龄(41.25±2.05)岁,发病至人院时间在30min-2d以内,中位时间(11.05±0.41)h;对照组35例,男女性别分布0.52:0.48,年龄在24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40.02±2.51)岁,发病至人院时间在45min-20h以内,中位时间(10.68±0.42)h;就2组患者一般资料开展客观比对,结果提示差异均衡,具有比对价值(p>0.05)。纳入标准:①课题开展收集的患者均满足《内科医学》对急性胰腺炎的评估依据;②患者知情研究,将本课题上报笔者伦理会,经由审核批准后开展。排除标准:①对本课题使用的药物不耐受;②合并器质性功能障碍;③特殊患者,例如妊娠女性;④于观察前使用本研究治疗药物,且中断的患者。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干预,予以患者及时补液,纠正机体水电解,监控患者血压、血糖、血脂指标;及时予以患者抗生素治疗;予以患者抑制胰腺、禁食、抑制胃酸、肠道减压等治疗;予以患者营养支持。研究组联合开展中药方剂治疗,主要方药组成包括15g大黄、15g柴胡、15g白芍、10g厚朴、10g桃仁、10g丹参、10g半夏、9g延胡索、9g黄连、9g芒硝、9g木香,水煎煮;若患者胃肠功能未恢复,予以患者中药灌肠,其余药汁胃管注入;若患者胃肠功能正常,将一半药汁经口服治疗,一半药汁直肠灌肠。两组患者治疗周期相同。

1.3评价标准统计比对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案干预后症候转归情况;比对药物导致不良反应;以胰腺炎转归标准为评价依据,分为无效(症状、体征无转归)、转归(症状、体征好转)及显著(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等指标。

1.4统计学分析课题使用SPSS23.0软件对课题采集数据进行客观比对,将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标准值。

2结果

2.1患者症候转归情况比对研究组经中西医联合治疗腹痛、腹胀、消化道反应及二便等中医症候转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用时,提示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研究组经中西医联合治疗,其医源性感染、肾脏衰竭、手术及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两组疗效分析研究组经中西医联合治疗有效率97.14%,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有效率82.86%,提示差异均衡(p<0.05)。

3讨论

既往临床针对急性胰腺炎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是基于手术为侵人性操作,创伤较大,术后预后周期较长,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大,临床疗效差异性较大。我国传统医学将急性胰腺炎纳入“痹心痛”、“厥心痛”范畴,经中医辨证主要认为由脾胃湿热导致气运不畅,郁结于一处,继发疼痛,中医治则采用清热除湿、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采用丹参、延胡索活血除淤;采用大黄泄热;采用半夏、生姜降逆止呕;采用黄连、芒硝清热利尿;采用厚朴、柴胡疏肝解气;诸药联合治疗,改善机体湿热之邪,通气行血,缓解胰腺炎临床症状,促使疾病转归。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经中西医联合治疗腹痛、腹胀、消化道反应及二便等中医症候转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用时,提示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经中西医联合治疗,其医源性感染、肾脏衰竭、手术及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经中西医联合治疗有效率97.14%,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有效率82.86%,提示差异均衡(p<0.05)。

综上,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利于促使中医症候转归,于短时间内改善炎性反应,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机体健康。

猜你喜欢

症候胰腺炎重症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关于急性胰腺炎你了解多少?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临床观察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近30年女性成长小说的性别书写
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症候透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