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优化计算教学

2019-09-10张丽珍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0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优化策略小学数学

张丽珍

【摘要】  小学数学是学生阶段的基础学科,其中计算教学更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在传统应试教育之下教师对小学生数学计算的教学方式过于单调和死板,显得枯燥乏味因而对学生思维的灵活变通有阻碍;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计算工具,为了更加方便快捷,小学生越来越多地使用计算工具进行运算,计算能力操练度较低,计算水平也得不到提高。因此在素质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师如何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以及提升课堂质量和教学效果成了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0-124-010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要想提高学生对于计算能力的应用学习和提升发展就要进行反复的训练和实际应用,才能让学生的计算能力真正变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学生养成计算的习惯。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小学生计算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一味灌输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对教学方式进行转变,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大家展开如何转变教学方式来优化计算教学。

一、善于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取得进步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性采取故事教学的方式寓教于乐,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或者通过一些故意制造难题让学生有好胜心,例如在《分数混合运算》一章的第一课,就可以利用不同的分数表现形式如1/3,7/4,1/8让学生将以上三个数相加,而学生一定会困惑该如何进行这个时候我就会引入通分的概念让学生进行学习。如学生自己做出来了我也会进行表扬,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帮助小学生集中注意力,也有利于课堂效果的提高。

二、分析学情、制定目标

1.共同发展

对于学生的学情分析就是计算教学优化的第一步。学情分析可以通过摸底考试以及抽查、私下约谈等方式进行。由于学生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进行这样的考试和抽查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和一定的把握,并且有利于预测学生未来的发展情况。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例如在《数据处理》一章中,我根据学生情况制定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目标,简单的小数乘法比如有些学生对于百分数的接受程度高,对这类学生就布置应用题进行综合运用;对于那些对分数的接受能力更高的学生,就可以让学生多做一步把百分数转化成分数,使对不同数学形式的学生都能共同进步。

2.允许存在差异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的,而存在即合理,因此小学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正视差异、优化算法。比如我在讲课的时候,出示10个五角星,让学生剪掉2个后再剪掉3个,提出还剩几个的问题。学生可以用连减的思路解答,也可以用先加后减的思路,让学生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表示要先算加法。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理解小括号的意义,从而知道带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我尊重学生的不同方法,只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和计算能力的掌握都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和目标。不同程度的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和解决方式,教师对不同方式的尊重和鼓励无疑是学生进步的最大动力。

三、算法对比、策略优化

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思维活跃且对事物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认知,数学计算的多样性意味着一道题不只有一个解,不同学生对不同题目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若教师强制让学生接受某种算法学生内心是会抵抗的,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多种算法的对比,让学生自己进行判断,自主寻求最优策略并接受。

例如我在《圆》这一课的教学中,计算一个圆的面积,没有预习过课文的学生就会想说能不能将圆当成之前学过的正方形来算,而预习过的学生就会直接利用公式,结果都是一致的。这时候我就会将这几种方法汇总加以对比、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判断何种最为便捷从而主动接受最优策略。

四、发现规律、求是创新

计算教学优化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数学计算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积极进行求教、主动进行交流,在教师讲述的知识之外进行举一反三和规律总结。传统的数学计算教学过于刻板,学生学到的知识并不能进行触类旁通。要培养学生数学计算的计算习惯和创新意识,不仅要注重课堂和学校,还要借助家长的帮助。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在做一道题时,提示学生有不同的算法来让学生发现新的解题思路,从而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另一方面,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人生导师。在家庭教育当中,家长的作用也不容忽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将需要计算的事情交给孩子做,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计算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养成处处保持计算思维的能力。

总结

计算教学像一个链条,贯穿于小学生的整个数学学习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计算能力不仅影响到小学生对数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计算技能的掌握和提升,更是影响到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和数学素养的形成,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意义重大。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要在激发兴趣、培养习惯、鼓励创新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丰富多元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训练和反思。小学生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优化还有待所有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

[ 参  考  文  献 ]

[1]徐恩慧,周贝妮,徐章韬.信息技术支持下师范生教学设计之路探微———以数学教学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16(09).

[2]詹有红.基于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8).

[3]方年华.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03).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优化策略小学数学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