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2019-09-10王晓娜

高考·上 2019年2期
关键词:阅读课词汇记忆

王晓娜

随着现代化通讯工具的应用与普及,“快餐文化”已经迅速渗透到高中校园,它虽然给学生带来了便捷的交流,但导致学生对文本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下降。而在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阅读作为学生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手段,已经逐渐成为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元素。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在文科试卷中,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技巧是高考命题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作为一线的语言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阅读能力是指完成对文本的阅读所应该具备的本领,包括对文本感知、理解、鉴赏的具体阅读活动以及顺利完成阅读所必需的正常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个性;它是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事物,发展智力和情感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语言能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阅读分为精读,泛读,朗读,默读等几种。阅读可以保持学生学习语言的持久兴趣,可以巩固加深所学知识,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开阔学生的视野。阅读材料不仅包括大量的语言知识,而且也包含更重要的人类活动信息,良好的阅读能力正是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之一,没有扎实的阅读能力,我们对一门语言的掌握不可能是全面的牢固的,更谈不上达到学习语言的终极目的。

如何培养高中生的阅读能力?这已经成为我们广大教师深刻思考和积极探索的课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其词汇量、文化背景知识和阅读技巧有着直接关系,学会选择适当的阅读技巧对培养自己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起到一定的作用,而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应该从理论高度调整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进行高效阅读,深度挖掘语篇材料的思想内涵,突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交际能力、人文底蕴的养成。

首先,加强词汇教学。词汇是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充足的词汇做保障,培养阅读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英语教学为例,在高考备考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对于考纲所列出的3500词汇的复习和记忆,还要拓展到5000左右的词汇量,灵活掌握单词的拼写、词性、搭配以及词义拓展等,要特别注意常考动词的特殊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变化情况。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词汇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因此,我们教师不应该孤立地进行词汇教学,而应千方百计地把词汇与语篇语境结合起来,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把语言词汇放到特定的语境之中理解,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理解、记忆、复习与巩固语言词汇。与此同时,词汇教学有着丰富的内涵。南逊指出:“完全掌握一个词,应包括掌握它的意义、拼写、读音、搭配、語法形式、文体、联想以及它的词性。”根据语言教学的这些特点,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的词汇学习,教师必须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多种语言环境呈现词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采用图片、简笔画、幻灯片、情景剧等一系列辅助教具以及手势、动作、表情等开展词汇教学。用简易词汇解释新词,有助于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例如,英语中的wooden可以用made of wood来解释。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不难发现很多学生记忆词汇的方法单一、机械,只是重复词汇表,费时多、效果差,这一点尤其是表现在英语词汇教学中。为此,我们在进行词汇教学时,须注重对学生加强记忆策略的指导,使其掌握记忆规律和记忆方法,培养记忆能力,提高记忆效果。英语中的很多词是借助合成、转化、派生而构成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构词法来辨认和记忆英语单词。“学得快,忘得快”是学生记忆单词过程中的通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通过造句、情景对话、短文写作、复述课文、课外阅读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对已学词汇的理解记忆,激发学生思维,巩固所学知识,扩大词汇量。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注重词汇背景知识的讲解,进行词汇文化导入,遇到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介绍与之相关的文化、风俗、政治、历史、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对特定的词汇,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对学生理解词汇的内涵都有重大意义。

其次,上好阅读课。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无论是语文学科还是英语学科,阅读量都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且题材多样化,包括日常生活、轶事传说、新闻报道、广告、社会生活、通知、史地、经济等等。不同题材的文章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天文史地、科普常识类,要留心事实与细节;人物传记、历史故事、幽默小品类,要领会文章的主题、写作意图、人物性格和特征等;社会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类要注意观点和结论。这就对我们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具有锐意进取和开拓创新以及与时俱进的精神,且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我们教师应该首先意识到,阅读课的教学不只是以语法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通透理解课文为前提,对课文的框架结构、写作特点、文化背景、等在课堂教学中都必须有所渗透,这些都是影响理解课文,锤炼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因素。

最后,将阅读能力转化为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阅读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终身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习语言是为了获得交际能力,并最终运用到生活中去,而这种技能的获得需要学生具有自主阅读能力。目前,高中阅读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教法上仍然遵循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传统的语言阅读课其实是语法及词汇课,阅读材料只是语法及词汇的范例。教师没有重视阅读技能的传授,忽略了阅读策略的教学,教师只是充当语法书和字典的功能,而学生则成为被动容纳这些知识的机器

加强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策略的应用,在训练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来引领阅读。可以把阅读材料排练成课本剧,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诗词大会和朗诵比赛,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切磋中不断成长,与此同时提高阅读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对速读、略读、扫读、跳读、查读等具体读法给予必要的指导训练,扩大阅读容量,增加知识密度,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阅读能力。让学生可以准确提炼阅读要点,理解文本意思,在考试作答中能够切中要点,并且培养出较高水平的朗读者。同时,提高教师对阅读课的调控能力、探索阅读课教学的有效形式,提高阅读课效率。从而带动学校新一轮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打造书香型校园,形成卓有特色的阅读文化。

总之,高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种全方位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所学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它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必须坚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从课内到课外、从慢到快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积极性。作为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高效阅读能力的学生。这就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再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要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养成积极主动、自觉阅读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给予学生自主阅读的条件和机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爱好,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把阅读还给学生,从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打造名副其实的高效阅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猜你喜欢

阅读课词汇记忆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文学小组合作阅读课例探究
人教版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必修三?Unit 4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词汇小达人
记忆翻新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