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教育中应用激励策略的措施

2019-09-10韩锡恒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0期
关键词:激励策略小学德育整合

韩锡恒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及竞争压力就已经非常大。为了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要加强德育教育,适当应用鼓励对策,以激励学生的正向品德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小学德育 激励策略 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0-042-010

教育竞争日益激烈,小学生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家长为了让学生有更强的竞争力,除了参加学校正常课程外,还让学生参加各种辅导班。这样一来,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变得更大,小学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学习成绩,忽视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导致不能健康成长。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尤其重要,它能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是一种软实力教育,是小学生成长阶段不可缺少的知识,对学生日后健康成长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小学德育教育现状

1.缺少完善的激励对策

班主任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负责人,是德育教育的组织者和實施者。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好胜心强,愿意听鼓励和表扬的话。但是目前小学德育教育没有形成完善的激励政策,激励教育没有过程记录,激励项目相对狭隘。这严重影响小学德育教育的激励策略的实施,影响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

2.缺少完整的激励实践

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教育方式主要是班主任进行语言知识的讲授,学生接受班主任讲授的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班主任的知识讲授,并不意味着学生完全接受了德育教育内容。有些学生在学校内,会遵守德育要求,但是走出校门的一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这意味着德育教育并未完全落到实处。班主任的鼓励实践只是一种普及性说教,没有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导致激励成为空谈,导致学生不能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3.缺少完备的德育组织

学校没有构建完备的德育组织,没有专门的德育激励制度、记录制度,是德育教育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德育教育一般是学生发生问题时对学生进行错误纠正,预见性差,导致无法取得成效。

二、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实施激励对策的路径

1.构建学生认可的激励策略

激励德育方法的实施的前提是制定学生认可的激励策略,使激励策略对学生产生触动,以让学生自觉遵守制度。如在升国旗、开班会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进行激励策略的提出,并对部分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让其他同学有感触,只要自己表现得好,也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我班一个小男孩的妈妈反映,男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让妈妈给他买作文写作的书,好能以后写出好作文。小男孩要作文书的原因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表扬了班上的一个女孩子作文写得好,所以他也要多训练,以后都可以写出好作文。可见,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德育教育上,只要通过适当的鼓励,就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学校的日常活动中。

2.在生活中实施激励策略

生活中无小事,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是由小事组成的,而这些小事也是学生良好品德和习惯养成的基础。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自觉自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素养。实施鼓励策略时,也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对于现实行的垃圾分类,教师可以作为德育重点来抓,让学生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并将不同类别垃圾放入不同垃圾桶,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以加分形式或小红花形式进行奖励,攒足一定量的小红花或分数可以兑换一定的奖品。

3.设立德育自律奖励制度

学生的自律是做好德育教育的基础,为了让学生做好自我管理,并实现综合全面发展,班主任可以制定自律激励制度。如让学生主动承担班级管理工作,由学生轮流做班级德育管理组长,向同学讲授德育知识。对德育管理组长,由班级同学进行集体投票,选出管理小能手,并对其进行奖励,这样即能培养教师的德育管理助力和,又能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督促学生自律管理,以增强班集体荣誉感。

4.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进行激励

每个小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性格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使其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意识。在制定激励策略时,要考虑到所有学生的特点,并不能一刀切。对于素质高的学生,给其制定较高的德育发展目标;对于素质一般的学生,制定激励策略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以使学生从内容自觉遵守德育公约。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进行德育教育时要让学生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要以更直观的形式进行教育;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结合一定内容进行,使德育教育联系生活,以发挥最大效用。

5.通过主题班会和实践进行激励

小学生在家里容易受到家长的溺爱,将一些不良习惯融入学校。为了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激励,通过积分进行。如让学生在家帮助家长做家务,以固定周期为限,帮助家长做一项家务,即可得一分,由家长和班主任一起,对学生进行实践德育激励。

另外,班主任在召开班会时,也要将激励策略融入其中,一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一是将德育激励理念传递给学生。教师可以召开斑马线上汽车让路人、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等论题的讨论,以使学生在正确德育理念的影响下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重中之重。班主任作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责任人,要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要多开展激励教育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心理特点等制定公正的激励策略,以使激励策略公平合理,以激发小学生的自觉内驱力,最终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

[ 参  考  文  献 ]

[1]姚中华.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才智,2015(23):89.

[2]康欢欢.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47.

[3]刘咏梅.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华少年,2015(30):11.

猜你喜欢

激励策略小学德育整合
高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励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激励策略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