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中学生心理辅导策略

2019-09-10曾得年

高考·上 2019年2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中学生策略

曾得年

摘 要:中学时期正是青少年学生心理以及生理发展的“关键期”。在整个环节中,中学生在生理以及心理均会发生质的改变,显然这会对他们后期的学习、生活甚至是职业生涯均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处于青春阶段的中学生在生理以及心理上的快速变化,再加之父母、老师没有对其予以科学指导,致使他们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疾病。对此,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展开进一步的论述。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辅导;策略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开展中学生心理辅导整体情况并不理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在与日俱增。所以,在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期间,一定要把心理辅导渗透于中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这对提升中学生心理素养、身心全面发展均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1.家庭心理辅导是增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

众所周知,家庭始终是个人赖以生存的主要场地,同时也是对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最主要的阵地。家庭环境是否融洽、父母的教育模式是否科学等相关方面均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站在家长的立场来讲,其不单单要将目光放在学生身体健康的上面,而且还要重点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在平时学习与生活期间一定要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对他们做好相应的心理辅导工作。第一,父母除了要尊重、相信孩子以外,还应当强化和孩子之间的平等“对话”,只有这样才能为其创设出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第二,建立民主型的教育模式,父母需要和孩子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在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期间一定要始终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同时父母的一举一动一定要充满爱,这样孩子才能在这种家庭之中感受到自己被用心呵护着,继而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显而易见的是,民主型的心理辅导方式不但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孩子优质个性的形成。第三,父母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手段树立良好的家庭教育观,以此来促进其自身修养的全面提升。不仅如此,还应当不断学习关于心理辅导等方面的知识,主动做好孩子的心理辅导,以此来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2.学校心理辅导是增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

在指定的时间内开设心理辅导课程亦或是知识讲座。众所周知,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是推广心理健康常识的关键手段。第一,相关部门、学校需要把心理辅导渗透到相应的教学计划中,并主动引进亦或是培养心理疏导人才,科学合理的开设中学生心理辅导课程。该课程主要围绕着以下知识点进行:一是中学生心理卫生;二是心理辅导;三是心理咨询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是否在学习、情感等方面存在心理问题进行科学判断,以此来促进其自我心理保护水平的全面提升。第二,学生应当在充分结合具体状况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邀请相关专业人士为中学生开展心理辅导专题讲座。通常情况下,专题讲座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几点: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年级而进行的讲座;二是针对中学生某一显著的心理问题而开展的讲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对自身的心理状态做到熟练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继而从根本上减少心理疾病发生的概率。不仅如此,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程亦或是专题讲座,教师、专家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充分运用惟妙惟肖的对话、主题讨论会等各种方式,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工作。通过定期亦或是不定期向中学生传达相应的心理卫生、学习心理辅导等相关知识点,可以促使他们对自身的心理情况做到了如指掌,提升预防心理疾病的能力,维护与促进身心健康,以此来推动个性开发与发展。(2)课程教学融入心理教育。站在客观的立场来讲,课程教学融入心理辅导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比较有效的方式之一。第一,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当除了要熟知学生基本状况以外,还应当全面了解其心理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第二,教师应当对心理教育因素进行全面挖掘,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对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继而培养学生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3.社会心理辅导是增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保障

众所周知,社会为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创建出了优质的外部环境,社会心理辅导为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无论是针对政府部门还是各社会团体来说,均要主动参与其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关心、支持中学生健康成长,最大限度地为中学生创设适宜的社会环境。首先,全社会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加大中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开展的力度,通过利用电视、报刊等多种手段创办健康专栏,普及关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常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充分结合自身心理状况的基础上,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手段,继而为心理辅导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应有的保障。其次,相关部门应当予以足够的资金支持,帮助有关中学举办相应的知识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以此来降低心理疾病出现的概率。最后,不管是针对各社会团体来说,还是就心理咨询中心而言,均要和中学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并为其创造有利条件,积极支持中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教育工作。倘若碰到特殊心理疾病亦或是突发心理危机时,那么各医疗机构、社会资源团体需要主动配合各大学校做好以下两项工作:一是做好心理治疗工作;二是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一項日积月累、由浅及深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三方的大力支持以及不懈努力。只有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才能真正减少亦或是降低中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将其心理健康水平加以提升,继而推动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玉乐.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5,(014):23.

[2]黄连东.中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5,000(001):31-33.

[3]任春红.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浅析[J].考试周刊,2018,(32):32

[4]韩文成.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12):97-97.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中学生策略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