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读写策略探究

2019-09-10谢玲杰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1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实施策略小学语文教学

谢玲杰

【摘要】  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其核心功能更多的在于能够熟练运用口头和书面进行人际交流。读写结合教学一直受到小学语文教育的关注,众多的教育专家致力于研究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综合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这就要求现在语文教学要更加重视读写的结合,同时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写作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点和难点。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读写结合 实践教学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1-135-01

一、阅读和写作之间的相互关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所以,阅读和写作能力并不是独立发展的,阅读对写作有着最基础的作用,通过阅读,积累素材,培养感情,学习其中的技巧。写作运用了阅读中积累的能力,同时写作反过来使阅读更具有选择性和思考性。相互促进,相互提升。读写之间的关系便是学与习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学和用之间的关系。大文豪朱熹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以致用,才使学习更有意义,才能用的更得心应手。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实施策略的改进

(一)设定旨在写作的阅读教学

1.以阅读为基础,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在研读教学文章时,要设计目标,化出重点,主要解决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既可以把握文本,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又可以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整理写作技巧的问题。

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作者的语言表达形式。要注重领悟句子和段落中,重点词,句的特点,作用,形成的效果和表达手法。反复品读,并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练习。

其次,引导学生学习整篇文章的布局特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通读整篇文章后,感受文章的每篇章节之间的结构,顺序,以及其中的作用。

2.通过写作的练习,提高阅读能力

写作不仅可以表达思想表达情感,还可以反过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很多的文章文本有着很多空白点和抽象点,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与作者对话,尽可能通过写作来表达,想象其中文本中自己对空白点的理解。不仅可以提高写作能力,更是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整理,归纳。

(二)开发教材中进行读写结合的功能

1.整体单元备课,整合单元的读写结合点

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是惊喜挑选,顺序单元组合也都是非常合理,要充分利用整组单元的文章特点,来进行针对的写作指导和练习。教学参考书也说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在阅读和写作之间搭桥。那么首先就要观察整个单元组文章的内容特点,了解并确立本组单元的教学目标。低年级注重仿词仿句的练习,高年级要更注重文章结构,整体布局的练习。

2.挑选单篇文章精读,重点研究

再进行了整组单元的理解和目标确立之后,要找到本单元文章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拿出来精读,细讲,反复品读。要引导学生体会到这篇文章的特点,主动挖掘出这篇文章的独特的价值。最主要的是挖掘文章有价值的读写结合点,根据学生本阶段的学习需求,来进行相应的读写结合练习的练习。

(三)强化写法迁移的教学形式

1.解读理解文本表达形式

理解文本的形式,一般情况下,在教学中文本有三种形式:1.作为工具,就是文本写了什么内容,就让学生结合文本作文相似的内容,这样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积累素材。2.作为范例,主要研究文本的写作手法,是如何表达情感烘托环境描写人物特征的,引导学生学习思考。3.作为经典,经典是需要反复品读的文本,需要透析文本中的每一处,可以作为任意一种形态来进行教学。

2.迁移法写作

在每次教学的课堂上,要注重每篇文章语言表达手法对于写作的价值,以及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教师反复理解了文章文本之后,要明确教学目标,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写作的意识。努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很多写作手法抽象的隐藏在每一篇文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挖掘整理这些写作手法,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这些写作手法,让这些手法自然而然的成为自己的技巧。积累写作素材,多练习迁移写作法,将内容和方法有机结合,综合的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四)建立明确的评价体系

1.明确评价的目的

语文是一门很有深度的学科,而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更是有机结合,对于读写结合能力的评价各有不同。教师一定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评价目的。明确主要考察学生哪些方面。在阅读上要注重学生的,理解,感知,鉴赏积累的能力。在写作上,要考察学生的表达手法,语言素材运用的能力。还要考察学生有没有充分的将阅读与写作练习起来,有没有将阅读中的知识及时的运用到每次的写作当中。要形成积累总结,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写作表达手法。

2.建立评价的标准

一定要有清晰明确的对于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读写结合能力的一套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有所参考,可以及时把握学生学习的阶段,与学生交流谈论,更有针对性的提高语文水平。比如在仿写教学中,要查看学生有没有运用文本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有没有流畅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还要看整体句子的语言是否优美,是否合理。在改编读写练习时,要注意学生在改变文本时是否遵循原文的意思,有没有创造性和创新点,句子是否通顺合理。在读后感等写作练习时,要看学生的感受感悟,是否有自己的见解,是否具有哲理性和现实意义。要整体关注学生有没有将迁移的写作手法运用到平时的作文练习中。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下的习作指导策略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16100)】

[ 参  考  文  献 ]

[1]汪潮.中国语文读写结合相关研究[J].杭州大学学报,1991,21(4).

[2]彭彪.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初探[J].语文教研,2011.

[3]田本娜.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学术月刊,2008(1).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实施策略小学语文教学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