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健品要能识会吃

2019-09-10谭敦民

旗帜文摘 2019年2期
关键词:保健食品保健品辅助

谭敦民

据媒体报道,青岛60岁的陈正林老人购买了某公司近10万元的保健品,而公司答应的旅游等诸项承诺都没有兑现。自己胡花了这么多钱,感觉上当受骗了,对不起家人,老人就投海自杀了。老人之死引发了对保健品夸大欺骗宣传的广泛讨论。

当前,国人对保健品普遍存在认识偏差。很多人都希望通过保健品来治病,不少保健品销售人员也是这么宣传的。其实,这是个极大的误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早已明确规定:保健食品的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并要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也就是说,保健品不能宣称有“治疗作用”,更不能替代药物。有的不良商家存心欺骗,“忽悠”保健品可以治病,老年人的辨别能力往往不强,屡屡中招,除了被掏空积蓄,他们的生活信心也受到极大挫伤。

有鉴于此,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关于防范保健食品功能声称虚假宣传的消费提示》,该提示明确指出,保健品不等于药品,保健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应该严格按照注册备案的保健功能进行标识和宣传。该提示整理归纳出目前市场上27类保健食品功能的常见虚假宣传,并与批准的保健功能进行对比,便于消费者辨别确认。

下面就把这27类常见的虚假宣传解读分析一下:

排在首位的是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如果被表述为具有“防癌,抗癌,对放化疗有辅助作用等”,就涉嫌虚假宣传。比较典型的是某些灵芝产品,如屡次被曝光的两种“灵芝宝”,其广告声称“经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实验证明:对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肾癌、淋巴癌、脑瘤、鼻咽癌、胆囊癌、膀胱癌、胰腺癌、骨肉瘤等各种实体瘤和白血病的临床应用中,XX灵芝宝均有显著疗效。”什么癌症都治,广告上还有若干身患癌症吃了他们的保健品康复的例子。因为是治病救命的灵丹妙药,所以价格不菲。但明眼人仔细一看,该产品批准文号是“卫食健字”—保健食品而已,根本就不是药。它的保健功能是免疫调节,辅助抑制肿瘤。仅仅是“辅助抑制”作用,却被夸大为包治各种癌症的灵丹妙药!尽管被媒体一再曝光,但此类产品屡禁不绝。

二是“辅助降血脂”类的保健品,有人夸大宣传为“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细胞;减肥;防止血液凝固;预防脑溢血、预防脑血栓;预防老年痴呆;降低血液黏度;促进血液循环及消除疲劳等。”这类产品很多,如深海鱼油,它虽然对软化血管,降低血脂,清扫血管垃圾有一定的效果,但没有任何权威临床资料证明该品具备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功能,如果声称其具有“降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维护心脑健康”等作用,就涉嫌夸大宣传了。

三是“辅助降血糖”类的保健品,有人夸大宣传为“可以代替胰岛素等降糖药物;预防或治疗糖尿病。”保健品不是药物,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是服用降糖药和胰岛素,任何保健品也取代不了降糖药和胰岛素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四是被批准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保健品,有的商家夸大宣传,说它们能 “治疗肿瘤,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预防老年痴呆;治疗白内障,延年益寿等。”葡萄籽OPC、维生素E、维生素C、西红柿红素等确实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但是如果说它们能够“治疗肿瘤,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预防老年痴呆”,就有欺诈之嫌了。

五是“辅助改善记忆”类保健品,如果说它们能够“提高智力,提高学习专注力,提高考试成绩;缓解脑力疲劳、头昏头晕;预防老年痴呆等”,就属于夸大的虚假宣传了。

六是“缓解视疲劳”类保健品,这类保健品仅仅对视疲劳有缓解作用,如果说它们能够“治疗近视;预防和治疗白内障和青光眼等”,就属于夸大欺骗宣传了。

七是“促进排铅”类保健品,如果还说能够“吸附并排除各种对人体有害的毒素,如铵盐、重金属等;调节体内酸碱度,恢复身体机能;对抗自由基侵害。排毒养颜等”,就属于夸大欺骗宣传了。

八是“清咽”类保健品,如果还说能够“辅助戒烟;抗雾霾;缓解烟毒、霾毒;对疾病引起的咽喉肿痛有治疗效果、治疗慢性咽炎等”,就属于夸大欺骗宣传了。

九是“辅助降血压”类保健品,如果还说能够“治疗高血压、抗血栓、预防老年痴呆等”,就属于夸大不实宣传。

十是“改善睡眠”类保健品,如果还说能够 “缓解大脑衰老、神经损害;可代替安眠藥快速入睡;保持皮肤光泽等”,就属于夸大不实宣传。比较典型的是喧闹好一阵子的“脑白金”,所谓脑白金本来是松果体素,只是具有辅助睡眠作用,却夸大宣传为用它以后能够成为“九十岁的中年人……”

十一是“促进泌乳”类保健品,如果还说能够 “治疗乳房肿痛炎症等”,就是虚假宣传了。

十二是“缓解体力疲劳”类保健品,这类保健品不能说能够“提高记忆或学习专注力;提高性功能;预防因疾病引起的疲劳;改善缓解脑力疲劳;壮阳等。”也就是说,这类保健品没有这些功能。

十三是“提高缺氧耐受力”类保健品,不能说“可缓解心脑血管系统障碍和呼吸系统障碍导致的供氧不足;治疗脑缺氧、治疗运动缺氧、补氧。”

十四是“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的保健品,不能说能够“治疗因辐射造成的损伤;抗手机、电脑等电磁辐射。”

十五是“减肥”类保健品,这类保健品不能宣传为“无需保持健康合理膳食和运动等规律生活习惯,可快速达到减脂、减体重、塑型等效果,体重不反弹;预防便秘;可完全代替正常饮食等。”服用过减肥产品的人可能都知道,没有不反弹的减肥产品。

十六是“改善生长发育”类保健品,不得宣传为可“增高、改善食欲、促进二次发育、改善记忆等。”

十七是“增加骨密度”类保健品,不得宣传为可“增高、促进骨骼生长;治疗骨损伤;增强身体强度等。”

十八是“改善营养性贫血”的保健品,不得宣传为可 “调节内分泌失调;养颜美容等。”

十九是“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作用的保健品,不得宣传为可“治疗化学性肝损伤;酒前、酒后服用解酒;治疗脂肪肝、肝硬化等。”

二十是“祛痤疮”类保健品,不得宣传为可“修护受损肌肤;清除黑头;预防长痘;改善各种面部肌肤问题等。”

二十一是“祛黄褐斑”类保健品,不得宣称“可根除黄褐斑;提高肌肤自身养护能力;有效抑制并淡化黑色素等。”

二十二和二十三是有“改善皮肤水分/油分”的保健品,不得宣传为可“抗皮肤衰老、暗黄、色斑;延缓衰老;抑制黑色素等。”

二十四是“调节肠道菌群”类保健品,不得宣传为可“治疗肠道功能紊乱;治疗便秘、腹泻;增强免疫力等。”

二十五是有“促进消化”作用的保健品,不得宣称可以“治疗胃胀、胃痛等。”

二十六是具有“通便”功能的保健品,不得宣称可以“治疗便秘等。”

二十七是“对胃黏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的保健品,不得宣称能够“治疗胃部疾病;对所有程度的胃黏膜损伤均有保护功能;酒前、酒后服用解酒等。”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强调,保健食品应严格按照注册或备案的保健功能进行标识和宣传。凡有虚假宣传的产品,请消费者不要购买,同时可以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投诉和举报。另外,消费者还要警惕保健品销售中“专家义诊”、“权威证明”、“免费试用”等伎俩。

(科学养生 2019年01期)

猜你喜欢

保健食品保健品辅助
构造辅助函数妙解压轴小题
浅论保健食品与健康养生的关系和解决途径
热门调查
九旬老人砸200万元买保健品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HPLC测定保健食品中维生素E
食药监总局:从未批准“补脑”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