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2019-09-10孙粉林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1期
关键词:现实生活技能资源

孙粉林

【摘要】  语文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是语文学习的不竭源泉。脱离了生活,语文学习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也因此失去了新鲜的活力,丢掉了原有的魅力。语文教学要建立在生活情境的基础上实施,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切断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必将使语文教学陷入枯燥、单调的境地。

【关键词】  生活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1-112-01

教师应随时把生活引入语文教学,把学习内容跟真实生活联系起来,拉近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距离,让教学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去加强语文素养,在学习中去培养生活技能。具体可做到:

一、依托多彩生活,拓展学习资源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生活有多丰富,语文学习的资源就有多丰富。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只要是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都可视作语文教学的内容。要充分依托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撷取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

第一,充分发掘学生自身的资源,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生命个体,都有着探索生命意义、创造生活体验和感悟人生智慧的生命激情,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语文学科的丰富功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思考和感悟生活的真谛,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和认识。

第二,充分挖掘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资源,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有学生眼中的自然世界的资源,也有学生自身所处的社会资源,这些资源存在于家庭、学校、社会之中,取之不尽,将其应用于语文教学之中,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应。

第三,充分发掘环境的资源效益,力求每一寸空间释放温馨的生活气息,例如,将教室里的课桌椅有意识地分成几块,让学生围坐在一起,为学生创造一个便于交流、互动、对话的平台。这样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就是一个微型社会,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展的不仅仅是语文的学习,学到的也不仅仅是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更培养了生活中与他人相处时合作探究的意识。

二、唤醒生活体验,丰富学习内容

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不断的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去体验、感悟和领会教材,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推动教学内容持续地生成和变化。例如阅读教学,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教学活动围绕课文本身的字、词、句、段、篇进行,课前安排学生预习、扫除文字障碍,课内围绕文章串讲串问,课后练习也是追求一些知识点的落实与巩固。

而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阅读教学,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依托课文开展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丰富语文学习内容。预习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到现实生活中自主观察、调查体验,将文本的学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融为一体;课堂教学中,可以在课前体验和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与互动,使学生完成知識与技能、方法、情感的自主构建;课后练习,教师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练习趣味化、使知识有机地转化为能力,使课本内容的学习得到拓展,从而让学习延伸到书外,把语文学习转化为观察、体验、调查、交流、研讨等生活体验,从而实现语文与生活的双赢。

三、学习沟通生活,培养生活技能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技能,教学时应运用多样化的语文学习活动,去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组织能力、心理素质能力等,让生活中必备的基本素质,能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得到操练。教师可以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并获得活泼生动的知识,陶冶自己的情操。因此,生活进入语文课堂,语文教学贴近生活,两者丝丝相连,才能交相辉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在生活。语文教学要走近生活,一头联着课堂,一头联着生活。两头相联,两头热,语文教学才能返璞归真,走向理想的境界。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技能资源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假期归来
浅析现实生活中的椭圆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