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设计及分析

2019-09-10潘晓松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因材施教翻转课堂

潘晓松

摘要:本文通过对翻转课堂的概念与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梳理翻轉课堂的产生背景与实践成功的典例;在分析现有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发现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本学科的翻转教学模式;阐述了小学语文采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并通过统计分析,分析翻转课堂的效率,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与不足。

关键词:翻转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 研究的意义 因材施教

一、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

1.内容的分析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关于叙事、状物、人物形象描述以及写景的记叙文,这些记叙文中往往蕴含了很丰富的情感在其中,这些情感久而久之就会慢慢陶冶学生的情操。小学生偏向于接受那些形象生动的事物,这些事物包含了形状、声音、色彩以及动作等元素,在这些元素的影响下,学生慢慢学会思考事物,并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唤起学生对“形象的理解”至关重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努力唤起形象,那些文字信息形象化,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以表演的形式对这些认知进行实践。这不仅顺应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也适应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以《马》这一课为例进行教学实践,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安排在课前,将课中的时间用来进行探究式的讨论学习,在课后学生与老师继续交流,充分挖掘课文,深刻理解作者对马持有的感情。三个环节分配得当,使得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互动,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最终高效率地完成《马》这一课的教学活动。

2.教学目标分析

布鲁姆以及其他学者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小学语文的教学应该以这些领域为引导,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最先要考虑的是课本中的内容对学生的影响体现在哪些领域,然后对每个领域进行分析,用具体的易懂的词汇陈述课堂的教学目的。

以对《马》这一课进行翻转教学为例,具体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前,学会课文中的10个一类生字,会读、会拼写这些生字,能够熟练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收集整理关于马的资料,包括马诗、马歌以及一些马的传说。

(2)课中,分别交流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段,同学之间进行合作,找出作者对马的赞美的语句,达成积累精彩语句的目标。再次充分阅读课文,品味作者的感情,并探究式互动,尽力去领会全文的感情基调。

(3)课后,学生能够自己或者在和别人交流中理解作者的感情,从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能够在生活中切实感受到这样的情感,能更加热爱生活与善待周围的人。

3.学习对象的分析

本文研究对象是某县一个小学四年级全体学生,该年级有2个班,共57名学生,其中语文(1)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前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课堂中充分利用上课宝贵时间进行探究式合作学习,解决疑难问题,完成教学学习任务;语文(2)班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4.学习支持体系的分析

翻转课堂与传统的教学课堂相比,显著区别在于翻转课堂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与电子教学资源,如果这些条件缺乏,学生就会很难获取这些珍贵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模式,并演化出一种新的老师与学生交流的多维教学模式。这些媒介为学生提供了新兴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很大程度的拓展。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信息的传输具有互动性与及时性,学生与老师之间能够保持快速的交流与互动,保证了交流学习的效率;同时网络资源具有能够下载和存储的特点,使得传统的40分钟课堂,变成了24小时课堂,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学习与交流,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同时网络环境下的交流比传统的课堂交流更轻松自由,使得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能够在网络空间中进行自主的交流活动。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在对教学内容、目标、教学对象以及支持体系进行分析后,笔者结合《马》这一课将教学案例设计如下表:

1.学生对上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分析

小学生的课后作业与初中生、高中生的是不同的,小学生的基本上是口头作业。为了验证课堂学习的效率情况,笔者采用的是通过课后让学生对上课的内容进行复述,看学生能否正确朗读课文,认识上课所教的生词的方式。在对试验班级与对照班级进行了对比分析后,得出了下表的结论。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实验班级的合格人数比对照班级多,试验班级的合格率是75.6%,对照班级的合格率则是60.4%。由此可以看出使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对较高,听课的效果也很好。

2.测验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除了上述分析之外,考试的情况也是需要拿来参考分析的,笔者出了一套关于《马》这篇文章的试卷,让试验班级与对照班级同时进行测验,并将结果进行对比。

通过上表的分析可知,试验班级的平均分要比对照班级的高,优秀率与优良率也都略高一筹,可见小学语文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它对学生语文成绩与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传统的课堂大多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而翻转课堂是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特点与学习方式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与地点,让他们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制约。

1.翻转课堂利于语文课堂上实现因材施教

在目前的课堂中,特别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矛盾是学习者的学习层次差距比较大,正常的教学活动已经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特殊化的学习需求。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具备充足有效的学习资源的情况下,翻转课堂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层次差距比较大的难题。

翻转课堂要求学习者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要求教师把对知识的初步学习安排在课前,那么只要学习资源充足,并且技术支持完善的话,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特点自主自由化地学习。这样可以避免传统课堂中的一刀切现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2.翻转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上的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极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把初步学习阶段放在了课前,这样学生要在课前自主安排学习时间与进度。这一改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翻转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学习者进行探究式交流学习,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与协作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同传统的课堂相比较而言,翻转课堂以交流和分享替代了以前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对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对提升班级学生的创新力与凝聚力上也有很大的价值。

责任编辑:丁 蔚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因材施教翻转课堂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