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党建品牌创建研究

2019-09-10冯春燕孙宏斌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党建品牌新媒体

冯春燕 孙宏斌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都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党建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因此,高校则要顺应社会发展新形势,借助新媒体平台开拓党建工作的新阵地,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下党建品牌的创建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党建品牌;创建对策

(一)缺乏科学的党建工作理念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化趋势明显加快,高校基层党组织创新思维不够,依旧局限在常态化的党建工作模式中。在高校党建网络平台的管理中,由于资金、人力、技术等投入不足,导致高校党建网络平台形同虚设,不能有效辅助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

(二)党建教育活动的深度不够

在高校的党建工作中,一般是通过专题座谈、党员大会等活动形式,开展党员教育工作。这些活动形式主要有小组讨论、党支部会议等,过于偏重理论化的学习,对党建教育活动的探究深度不够,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层次性,很难达到党建教育的效果。

(三)党员管理体制不够规范

现阶段,很多高校在发展中依然没有建立起规范化的党员管理体制,对党员缺乏有效的评估。在日常的党建工作中,对于党员的管理主要侧重于長期工作或者生活在基层党组织内党员的管理,流动党员由于其分散性、不稳定性,长期脱离于党组织的管理,不能及时对党的新政策和新制度进行学习,最终导致党员的凝聚力不强。

(一)形成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党建工作理念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高校党建工作的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作为互联网下的产物,主要用途是便于用户的沟通和交流。但是传统媒体之下的党建工作则是更重视灌输性教育,通过建立校园党建网站平台,作为党建信息的发布平台,对于网站其他功能的开发过少,偏离了学生使用网络的习惯,网站的影响力逐渐削弱。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党建工作,则是重视学生的参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深入观察学生的网络活动范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整合党建教育资源,保持党建工作与时俱进。因此,高校需要形成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党建工作理念,重视党建网站功能的开发,关注学生的参与,逐渐实现党建工作的信息化。

(二)深度分析高校学生的网络生活领域

在新媒体时代,学生通过手机终端上的QQ、微博、微信等软件进行沟通和交流,来获取更多的信息,这对学生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思想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高校若想有效开展党建工作,则需要深度分析高校学生的网络生活领域,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创建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党建品牌。

(三)借助新媒体优化高校的党建网络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原有的党建网络平台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发展方向。新时代的党建工作则更倾向于党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因此高校需要通过新媒体技术创新党建网络平台,优化网站的相关功能和模块,允许学生党员参与学校的党建网站管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其辨别信息的能力,为学生传递正能量,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增强党员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实现党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四)应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党建服务的渠道

在高校党建网站平台的建设中,对于学生服务模块的建设,则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提升服务平台的灵活性、便利性,增添新的应用功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党建工作服务。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站学习党建教育内容、浏览信息、发表见解。与此同时,高校也可以通过QQ、微信等软件建立校园党建公众号,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服务,以便于在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增强学生的党性,增强高校党建品牌的连锁效果。

简而言之,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不仅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还面临着发展机遇,高校若想顺利进行党建工作,则需要牢牢把握住机会。因此,高校要增强对新媒体平台的认识,深入地了解当代学生的思想动态,将新媒体应用到党建网络平台的建设中,不断创新党建工作途径,创建校园党建品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党建资源获取途径和服务平台,推动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课题名称:本文系西京学院党建课题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党建品牌创建研究(项目编号XJDJ2019208)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党建品牌新媒体
基于“一院一品”视角下高校专业党支部建设研究
学生党建工作品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突出“党建品牌”优势 创新党建工作模式
国网扬州供电公司:打造“金字塔”式党建管理模式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品牌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