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力数学日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2019-09-10陈君英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数学日记教学效率初中数学

陈君英

摘要:数学日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初中数学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数学教学观,将数学日记引入课堂,帮助学生内化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兴趣,最终发展数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数学日记 初中数学 教学效率

引言

日记原本是语文课堂教学和作业的重要形式,但日记的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学科。日记可以记录学生的生活、情感,也可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记录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反思等学习过程的习惯,将学生的数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显性化、具体化,从而助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化,对数学疑难问题的探索。学生长期记录数学日记,不仅有利于培养勤学善思的良好习惯,而且能培养数学学科最核心的反思精神和创新思维,为数学学习提供可持续、可迁移的思维驱动力。

数学日记,顾名思义,就是记录数学学习过程的日记。关于数学日记,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较为普遍,一些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将数学思维的过程文字化、显性化,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在中国,由于新课改的推动,数学日记也在相当一部分初中数学课堂里得到实践,但关于数学日记运用的时机、过程和方法还有待改进。笔者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数学日记,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和反思习惯。归纳起来,数学日记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知识整理型日记

很多初中学生在整理运用数学知识时,习惯于死记硬背,尤其对数学符号,缺少一定的情境性和整合性,在解题和思维时无法做到自动提取。几乎每一步数学推理和判断,都需要从零开始,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解题速度,同时也打断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鉴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引入数学日记,让学生将数学符号和数学规律、定理有效对接起来。

例如,有一学生在日记里这样整理三线八角知识:三线八角就是在同一个平面里,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八个角,在找角时,可以看它们的“型”状,如看到“F”就想到同位角,若看到了“Z”就出现了内错角,若看到“U”或者看到了“C”就要想象到同旁内角。同样,若需要由角找线,则可以运用描线的办法,若被描到两次的就是截线,若只描到一次则应是被截直线。这样,通过描述性语言,将三角八线的关系用形象的符号语言来达,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具备知识学习的情境性和整合性,能够感到数学知识的趣味。

二、作业反思型日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时常出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上课讲时能听懂,教师讲时思路清晰,逻辑严密,但自己做时往往一头雾水,不知从何做起,没有了底气。这主要原因是:教师讲题时有其清晰的思路和方向,问题——条件——求解能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像剥洋葱一样条分缕析。因此,学生需要将教师的教学再用描述性语言复述一下,一是加深印象,二是将题目思路再捋顺,把思维过程转化成语言表达,对教师的分析进行精准复盘,从而真正将教师的“教”转化为自己的“会”。

同时,也有学生将自己的小错误通过日记的形式写下来,例如,一位学生在日记里写道:“81(a-b)2-16(a+b)2 =(81-16)(a-b)2=65(a-b)2作业本一下发当我第一眼看到老师的红杠杠时,我立即傻眼了,我竟然把(a+b)2误看成了(a-b)2,这下我才明白了81(a-b)2=[9(a-b)]2,16(a+b)2=[4(a+b)]2,这样,原式=[9(a-b)]2-[4(a+b)]2,这样,接下来我就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轻松来分解了。哎!一失‘误’成千古恨呀。”学生运用文字将自己做题的思路、错误及时整理,并找到问题所在,为以后的解题和分析提供了良好的镜鉴。

三、数学体验型日记

初中数学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难得的思维体验,也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学生需要将思维和情感的体验运用文字的形式描述出来,以增加学习的体验和印象。只有运用语言表达,将学习和思维的体验表露出来,学生的思维过程才能在脑海里发酵留痕。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启发学生反思、总结学习心得,对整个单元学习和课时学习进行复盘式追问。在体验型日记里,教师要帮助学生既要从认知策略上总结经验,也要从元认知策略上归纳经验,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例如,有一位学生曾在日记里这样叙述道:“今天我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内容,知道了它的准确概念和解,明白了昨天我预习时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理解偏了。不一定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合在一起才叫二元一次方程组,也可以是组成的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共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不需要每个方程都要是二元。同时,我也学会了判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条件——在方程组中的每一个方程都需是一次方程;在方程组中需要含有两个未知数。”学生通过诉说体验,将学习整个过程和体验进行表达式叙说,将教师上课的内容和自己的预习、整理、反思结合起来,使新知识在自己的脑海里留痕,同时过滤了错误的认知。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生自己认知结构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学生在写体验型日记的过程就是将学生的已知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形成新认知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维度,分别是同化、顺应、平衡,这会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的变化,数学知识的增长,数学能力的提升。这既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过程见证,也是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四、“表白”型日记

韩愈说过:“教师的职业就是传道、授业和解惑。”学习是有情感的,初中数学学科学习也不例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疑惑、谜团、不解之处。教师的解惑能否真正帮助学生走出困惑,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这就需要学生的反馈和“表白”。因此,教师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倾听学生的学习心声,让学生表白自己的学习困惑、表达自己的独到之解,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从而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增进师生情感。师生只有在互动中才能转教为学,为学生搭建强有力的数学学习支架。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蹲下身来和学生说话,并从学生的视角来看数学学科学习。只有教师适时的“蹲”,用心的“听”,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被教师所了解,也只有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才能结合学习共同体。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心路历程通过日记方式进行表白,为教师更好的设计教学过程提供参照。例如,有一次,一位学生在数学日记里写道:“今天老师课上讲了一道求二元一次方程特殊求解的例题,但听后我还是似懂非懂,在某个地方我有点思维卡壳,希望老师能用慢镜头再讲一遍,或者再用一个相似例题来佐证一下,帮助我以后学会迁移这种方法。”另一名学生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数学老师上课表扬了那几位同学的作业,我心里略有不服,老师您可知道,那几位同学的作业有好几位都是早自习前赶早抄的,因此准确率很高,书写又规范。以前我抄过作业,被表扬过,一想到诚信作业,我心里就难受极了,现在我不会抄了,也希望老师再强调下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做到诚信作业。”看着学生的数学日记,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学生的日记里不仅有知识、情感、疑问,更有值得老师学习的东西啊!于是我便及时回复了评语:谢谢你及时提醒了我,表扬你,同时我也会加强对学生作业的跟踪检查的。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日记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面镜子。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好这面镜子,既要发现学生的数学学习问题,找到学生的学习亮点,及时表扬学生,也要以此为镜鉴,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做到教和学的同频共振,从而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務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孙淋玉,孟玉梅.借助数学日记提高初中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J].数学教学通讯,2019(04).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数学日记教学效率初中数学
生活的桥梁,自我的反思
反思性数学日记在纠正高中生数学解题错误中的作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