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当放手,让孩子自信地成长

2019-09-10李燕萍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1期
关键词:放手孩子

李燕萍

【摘要】  每个孩子的成长道路都会充满喜怒哀乐,世界上没有一份风顺的成功。家长要善于鼓励孩子去独立地完成每一件事,请给予孩子在独立尝试中获得了自我成长的机会,对孩子多一份的信任,把紧张和担心藏在心里。当然,放手并不等于冒险,而是让孩子通过种种的实践机会,锻炼胆量和能力,从而也能学会防范危险的能力。如果家长总是怕孩子出意外,总是保护得严严实实的,如果将来他真遇到什么事,可能就丧失能力和勇气去应对。这如同担心孩子摔跤,就不允许他去学习走路一样,结果会让他将来走得更为艰难。

【关键词】  放手 孩子 自信地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1-189-02

一、德育案例基本情况分析

小怡,女,7岁,一年(3)班学生。小怡性格比较内向,显得比较怕事。但她学习积极上进,每一份作业都是严严紧紧、认认真真地完成。在学习上,小怡从来不用老师操心。但作为班主任,我更看重的还是学生自信、阳光的笑脸。因为,一个学生哪怕他的学习再优秀,成长的道路是充满荆棘的,如果没有一个开朗、阳光的心态怎能迎接未来的更大的挑战呢!

父母:普通工人,思想比较守旧,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把语、数、英主科学好,成绩优秀就满足了。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参与过多的活动,特别是班级的管理,家长觉得这样会影响自己的孩子,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就行了,不需要多管闲事,管理学生,这是老师的工作。

二、德育案例背景分析

小怡是个文静的小女孩,她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学习积极主动,勤奋好学,字迹漂亮,学习成绩优秀。刚开学的时候确实有点胆小,但在老师心中无可否认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小女生。因此,我跟班主任意见一致,决定任用她为小组长。每天负责小组的收发作业工作。如果遇上有同学欠交作业的情况,还要负责监督,催交的任务。

针对小怡比较文静、胆小的弱点,我和班主任都给小怡做了一些方法上的指导,希望小怡能大胆工作。就这样,小怡每天都能很好地完成她的小组长任务,尽管有时遇到个别同学的不礼貌对待,但经过我们两位老师的帮助、疏导,小怡也很乐意去当一名小组长。而且,我还发现她并没有刚开学时那么胆小,遇上同学不会做的题目,小怡还会主动地去辅导同学。渐渐地,小怡的小组长工作做得越来越好,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小怡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但是,有一天,小怡的爸爸悄悄地来找到我,跟我说:“李老师,您能不能撤掉小怡组长的职务,不要再让她当组长了。”对于小怡爸爸的这番话,我感到很吃惊。小怡的小组长工作做得那么好,同学们都喜欢她当小组长。而且,有哪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被老师“重用”,能在班里当上“一官半职”的呢?我问小怡爸爸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小怡爸爸详细地跟我说明了原因:由于小怡是个早产儿,从小就体弱多病,小时候隔天跑医院是家常便饭,可以说是一个抱着药煲长大的孩子。因此,小怡从小都是在一家人的万分呵护下长大的,家长总是担心她吃不饱、穿不暖。上学了,就担心会不会被同学欺负,担心老师会不会责骂……从小本来就胆小怕事的小怡,在幼儿园也是显得格外文静,不会主动跟别的小朋友交流。自从读了一年级,爸爸妈妈更是宠爱有加,每天送小怡上学后,爸爸总少不了在门口千叮万嘱一番,才依依不舍地说再见,等小怡转身走了,爸爸还要在学校门口远远看着小怡“安全”走进教室,直到看不到她的身影,爸爸才安心地离开去上班。在得知小怡当上小组长后,爸爸不但没有表现出高兴,反而整天担心孩子会遇到同学的欺负,担心孩子的承受能力脆弱。小怡爸爸越说越激动:“如果我的女儿被同学欺负了怎么办?如果女儿某一天做不好组长的任务,被老师撤职,她承受不了怎么办?如果女儿辅导别人的功课,自己的成绩退步了怎么办?”……太多太多的怎么办?

终于,小怡爸爸忍不住来找我,要求撤掉女儿的组长的职位,让他平平淡淡做一个学生就好了。

三、德育案例成因分析

(一)很显然,小怡父母的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存在一定问题

这也是跟小怡成长过程的经历有关系,由于小怡从小身体多病,爸爸妈妈真是一刻也不能放心,这样就形成了父母对小怡过分保护的心态。

(二)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低”

从小怡在学校的表现来看,她也不是一个被娇惯的孩子,她是很愿意走进大家,走进班集体。只是父母对小怡成长过程中的“不容易”让家长对小怡的期望值过低。在小怡父母的眼里,他们只要小怡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成长,不要求很好的成绩,不要求她能有什么特长,不要求她能当什么“官”,更不想她经历“撤职”的打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读好自己的书,不要多管闲事等等。这些都是小怡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低的表现。

(三)对于小怡本人来说,她是有被肯定,被赞赏的精神需求

她每天都努力为大家服务,大家都喜欢她,她也感到很开心,所以很自然她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了。这也是两位老师所要培养她树立自信心的一个方法。

四、德育案例方法探究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石与港湾,在这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无形中效仿的对象。所以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积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学习成绩更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在家庭教育中,每个父母都应该努力發掘孩子的闪光点,给予孩子鼓励与赏识,并在取得成功或失败时恰当评价他们的行为。小怡爸爸出现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家长对孩子成长的过分担忧。因此,首先必须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一)运用同理心,打开家长的心窗

家庭教育通常有四大类型,分别是: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前面三种类型的家庭教育都反映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完全自由的个体。在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孩子的个人权利及感受,具体体现在:包办代替孩子的任何事情,夸张的说,如果吃饭睡觉能包办,他们也会义不容辞,不想让孩子受半点委屈,不让孩子参加任何尝试,最终导致孩子成为“分数”的“高人”,“能力”的“矮子”。这部分家长常常对孩子的个人行为过分干涉,经常不经过孩子的同意就擅自为做决定,小怡爸爸就是那种溺爱型的家长。

但是,要和家长进行沟通,首先必须站在家长的角度,设身处地体谅家长。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上明珠,这种宠爱是可以理解的。我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来之不易。家长提出的要求,完全是出于对孩子的保护,他们并没有恶意。对此,我非常理解。但是,我也希望家长也能理解老师的出发点。让家长知道老师也爱着您的孩子,只不过爱的方式不一样。然后以适当的方式向家长指出这种过分保护,过分担忧对孩子成长的弊端,鼓励家长让孩子学会独立。

(二)让家长也感受到孩子的自信与快乐

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这些孩子就打下胆小、懦弱的烙印。对此,我让小怡的家长多参与我们学校的集体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孩子在学校是安全的、快乐的,是受到大家的尊重和关心的,渐渐打消家长过分担忧的念头。

(三)让家长放心放手让孩子去飞翔

寻找机会,和小怡谈心,让孩子知道并理解父母的担忧。鼓励孩子遇到困难要坚强面对,可以找老师,找同学帮忙解决。这样,不但能培养小怡的抗挫折能力,同时也让家长懂得,不经历挫折的成长是脆弱的,是可怕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呢!

五、德育案例反思

通过这个案例,使我意识到学生的很多行为问题,既是长期家庭教育中不利因素的积累,也是外界对孩子幼小心灵的一个个烙印。任何的问题,只要追根究底,都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每个家庭、班级都有一定的问题存在,关键不是问題有多少,孩子的坏习惯有多少,而我们面对问题时,如何看待它,如何帮助孩子,引导家长。

猜你喜欢

放手孩子
孩子的画
放手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
例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大班自主性角色游戏的思考
“放手”炼出的独立与自主
浅谈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放”与“不放”
放开您的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多措并举,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实效性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