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策略研究

2019-09-10韩锡恒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1期
关键词:培养对策小学数学

韩锡恒

【摘要】  倾听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倾听能力不强,都愿意让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听别人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倾听是课堂高效互动的重要前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并对学生的倾听进行评价,以使学生学会倾听,在倾听中学会学习、学会交流。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学生倾听习惯 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1-046-01

倾听是小学生的一种能力、一种习惯、一种品质。倾听是一种专注、一种尊重、一种交流。善于倾听的人往往善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学生往往更有创造力。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认真倾听的学生的发言更有意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了学生倾听的重要性,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使学生在倾听过程中将语言知识转化为形象思维,以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一、教师要明确倾听目标,做好倾听表率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学会倾听,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倾听目标,培养学生倾听技能。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其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且表现欲强。小学生的表现欲决定其只愿意让别人听自己说,而不愿意听别人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倾听目标,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倾听。

例如,在课堂上,一名学生在回答教师的问题,而其他的同学并没有听,而是在走神、玩笔或聊天。此时,教师要提前设置倾听目标:“在这位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大家也一起思考下,他的答案对还是错,你是否还有其他补充?”教师为学生规定好倾听目标,学生的学习就会更有針对性,便会认真倾听和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在倾听目标的引领下,会学会倾听,会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另外,教师要有耐心,做一个倾听者,成为学生倾听的表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好是坏,教师都要有耐心听完,不能在学生发言时打断学生,通过带着头表率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倾听。如在“循环小数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行学习教材内容,并在课堂上对自己的理解进行表述。有的学生表述是“我发现春夏秋冬是依次重复且循环出现的。”有的学生说“我发现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从西方落下,也是一个循环不变的过程。”在学生表述时,教师要用眼神或动作表示鼓励,不打断学生的发言,以使学生体验成功,并在倾听其他人发言的过程学会课堂知识。

二、通过兴趣激发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首先,教师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兴趣进行倾听。在课堂上,教师除了是传授知识的教师,同时是学生的朋友,教师可以与学生亲切的交流,使课堂氛围更活跃,以使学生愿意和教师进行交流,愿意倾听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讲话,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其次,教师为学生营造趣味性的学习环境。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和声音进行思维的,想要小学生在一堂45分钟的课堂内一直集中注意力是不现实的,在有趣的情境中,学生更愿意倾听,更能集中精神。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插图,教师可以利用插图吸引学生注意力,以引导学生倾听和思考。如在进行“年月日的认识”的讲授时,教师可以可用故事进行课堂导入:“在2001年3月15日,有一个犯罪嫌疑人拿着一张签发日期是2001年2月29日的签证逃到了深圳。他进入深圳前已经进行过整容,但是检查证件的工作人员还是发现了问题,并将他扣留。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通过趣味性故事的课堂导入,学生对课程更有兴趣,更有了倾听的内驱力。

再次,设计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教学内容。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并养成良好倾听习惯,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生活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如在讲授“估计”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家中抓一把豆子或米,并估计出数量,之后再进行数一数,看看谁估计得最准确。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价值,知道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问题,便更愿意倾听。

三、通过规则增强学生的倾听自控力

无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约束力是比较弱的,教师要为学生明确课堂规则,以增强学生的倾听自控力。在建立倾听规则时,教师要请学生一起商讨,使学生参与到规则制定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以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有几条倾听规则可供参考:教师提出问题时,有要回答问题的学生要举手回答;在教师发言时,学生要认真倾听,有想法时可举手示意,征得教师同意后再发言;在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能打断同学发言,有要补充的,要举手,征得教师同意后方可发言补充;发言时要说完整的话等。设定了规则后,教师和学生都要遵守,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另外,倾听规则的制定,教师对学生倾听的指导和训练会使学生的倾听成为一种自控能力。如,学生在课堂中要回答问题前,首先要听好老师的问题,根据问题的题眼进行回答,以保证回答准确。教师要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停止其他动作,眼看题目,口答问题,以使思考与表达一致。当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发言有错时,可以在教师允许后进行补充,在其他同学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回答,并提出更新颖的想法。

总之,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倾听氛围,并为学生设定倾听规则,对学生的良好倾听习惯进行表扬。倾听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倾听是课堂互动的重要前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知识内化的表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倾听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使学生在倾听中明事理,会交流、善学习,以提高学习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孔企平.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第一版.

猜你喜欢

培养对策小学数学
财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及改革建议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媒体素养现状观察与培养对策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议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