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冷思考

2019-09-10杨黎明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0期
关键词:动静结合活跃气氛

杨黎明

摘要:“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为评判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实际上,我们应该客观看待活跃课堂气氛与公开课效果之间的关系。课堂氛围过于活跃,缺少教育目标指向性,或者只是部分学生的参与度高等都是不利于实际教学需求的。笔者建议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将传授知识与活跃课堂气氛有机统一。

关键词:活跃气氛 传授知识 动静结合

引言

教育系统的公开课上,“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为评判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但实际上,盲目活跃课堂气氛的做作现象实在不敢恭维。如果公开课中充满用无用语言装扮起来的课堂气氛,其掩盖下的低效教学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

现在部分学校知名度比较高的教师,社会认同度相对也高。每逢开学季,这些老师所在的班级就成了香饽饽。究其原因,老师上课让学生有兴趣、有激情,不打瞌睡、不走神。部分老师和家长更倾向于课堂气氛较为活跃的班级,活跃的课堂总是让人感到师生之间的互动充满活力与生机,充满着希望与愉悦。

可是氛围好,并不代表高效。这其中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课堂过分活跃。俗话说过犹不及,做什么事一旦过了头,效果肯定不会好。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太过注重课堂的活跃环节,没有很好地把活跃气氛与知识传授结合起来。即便讲了知识,也属于水过地皮干。结果是课堂上热闹了,传授的知识学生却印象不深。这样的课堂教学,属于典型的喧宾夺主。

二是活跃课堂气氛缺少目标指向性。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有很多,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然而,光活跃课堂气氛,不与课程目标相结合,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比如有的教师很幽默,但是不分场合,非常随意地用语言引得学生哄堂大笑,这就有可能打乱学生学习的思路,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再如,有的老师喜欢用分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行探究。这种方式可以是课堂气氛活跃,但要运用恰当。如果只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分组探究,只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三是没有把课堂活跃的气氛与传授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气氛活跃是课堂教学的追求,但是,如果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活跃气氛,是浪费时间。应该说,活跃课堂气氛是为了营造传授知识的氛围,大凡优秀的教师都会利用这样的氛围,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值得深思的是,现在的好多教师往往把形式与内容割裂,在看似活跃的气氛中失去了课堂上本该有的东西。

四是部分课堂气氛活跃是表层假象。事实上,只要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动起来说起来,课堂气氛就足以用热烈来形容,而其他学生的学习状态充其量就是一个被动的聆听者,他们的思考一般都被部分“活跃分子”代表或者干扰了。老师往往会被这种热闹的现象所感染甚至所迷惑。如果不认真观察的话,很容易认为学生知识点吸收得很好,课堂氛围很好。实际上,课堂气氛活跃只是因为其中的小部分学生。

一般情况下,一节课的时间总量最多是40分钟。试想一下,如果一整堂课学生都在热闹和活跃中度过的话,那么他们是否还有时间来安静地思考?是否还有时间用来阅读、发现、分析呢?针对课堂气氛活跃,笔者想给几点建议。

一是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

活跃课堂气氛是必需的,但也要有合理的安排。好比写文章,高潮总会有的,但不是时时处处都是高潮。课堂也要“劳逸结合”。老师应处理好课堂互动中“动与静”的关系,做到授课时收放自如,纪律上张弛有度,让学生該动口时就动口,该动脑时就动脑,该动手时就动手。

二是将知识传授揉进活跃的气氛中

老师教学中要落实“三边”教学,即边讲、边练、边活跃,达到效率、效果、效益的三统一,让学生在激情中理解、接受知识,进而培养他们的能力。同时,我们要努力实现动在课中,也要动在课外,不能单纯地把课堂当作学生动起来的唯一场所。

三是上课过程中要顾及全局

老师活跃课堂气氛为传授知识服务,不是做给旁观者看的,要注意彼此的结合。既不能只顾及部分少数活跃分子,单纯地以课堂互动为主,也不能为了传授知识,忽略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我们要让师生之间形成何时动、如何动以及有效互动的良性循环。

结语

活跃课堂气氛是教师永恒的追求。然而,何时活跃、如何活跃却有着很深的讲究。我们要抓住活跃课堂气氛的最终目的——传授知识,并以此为出发点,合理活跃课堂气氛,促使课堂效率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常钰.浅谈如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J].学周刊,2015(36).

[2]莫仁淑.如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J].中国农村育,2015(9).

[3]陈超群.论如何创建活跃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C].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2019(4).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动静结合活跃气氛
Herbert钉结合“动静结合”锻炼治疗单纯桡骨小头骨折疗效分析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语文课堂上如何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
融幽默于教学,构建初中思品愉悦课堂
对活跃初中数学课堂气氛的几点建议
动静结合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研究
例谈“动静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动静适时转换的运用
让课堂张弛有度,奏响语文课堂的和谐乐章
谈幼小衔接的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