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加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

2019-09-10林碧琴

高考·上 2019年2期
关键词:实效性德育教育途径

林碧琴

摘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新课改的最终目标,德育在学生道德品质、综合素养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强化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也成为中学教学管理关注的重点。为此,文章就加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高中;德育教育;实效性;途径

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大事。所以,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就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中德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优良的品德。不过,受相关因素影响,高中德育效果一直不太乐观。那么,在新课改下,该如何增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呢?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严格德育教学管理

以人为本,是德育的基础,也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量德才兼备的人才,使他们在国家建设方面发挥才能,服务社会和人民。德育的本质是重视学生的精神、思想和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道德准则、价值观都符合社会要求、人民的利益。不过,青少年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就有的,学校教育是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受受应试教育影响,德育在高中课程体系和教学中长期处于边缘地位,要想加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纠正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高中领导作为学校的直接管理者,要给予德育教育工作以重视,要重视德育课程建设,严格德育教学队伍和日常管理,并要求有关部门根据学生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德育内容和德育教学形式,如将德育与情感教育、网络素养教育结合起来,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重视德育养成教育,全面渗透价值观教育

复杂的社会环境,青少年群体身心的特殊性,决定了青少年德育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好习惯可以让你终身受益,坏习惯可以使你受害终生”。所以,如何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德育养成习惯教育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让德育养成教育规范化、具体化,每周抽出特定的时间进行德育宣传,如让学生宣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与学生一直商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让学生明白不可以做什么,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然后,在各学科教学中,将德育巧妙渗透其中,如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集体荣誉感。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在此基础上,从最简单的事情入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让学生日常多用感谢语,遇到不懂得问题虚心向同学请教,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等。如此这般,多管齐下,持之以恒,就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三、重視师资队伍建设,以师为范积极影响学生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教学的直接执行者,也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师只有师德高尚,学识渊博,言行举止都合乎道德规范,才能成为学生争向学习、模仿的对象。所以,要想加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要重视教师思想品德教育,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师德建设工作,提升教师群体的师德水平。那么,如何完善高中师德建设,强化德育实效呢?笔者认为,首先,各地高级中学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重要讲话,了解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政治品质、道德修养、专业能力以及职业操守的要求。然后,将全体教师组织起来开展职业道德和师德素养教育,要求广大教师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养成潜心钻研和踏实学习的态度。同时恪守公民道德,严守道德底线,形成更高层次的道德意识,最终养成有理想、有干劲、性格坚毅的心理品质,生动体现新时代教师的师德全貌。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广大教师要重视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身作则,热爱本职工作,关心和爱护学生,用良好的师德风尚去影响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教。

四、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全面营造德育氛围,是加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可行之路。所以,高级中学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意义,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的载体,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快乐成长,不断完善自己。如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硬件设施,为学生开展文体活动提高硬件支持。然后,在校园建设中,突出文化特色,坚持科学文化教学的中心地位,围绕各学科教学开展文体娱乐、科技发明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在此基础上,在软件上下足功夫,给予学生社团发展以鼓励和关注,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度,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同时开展各种德育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开展助学活动,义演活动等,将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教育、情感教育渗透其中,借助潜在的教育力量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使学生养成崇高的思想道德,积极向上的人格。

综上所述,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德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德育工作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所以,在高中教学管理中,要给予德育工作以重视,并从德育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提高德育质量,强化德育的实效性,以发挥德育工作在育人方面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洵.浅谈加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具体途径[J].亚太教育,2016(08):140.

[2]梁交荣.简析提高当前农村高中德育实效性的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2):11.

[3]阎国培.小议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实效性问题[J].文教资料,2018(04):167-168.

猜你喜欢

实效性德育教育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