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常识教育的重要性

2019-09-10柴天令

高考·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政治认同思想政治

柴天令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主要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常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知识常识,通过教师的讲解实现,通过追随老师的信仰达到政治认同的目标。思想政治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是根本属性,关系到国家的安全。通过中考高考等重要的考试形式在学生时代巩固和发展教学目标。

关键词:思想政治;常识教育;政治认同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主席组织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作为一名高中政治课教师认真学习,分析体会,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贯彻落实,感觉到自己的责任重大,高中时政课在大中小学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环,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法律意义上从未成年人走向成年的质变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要得到加强。高中阶段的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的重点是开展常识性学习。百度百科中这样介绍常识,普通知识,一般人所应具备且能了解的知识。如:「生活常识」。即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高中阶段的思政课常识知识,包括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常识,中国政治生活的常识和文化的常识,常识是一般信息的简单知识,绝大多数都应该能了解和认识的知识。中国现在已经完全普及了9年义务制教育,高中阶段的教育普及率,也已经达到了90%以上。人类社会的发展,常识性的知识的内容也会越来越多,范围也会越来越广,常識性知识也可以理解为现代人生存的最基本的知识。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现代人应该具备现代化的基本常识,我们高中阶段尝试性学习是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启蒙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的深化,也是未来大学高等教育理论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基础。

我们的常识是马克思主义的常识是中国人的常识,也可以说是世界人民的常识(如果他们愿意),常识本身作为一种客观的知识,可以说是非意识形态的知识。我们有我们社会主义的常识,资本主义社会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常识,我们社会主义可以了解他们资本主义的常识,他们资本主义当然也可以了解我们社会主义的常识,文化君子和而不同,在常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讨论可以交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者之间。

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仅是常识,更重要的是意识形态的课程。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我们对高中生开展长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对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不仅仅是了解知道常识,更重要的是认同和信仰马克思主义。数理化等自然学科知识,这些是非意识形态的学科知识,学生的知识认识是对是错的理解,不存在选择性的问题,全世界的数理化常识都是一致的,标准是直接的,绝对的,唯一的。我们认识到,我们的高中生通过国家的改革开发,从各种渠道都了解和知道了大量的资本主义世界信息知识和非马克思主义的知识信息,两种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常识之间,不是直接的和明显的对与错的判断关系,而是一种基于历史的和现实的选择关系,或者说是一种认同。认同中国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和中国共产党的选择,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学生面对选择并作出选择之时,我们的教师就在学生的对面是离学生最近的人。教师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列宁指出:“学校的真正性质,好方向,并不是由地方组织的良好愿望,决定的,是由学生委员会的决议决定的,也不是由教学大纲等决定的,而是讲课人员决定的。”教师自己要先做出正确的选择,思政课教师不仅仅是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专业作为自己的职业,从而给学生讲明白马克思主义的常识,更重要的是自己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让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习近平强调办好思想政治课,关键在教师,关键是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教师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让学生相信老师的选择,从而相信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相信老师的信仰,从而跟随追随老师的信仰,形成政治认同。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的政治工作,加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发展党员力度,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强化中考、高考和研究生考试中对于学生学习思政课的指挥棒作用。我们的认同和信仰在学生时代需要考试的检验和巩固。考试形式是促进信仰的一个重要制度性安排,考试是为国家选拔人才,具有强烈的政治导向。在中国过去四十多年年的文理分科考试阶段,中国综合实力较强的学生都选择了理科,理科学生在高中阶段与政治学科有了距离,重点中学选择理科人数比例高,同时综合实力强的高等学校理工科招收的人数也更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是科学技术没有国界,科学家要有意识形态的判断。新中国成立,有无数的海外学者,感受到新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召唤,回到了祖国为祖国努力建设而奋斗。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大量理工科人才没有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出国留学之后科学技术为他人所用,应该加强中国意识形态思想的吸引力,为祖国召唤人才。

参考文献

[1]课程改革推进中德育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报告[J].王礼新,金利,杨灵.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5(02)

[2]教师在跨学科教学中的异质性知识耦合探讨[J].谢坤.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32)

[3]注重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专业性[J].孙正聿.中国共青团.2017(02)

[4]文化之伦理价值的正当性审视——一种整体性意义的公共性立场的回归[J].董辉.思想战线. 2016(06)

猜你喜欢

政治认同思想政治
关于新课改理念下中学政治课堂在数字化教学平台环境下的多维互动性思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价值认同视阈下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