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院-学院(学科)制”下共青团创新创业工作的思考

2019-09-10冯永宁辛欣郑成华

高考·上 2019年2期
关键词:书院共青团创新创业

冯永宁 辛欣 郑成华

摘 要:近年来,伴随教育教学改革,在继承中国古代书院制教育模式,借鉴西方住宿学院制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我国部分高校积极探索书院制教育下人才培养新模式,如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的现行书院制教育模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书院-学院(学科)制”的教育模式等。本文对“书院-学院(学科)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共青团创新创业工作的几点思考,希冀能对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共青团创新创业工作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书院-学院(学科)制”;共青团;创新创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已经成为一项国家关心、社会关注、青年关切地重要工作,高校共青团如何能够积极引导和指导大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是全团的一项重要工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书院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教育、人文涵养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学院作为一个正式的教学组织,主要负责学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教育以及科学研究。高校共青团如何依托书院教育形式,更好的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对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建设科技创新强国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显得越发重要。因此,培养一批具有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近10年来,网络、电子、通信等信息技术产业领域里的创业活动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中不乏大学生们为我们树立的创业榜样。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与新的机遇,大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和爱好,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创业道路。并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大众化特点,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也在客观上要求大学毕业生们转换自己的就业观念,把创业也纳为一个重要的选择。鼓励大学生自己创业不仅会对缓解就业压力、创造就业机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也顺应了时代发展對大学生提出的创新、创造的要求。

另一方面,当前各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重课程轻实践,且授课教师多缺乏创业经验,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校指导。其次,校园创新创业整体氛围不够浓厚,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起步较晚,且缺乏一定的前瞻性,许多高校更注重学院教育下的专业知识培养,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或者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教育工作仅仅作为就业指导的一部分工作开展,造成了高校创新创业的氛围较弱。第三,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淡薄,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的两个书院四个年级的287名同学进行的创新创业现状调研,统计结果显示,25.9%的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不感兴趣且未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32.1%的学生想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却因缺乏指导或者资金支持而未能坚持;58.9%的学生认为参加创新创业活动主要是为了获取学分而非自主性学习。可以看出,对于高校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业教育的培训和创业活动的支持仍应亟待加强。

二、“书院-学院(学科)制”下共青团创新创业工作特点

高校共青团作为广大团员青年的群众组织,肩负着团结青年、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历史使命,具有号召力强、组织能力强、创新思维强的组织优势。广泛而深入的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是高校共青团的一项有战略意义的工作,也是推动社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是引导和教育青年学生实现自身全面成长成才,在社会建设实践中提高素质,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而在新型培养模式下共青团所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也其新特点。

首先,“书院-学院(学科)制”下学生群体的交叉性和学生活动的广泛性有利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书院-学院(学科)制”下,书院主要负责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识教育课程与非形式教育,在书院模式下,学生专业知识背景具有交叉性特征,学生的交流活动不再局限于一个专业体系,而具有一定的广泛性特征,不同的学院、专业、班级中具有不同知识结构乃至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经常在一起交流学习,在潜移默化中互相影响、互相熏陶,从而在学生个体身上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不同学科教育的融合、渗透。而每一个人的创造力与他的知识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说“书院-学院(学科)制”教育模式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书院为共青团创新创业工作提供新的发展契机与育人平台。

书院中具有较多场地和完善的设备,不同的书院可以依据自身不同定位向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场地,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为例,分为南山和紫阁两个书院,各辖不同的学院,文理交叉,方便交流,书院为学生提供健身房、茶馆、咖啡厅等场地,学生可以申请承办或打工,使得学生在学有余力时可以发挥自己所长,而成本又相对低廉,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提供场所空间及育人平台,促进有共同创业理想的同学走到一起,在学校里即得到初步的创业实践机会。且书院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场地,使得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能够共同完成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突破以往学科背景的限制所导致的问题。此外,书院制的培养方式,突破了以往高校只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向,开展各类通识教育,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香港中文大学在书院的分配上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进行自主选择;上海大学社区学院则配合大类招生改革,一年级学生主要在书院中不分专业,一年后再分专业,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综合型人才提供了良好条件。

三、“书院-学院(学科)制”下共青团创新创业工作发展方向

首先,加强书院学生社团建设,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生社团由学生根据兴趣自发组成,参加人数较多、活动形式多样,是高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在书院中不同学院、专业的同学组成的学生社团,使得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经常在一起交流学习,对于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且知识结构完整的综合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书院中各专业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建立社团,统隶属于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由于社团活动丰富、学生专业不一、数量庞大,但在以往的高校教育管理中,往往忽视了对这一学生组织的指导,许多社团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缺少资金支持,娱乐类社团数量较多,而创新创业类社团数量很少。针对以上问题,书院可以结合创新创业工作,指导成立各类竞赛社团、专业社团,并指派专业教师进行分类指导,通过大学生喜爱的、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促进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整体形成。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空间广泛性,拓宽书院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视野,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其注重创新意义、指导意义和社会意义,提升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书院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第二,书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加大支持力度,形成激励机制。

首先,不同的学院通过各类专业课程教育,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素养;书院利用公开讲座、朋辈辅导、社团活动等积极开展各类形式多样、学生喜爱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掌握创业技能,形成浓厚校园创新创业氛围。其次,书院对于学生个人、团体及社团等组织的创新创业活动给予一定帮助,在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时所需要的的资金、场地等方面或者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的培训指导、专业技术等方面给予应有的支持,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为例,南山书院三号学子之家下设创新创业训练中心,紫阁书院三号学子之家下设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保证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同时为学生提供“逸茶雅集”等小成本创业项目,供有创业意向的学生经营实践。此外,还应制定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正式规章制度,在制度层面保证书院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规范化发展,完善激励机制,设立创新创业专项基金,积极利用现有场所建立学生创业基地,培养创业经验;再次,积极搭建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开展创业辅导与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环境适应力,使其毕业后能直面社会、自我创业。

第三,大力推行导师制,全面指导学生进行各类创新创业活动。

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紫阁书院下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为例,设立了学业导师、朋辈导师、人生导师三大导师制,建立起师生、生生之间联系的纽带。学业导师主要由专业教师担任,着重从专业学科培养、课程学习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特点和发展前景,增加学生专业认同感,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朋辈导师主要选聘优异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担任,从日常学习、情感生活、社团活动等方面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帮助低年级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校外导师”由知名校友和社会人士担任,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工程实践与应用、职场和生活经验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多维导师制的实行,落实了三全育人的教育格局,可以解决学生在不同阶段参加创新创业活动时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作为新生对创新创业活动认知较薄弱,了解不透彻时,可以咨询学业导师,或者与朋辈导师组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通过与老师与学长学姐的交流学习,提升自身创业意识及能力。作为高年级学生可以与校外导师进行沟通交流,进行实体类创业活动,弥补专业课教师缺乏创业经验的问题。

创新创业工作是新形势下国家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书院-学院(学科)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更好的对高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培养,对学生独立思维和创造意思的启发、增强学生适应性和竞争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共青团应结合书院特点,做好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工作。

基金项目:陕西省2018年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3+3”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18年度陕西省学校共青团工作研究课题“新时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有效途径及“多位一体”促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XGQT2018YB4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辅导员研究专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伟明.大道行思:上海交通大学共青团工作研究论文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学峰.高校共青团工作实践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3]李博飞.永远跟党走高校共青团工作理论与实践[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4]陶瑞宇.忠山青年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5]贺伟,宋阳.“书院-学院(学科)”制下的社团工作研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例[J].赤子(上中旬),2014(16):53-54.

[6]施险峰.探析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为[J].中国电力教育,2009(15):158-159.

作者简介:冯永宁(1986.6.8-),男,汉族,陕西榆林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书院共青团创新创业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关于书院认识的误区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清代河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共青团要成为“青年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