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任清敏

高考·上 2019年2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运用语文教学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组员倾听、理解、讲解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同学间的友谊。分组应面向全体学生,小组命名应靓丽,突出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取问题式合作学习、表演式合作学习、学科式合作学习、实践式合作学习和竞争式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明确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语文教学;运用

在全国改革浪潮春风的吹拂下,2018年9月,安顺市开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实践活动。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我对所教的两个班97名学生17个小组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普遍喜欢这种学习方式,认为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组员交流探究,有不懂的内容,可以通过讨论解决;组员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同学们乐于学习,乐于思考,积极踊跃地参加学习活动,实现全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功的愿望。这种学习方式能培养组员倾听、理解、讲解的能力,能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促进同学间的友谊。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和命名

小组合作学习怎样分组呢?掌握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可分为对学和共学。先以同桌二人结为对子,按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高低组合,称对学;再以小组为单位,一般以4—6人为一组,小组成员按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优、中、差三类搭配安排,称共学。还可以给共学小组取个靓丽的名字,突出小组的特点。有的小组取名“七彩阳光”,代表学生阳光活泼,积极向上,努力进取!有的小组取名“璀璨星空”,要像星星一样闪亮。有的小组取名:“飞鸿雪泥”,语出苏轼的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表明合作学习虽短,正如人生的旅途中也会留下点点足迹一样,希望大家能一起做出最好的成绩,让人产生美好的回忆。

科学合理地编排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小组的名称加强了组员的凝聚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有效措施。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和内容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等,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问题式合作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课本涉及的文学常识、课文的朗读、古诗文的理解等采用对学形式比较适宜;名著有关的知识采用抢答式的共学方式比较适宜;疑难问题的提出,通过共学小组搜集、整理,再提出。在问与答的过程中,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能力。

(二)表演式合作学习。中学语文教材,凡情节生动的内容,如历史故事,都可采用这种学习形式。先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再进行表演,通过这种合作学习,形象生动,诙谐有趣,学生易于理解。

(三)学科式合作学习。是指将几门学科联合起来开展合作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大都可以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如开展综合性学习:如何交友?活动过程分组完成。第一环节:交友的困惑;第二环节:中学生交友观——中学生交友的目的,中学生交友标准,巩固友情方法;第三环节:专家建议——摆正交友位置,建议交友标准,与异性朋友交往;第四环节:诵友谊;第五环节:唱友情。这种学习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四)实践式合作学习。如开展“孝亲敬老”活动,带领学生到敬老院做义工,培养学生敬老爱老的良好品德;开展“探寻家乡河流”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安顺市贯城河,走访名人,寻找老照片,了解家乡河流的前世今生,培养学生保护环境,树立大生态的环保理念,增强热爱家乡的意识,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最后通过图文形式展示实践成果。

(五)竞争式合作学习。每册书的自读课文,先制定评价标准,奖励机制,把每一课的学习内容具体分配到小组,每一小组以教师的身份带领大家学习,从而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学生较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学习中精力高度集中,课堂更活跃,更生动,学习氛围更浓。组员更加团结,更加默契,使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在竞争中,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能力。

三、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要使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切实有效地开展,首先,教师要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必须掌握哪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如在探讨:“中学生的责任是什么?”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学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必将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必将成为国之栋梁,必将为祖国做出个人的贡献!”再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完成后,总结学习结果。总结活动的得与失,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有极少数的学生不会自觉地参与小组活动;有的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因性格比较内向,不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个别的学生会借讨论之名,去说与学习无关的事;有的不主动参与讨论,会依赖成绩较好的同学;组员意见不合时,会发生矛盾与争执;有的学生不为集体荣誉着想,只图自己表现等。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制定全员参与机制,多关注后进生,让每个学生都融入这个集体;做好团队分工,组员各展所长,分工轮流转换,多给内向同学发言的机会,把帮助后进生转变列入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自主意识,尊重意识,集体意识。小组长的作用举足轻重,培养小组长的管理能力,加强组员的自律教育。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每个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自己的素质,全班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高。我们将继续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以学为主”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的实践,使这种方法逐步完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參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合作学习》。作者:无。来源:百度百科。1900年1月1日。

作者简介:任清敏(1966.6~),女,汉族,贵州安顺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运用语文教学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