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2019-09-10刘文江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0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解决策略

刘文江

【摘要】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教学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素养重要的途径,其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因此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目前音乐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及对策。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 合唱教学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0-157-010

1.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因此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在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学生音乐素质参差不齐,合唱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对于合唱方面欣赏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方式和评价上存在着弊端,所以导致合唱教学整体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从而对增加学生音乐素养的推进形成障碍。

2.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对于合唱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相比较而言,音乐合唱在音乐教学当中是一项难度较高的项目,音乐合唱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学生对合唱艺术兴趣不是很浓厚,也就对于教师的音乐教学能力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所以音乐合唱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另外,许多学校音乐教师的专业性都是有待提高,同时一个音乐教师可能要监管多个班级所以音乐教师不愿意耗费过多的精力进行音乐合唱教学,从而也降低了音乐教师对于合唱教学的积极性。

2.2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小学生自身来说对于音乐合唱是存在隔阂的,因为合唱比普通音乐学习有着更高的要求,其不仅要有较强的音乐基本素养同时还要求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由于合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音乐基本素养,所以学生就需要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熟练掌握每个音节,并且练一首合唱音乐往往需要反复的练习,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感到厌倦,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之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掌握主动权,从而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所以教师要从这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教学方式方法较为单一

在具体的音乐合唱教学当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发音,气息以及学生之间的配合,因此对于学生音乐合唱的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并且要求教师的专业素养过硬,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没有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同时教学方法也是比较单一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教学大多数都是让学生之间反复练习,通过这种肌肉记忆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完成合唱的学习,对于课本上的音符、节拍以及音乐知识的解析,教师都是通过这种方式“灌输”给学生,所以学生不能够完全的了解,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降低整体的教学质量。

3.提高合唱教学的措施

3.1调整教师教学的态度

由于音乐合唱部分是音乐教学当中难度较高的部分,所以许多教师对于此的教学态度都是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一是因为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比较低,二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比较低,在施展具体的教学工作时教学效率和质量都是比较低的。因此为了提高合唱教学质量和效率,首先就是让教师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在教学中不能因为合唱教学有难度,而对此项工作抱有一种消极的状态,在教学当中应该有一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状态。

3.2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学生在学习过程没有兴趣作为推动力,会大大降低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是虚有其表,所以音乐教室应该了解到应该怎样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动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去主动接受音乐知识,从而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让学生置身于音乐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通过兴趣的引导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3丰富教学方法

目前音乐教学当中,大多数教师都是采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当中存在着许多的弊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同时教学质量和效率也是比较低下的,因此教师应该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首先在教学当中首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师都是让学生经过一些基础的学习,然后再进行反复的练习,在教学新阶段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以练代学,让学生先对学习的歌曲进行练习,让学习直接了解到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教师在进行一些调整的工作,这样能够极大地调高教学效率,然后时教师应该针对课本上的基础音乐知识进行培养性的工作,让学生有一定的基本素养,而不是以往教師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了解到每个音节的发音,节拍的控制以及团队中配合程度,通过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如在练习前十六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时,通过节奏游戏的方式加入音高,加强了学生的音乐体验,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基石。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音乐知识,并且享受学习音乐这个过程,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能力。所以在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也应该以此为目标展开音乐教学,端正教学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使学生在音乐教学当中感受合唱的魅力,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 参  考  文  献 ]

[1]孙明明.我国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现状与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06):134-135.

[2]林秋子.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328.

[3]耿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音乐时空,2014(15):180-181.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解决策略
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创新思维,让小学音乐课堂充满活力
小学音乐课堂实施竖笛教学的策略
高效课堂始于有效的导入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发声练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
基于能力培养的合唱教学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