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智慧校园环境下教学模式创新问题

2019-09-10吴烜

高考·上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吴烜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全球经济道德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鞥信息技术广泛兴起和应用,智慧校园逐渐形成,促进教育的信息化建设。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智慧校园的优势,解决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促进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深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当发挥智慧校园的资源共享性、随时性和精准性的特征,促进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文章中分析智慧校园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出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智慧校园环境;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现代教育发展,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是教育事业的重要课题。目前,不少学校存在着一定的教学误区,认为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学教育手段和传统教学模式的融合,虽然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智慧校园环境作为基础,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一、借助智慧校园,促进教学资源开发和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智慧校园环境,搜集和整理相关教学资源,借助学校自主构建的资源库平台,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为教师备课做好准备,借助相关的资源平台搜集相关的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教学视频,同时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思路。同时,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借助校园智慧平台制作相应的调查问卷,开展课前检测,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例如,在利用PAD制作电子板报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在课堂活动中,教师结合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视频,导入新课程学习,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借助相关的视频内容帮助学生掌握PAD相关操作,引导学生制作自己的板报。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设计不断开发教学资源。在导入环节中,引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视频,开展课堂导入,并且借助相应的智慧校园平台,下载相应的主题教育板报图片。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操作,借助图片、文字和视频的结合,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制作的作品進行客观的评价,并且展示相应的板报样例,引导学生学习和参考,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二、合理利用智慧校园,帮助学生解决课堂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软件辅助教学,创设智慧教室,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优化教学活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问题解决新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借助智慧课堂环境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寻找课堂中的问题,及时优化和调整教学方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例如,在网站制作的课堂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利用相关素材和网页制作网站,更好的维护和管理。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先设计其首页,根据相关的表格列出每个模块的内容,促使网页更加的美观清晰。借助智慧校园插入相应的图象、动画,同时做好首页背景设计,设计相应的网页背景音乐。在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设计之后,教师根据学生作品评价,推荐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介绍,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优点,给予相应的表扬和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寻找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弥补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智慧校园环境,促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

三、结合智慧校园,不断巩固和延伸知识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课后巩固和延伸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学生知识巩固的重要环节。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借助智慧校园平台批改学生作业,借助学生作业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借助智能录播系统播放教学过程,上传得到学校智能教学平台,将教师使用的微课资源上传到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学生课后学习的过程中,借助智慧校园平台设计相应的答疑功能,解决学生学业中的困难,促进课堂知识内容的扩展,巩固和延伸学生知识内容。例如,在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的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掌握信息加工的类型,掌握人性化信息加工,如语音识别以及机械翻译等。在完成课堂教学活动之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抽象性特点,借助智慧校园环境制作相应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相应的资源平台上,同时结合人工智能应用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开展练习活动。借助资源平台促进学生知识内容扩展,如指纹识别、语音识别以及手写识别等。同时借助课后疑问解答功能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丰富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结语:信息技术课程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为将来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基础。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智慧校园环境,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革新课堂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学环节以及课后训练环节,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策略,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本文系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2017年立项课题“基于智慧校园环境下学科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编号:FZDJ2017A15)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文程樟.智慧校园环境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7(1-2):94-96.

[2]鲁永进,黄秀娟.“智慧课堂”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J].江苏教育,2017(4):29-31.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